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教学中,文学欣赏是不可忽略的一块知识。电影是文学,所以才有"电影文学"或"影视作品"的说法。文学的创作与欣赏者虽千差万别,见解各异,但他们思维方式上大体也有规律有层次可循。电影欣赏也是如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喜欢启发学生思考,经常按照"三么"的思路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或进行写作,所谓"三么",就是"是什么、怎么、为什么"。而在语文学科看来,这三个疑问词体现着一部作品三个层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只能用耳朵去聆听溪流,用鼻子去感受玫瑰,用双手去认识建筑,用心灵去欣赏彩虹。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所谓的"白天"或"黑夜",对他们来说,最奢侈的一个词,就是"看见"。但这群孩子,并没有因为身体的缺陷而放弃对梦想的追求。上天虽然没有给他们一双明亮的眼睛,  相似文献   

3.
<正>那些生存、成长条件好的人真让人羡慕,我们羡慕那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们,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就是国民中的"贵族";我们羡慕那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起点上他们就赢了我这样的草根一族,那些优越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4.
有人一听说艺术生,直接反映于大脑的就是那些桀骜不驯、有个性、身穿奇装异服的学生。之前,我也是这样认为。但当我真正和他们相处之后,我才发现,艺术生并不“奇异”,他们也是一群可爱又可气的学生。但怎样与他们相处,这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5.
正"快乐体育"并非一件新鲜事物,它只不过是旧事新谈而已。目前,有的教师片面认为"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去练习他们所喜欢的体育项目,他们喜欢玩篮球就玩篮球,他们喜欢打羽毛球就打羽毛球,自由选择练习内容进行练习,这样的安排就是"快乐体育"了。其实这样学生的练习兴趣的确是提高了,并在练习过程中享受了"愉快练习"的乐趣。但长期避开那些学生不喜欢练习的教材去照顾学生,放任学  相似文献   

6.
正学生能否健康、快乐成长,与老师的关爱是密不可分的。那些"优秀"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爱,而那些有"差异"的学生同样需要老师无私的爱,需要老师更多关注和引导。作为教师,必须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真心喜欢他们,想办法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建立自信,让他们能够在充满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班级里有个男生,个子高大,长得胖些。也许就是因为这"胖",让孩子有些自卑,觉得自己不是很优秀,十分在意其他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在与同学相处时有  相似文献   

7.
<正>那些生存、成长条件好的人真让人羡慕,我们羡慕那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们,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就是国民中的"贵族";我们羡慕那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起点上他们就赢了我这样的草根一族,那些优越的生存条件,是我用毕生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的,比如他们从小就能受到一流的教育,他们有挥霍不尽的财富。  相似文献   

8.
<正>【一】"真话,从写情书开始;假话,从写作文开始。"这本该是一句调侃,却被奉为"哲理"。想想我们读过的那些文章,看过的那些电影,是真实的吗?如果是,为什么要加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或"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呢?其实,其中藏着一句创作的潜台词: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真是老掉牙的一句话,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那些生存、成长条件好的人真让人羡慕,我们羡慕那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们,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就是国民中的"贵族";我们羡慕那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起点上他们就赢了我这样的草根一族,那些优越的生存条件,是我用毕生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的,比如他们从小就能受到一流的教育,他们有挥霍不尽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
胡珺 《成才之路》2012,(27):87-88
正一次征文活动中,我让学生们将写好的习作发到我的QQ邮箱,结果发现班上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有QQ号,便让班长策划组建了一个班级QQ群。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穿梭其间如鱼得水,我不禁感叹:新时代的孩子真是与网络世界齐步走、共成长。在阅读习作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不少新鲜的词句,例如"我木有去听课,那些童鞋讲的神马?""究竟是洗具还是杯具?"……我便在QQ群里问他们那些词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发出后,很快回复了好多"偷笑"的图标和文字:"哈哈,老师,你out啦!"我赶紧回了个"害羞"的图  相似文献   

11.
正粉丝电影笼络人心,赚取大把票子,带着各种非专业的导演、演员走向人生巅峰,享受这一刻小激动的同时,最受伤的想必就是那些专业电影人了。他们毕业于科班,奋战在影视艺术第一线,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勤勤恳恳几十年,你小子拍一部片子就抵得上我一辈子,自然是婶能忍叔也不能忍啊。"粉丝电影"走上人生巅峰某天,大学里的国防新生解散休息,一大大咧咧的男生朝一同学胸上一拍,赞道:瞧这兄弟,胸肌练得多好!同学冷静地摘下帽子露出长发:"兄弟,我是女同学!"开个女同学的玩笑,请莫见怪。跟这个段子里的女同学一样,"粉丝电影"的拥护者和讨伐者面对彼此,心里都有一种"敢碰禁区,老娘一巴掌呼死你"的冲动。电影  相似文献   

12.
<正>SCREEN苏有朋执导的电影《嫌疑犯×的献身》横空出世,博得了观众的喜爱。在这部改编自日本殿堂级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的电影中,张鲁一扮演的男主角石泓虽然是掩盖真相、手刃无辜的凶犯,但他踩在道德的边际线上,用因爱而奋不顾身的献祭式告别感动了无数的银幕观众。在纷扰绚烂的影视圈里,在男主角们纯粹的主角光环下,总有些让人难以忽略的男反派,他们或游走在道德的边缘却依旧秉持正义,或双商皆高、魅力无限让人深迷其中,或纯粹凭借演技硬生生地抢走了主角光环。他们成为了获得高票房或高收视率的重要砝码。影视作品中那些迷人的男反派,完美阐释了什么叫"男人越坏越惹人爱"。  相似文献   

13.
<正>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他曾在台湾"超级星光大道"里夺魁,又为九把刀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演唱主题曲《那些年》,迅速成名。但其实,没心没肺的他一直在被命运牵着走。他,就是胡夏。2013年的夏天,胡夏携带全新大碟《傻瓜探戈》,开始讲自己的故事。他的首张专辑《胡爱夏》讲述爸妈的爱情,第二张专辑《燃点》都是别人的故事,但在《傻瓜探戈》里,胡夏选择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盘托出,感谢那些年他的爱。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难度:★★★★】并非所有"有孩子的男人"都能称之为"父亲",只有那些有担当的男子汉才配拥有这个称谓。父亲有时并不完美,正因如此才愈发难能可贵。他们也有缺点——但出于对孩子的爱,他们可以赴汤蹈火地战胜一切,电影里的父亲也不例外。这些率真、诚恳、让人信赖,当然,有时又有缺点的荧幕男人形象总在激励现实中的男人们成为更好的父亲。  相似文献   

15.
<正>偶然的一次,我把学生的一篇日记转发到班级QQ群里就下班回家了,目的就是想让大家看看这篇不错的写话。没想到,一进家门,我的手机就"叮咚叮咚"响起来。打开一看,哇,都是家长和学生的热议。有的是文字,有的是声音。他们大多是赞美,有的还对某个词语的运用提出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夹缝中的孩子,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算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学习成绩低下,学习有心理障碍,学习方法不对头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得不到师生积极的评价,在学校的生活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这类学生是学校里的弱势群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一群球迷在球场上打球,一打就是几个小时,毫无倦意。一个学生为解答一个疑难问题,一坐就是一至几个小时,紧锁眉梢。几个青少年航模爱好者,几天几夜钻在阁楼里,摆弄琢磨他们的“飞机”和“炮舰”,废寝忘食。也许,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说,他们对那些活动着了迷。是的!我们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就是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相对城市的优越条件,乡村学校尤其是初级中学就是一群"弱势群体",这个"弱势群体"里学生的写作现状不容乐观。我试着让学生"动"起来,鼓励学生从阅读开始,有所积累,学会借鉴,读写结合,学习仿创,力求为学生开辟出一条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的有用之路。"动"起来之一——广泛阅读,厚积薄发记得特级教师于永正讲过一个例子:一个好吃的孩子,之所以好吃,是因为他口袋里有随时可用的零花钱。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让他们的口袋中有"钱",这  相似文献   

19.
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各种各类的主题活动、实践活动或教育教学专项活动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陶冶学生的意志情操,融洽学生间的彼此友情,从而深化和践行我校"平和育人,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作为学校德育的主管部门——政教处,我们竭尽所能为全校学生搭建施展才华、展示自我、倾吐情感的舞台。每一次活动,总有一些事,一群人让我们感动和骄傲,他们中有很多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亦或就是那些孩子的家长们。一、学生的心扉在活动中敞开  相似文献   

20.
这一年多,我加入了好几个教师QQ群,内里有些教师是一些知名网友,有的还是颇有名气或小有名气的"笔杆子",从群信息可知他们的文章常常见诸报端.从老师们上线的频率中,我感觉到一丝不安.部分老师的在线时间很长,不是在这个群里留言,就是在那个群里论道,不是在这个论坛做版主,就是在那个论坛当主持.笔者有些疑问:这些一线老师不需要备课吗?不需要组织学生活动吗?不需要和学生谈心吗?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教育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特别是一线教师,有很多常规工作必须要做,此外,还要组织一些学生活动,关注特殊学生等等.如果教师不抓住学生在校的这一段时间对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教育、引导,只是坐在电脑旁边鼓捣自己的"副业",常常参与一些无聊或是无意义的网上闲话,就有些主次不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