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对科学合理的引导与管理有着更多的需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教学改革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小学中采取更加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小学生经常出现的竞争意识,自尊自信的情感,乃至他们对于整个学习生活的整体认识都是需要教师的正确把握。小学管理的以生为本的理念,还有很远的路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把握。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对科学合理的引导与管理有着更多的需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教学改革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小学中采取更加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小学生经常出现的竞争意识,自尊自信的情感,乃至他们对于整个学习生活的整体认识都是需要教师的正确把握。小学管理的以生为本的理念,还有很远的路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把握。  相似文献   

3.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理念,新课改的目标要求就是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促使学生获得综合性、全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及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的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角度加以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对抽象数的认识及对数学兴趣的激发,必须从培养数感入手,让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探索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从而建立数学与生活的必然联系,逐步将抽象的数字符号具体化、形象化。  相似文献   

5.
"以生为本"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根据学生的需求组织课堂教学,并以探究为手段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发现数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以推进,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教育理念可谓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世界教育潮流发展的趋势。教师通过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以期改善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以生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使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重要平台。在小学体育排球教学中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使排球教学出发于学生,最终回归于学生,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真正发挥排球教学优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效率,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为此,以这一理念为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关的策略进行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为核心,从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方面入手,完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结构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常芳兰 《成才之路》2020,(10):89-90
教师应意识到新课程改革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结合以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打造高效课堂。以生为本的重要意义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生为本的数学教学强调教师要结合教学情境,重视激励教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因为通过文本解读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以及寄托的情感等。为了有效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为了构建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在教学时要给学生搭建自主解读的平台,引导学生在思考、交流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同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现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更加注重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培养,要做到以生为本,将学生纳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以学定教是一种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新的教学方法,它是对教与学的关系的重新制定,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模式,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唯命是从的学习态度,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加上老师的辅导,得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如何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启用"变生为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所谓“数感”,简单的说就是人对数和运算的一种理解,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例如,当你走进一间新房时.自然会产生房间的面积有多大?当你观看一张照片时,会不自觉的想到照片上有多少人?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并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形式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的作文技能,教会学生作文方法。教师要以生为本,读写结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确定不同的作文训练方法。同时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课件等辅助作文教学,让学生逐步从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思考,学会写作,学会交流,提升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在高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渐延伸出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以生为本"理念,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但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生为本"理念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要发展,必须"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17.
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是培养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最大化地展现数学学科的价值,也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9.
教材是学生学习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参考。以前教师教学时对于教材过于生搬硬套,并严格按照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来组织课程,这严重违背了新课改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学习和探讨"以生为本,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强调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它蕴含两层含3Z:一是“以学生的学为本”;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教学设计所承担的功能应从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转向为学生的“学”而设计,要立足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生为本”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上的落实,应将着力点放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