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认D练内容,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其朗读能力呢?首先提出要求,循序渐进。开始认D练时所学生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再提出要读流利,也就是读得速度适当,不读破句,不唱读;在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也就是力求通过朗读,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再现出来,经过这样一步一步的议席,学生的朗读水平就会逐步提高其次,朗读的形式多样化,以提高兴趣为主。朗读教学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果每一篇课文都采用同样的方法朗读,学生就会厌烦。如第三册《美丽的公鸡》一…  相似文献   

2.
李章华 《教育革新》2009,(12):61-62
如何指导学生朗读?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熟练.定为朗读教学的基本目标。其次,要吃透教材、掌握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选择好朗读教学的手段、形式,确定好朗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再次,要把握课文的基调,对重点句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训练。下面我就朗读的一些基本要求和训练的基本途径,粗略的谈谈。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靠读;课文的理解,靠读;体味课文的感情色彩,靠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靠读。在新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低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内容,流利有感情地去朗读,这就要求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文课中的朗读教学,这样才能实现以读促讲,以读促学,以读促思,真正的让学生爱上语文。一、语文课课前预习时要让学生读教师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预习下一篇课文。学生在预习时就要先自己认真地读课文。读课文不是简单地将课文读出来,而是要通过读课文做到:将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即使做不到读得有感情,最起码也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对所  相似文献   

5.
<正>从教多年,一直工作在语文教学一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你的感情来"等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朗读"是语文学习最为重要的学习策略与能力目标。多年来,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多数语文教师在不断地实践着这样的教学模式:初读感知课文基础上,围绕一个问题或中心事件来让孩子找到重点词句;阅读批注,写下感悟;然后是课堂交流自己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这不仅让酷爱语文教育的我感到有些单调、寂寞。  相似文献   

6.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而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要重视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因此,朗读要读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朗读教学中,学生能借助课文中的拼音和工具书读准字音,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流利,可是低年级学生对于有感情地朗读往往把握不住,需要教师的引导。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一、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以前教高年级时,在阅读课上,我经常要求学生自由读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朗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基础,而重点和难点在于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从技巧入手,如告诉学生:这句要用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各个学段的朗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值得认真研究。本文主要以班级共读课外书——《木偶奇遇记》为例,探讨了朗读在课外阅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朗读的标准是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在常规教学中,学生基本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流利,可是"有感情"地朗读是需要教师引导的。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一、教师范读,营造文本"感情"的氛围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当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让学生"自己爱怎样读就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朗读教学的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说"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我认为"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教学的规范,也是低年级朗读教学有效指导的三部曲,必须循序推进,步步为营,才能奏出低年级朗读教学的和美乐章。一、指导正确地读—"磨刀不误砍柴功"用普通话正确地读,是学生朗读课文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最低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一阶段都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师,应从朗读兴趣、朗读形式、朗读指导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手,引导学生在朗读时"雁过留声""有的放矢"和"声随心动",这样,学生的朗读才能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2.
蔡晔 《广西教育》2014,(45):65-65
正小学低年段的阅读教学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笔者认为,教师要找准朗读的"读点",让学生明确读什么、怎么读,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学实效。一、读点之一:读中识字,读中巩固识字是学生阅读与习作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朗读的"读点",使课文生字词在丰富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张文华 《教师》2012,(11):82-82
时下,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很多,对于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切实让语言的魅力绽放,我再次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总得读,读那些感情充沛的课文和片段,一定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朗读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朗读能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同时朗读也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理解程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会朗读是十分重要的,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境界一:帮助和引导学生"读通"课文有"通"才有"精",初读一篇文章,肯定有容易读错、读掉字、读不顺口的地方,只有反复读,才能把文章读顺畅,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这需要采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百读不厌。如:自由读(以解决生字、新词,以及读不通顺的地方),同桌赛读(看谁用的时间短),五分钟快读赛(同一时间内谁读的遍数多),小组开火车读(看谁读的流利),在激烈的读书竞赛过程,学生始终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15.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很重要,朗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学生在朗读时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课文读流利,可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却需要教师的引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朗读呢?一、教师范读引导当前,许多教师的做法是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点名让学生朗读,由于没有教师的范读,学生就不会带有感情的朗读,导致学生对朗读越来越没有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读书处于初步学习阶段,他们面对陌生的课文,对很多的生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教学,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有以下几点感悟:一、情境渲染,激发兴趣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相似文献   

17.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朗读能力的要求。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也是小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读有多种读法,有情感地朗读是一种常见的读法,但是,真正有感情地朗读,是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更高一层的要求,要让学生读得有感情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中,仅靠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模仿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真情实感,必须让学生读懂课文,走进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通过发挥想象,感悟课文,与文本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读出真情实感。当然在朗读指导中要教给学生读书技巧,把握语调的轻重快慢,让学生更好地读出文章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我在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视朗读能力的训练,具体做法如下:一、读得正确所谓把课文读正确,就是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声音响亮,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字句,不唱读。初读课文,要求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读时  相似文献   

20.
陈铜仁 《教师》2014,(33):25-25
正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项语文基本功。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朗读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首先应激发他们对朗读的兴趣,把朗读当成一件乐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呢?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