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与理论取向的变化,也随着研究指导思想的变化和具体的研究技术手段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得到不断更新;理论价值取向上,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的趋势;基础与应用取向上,越来越注重研究方法的应用性;具体方法上,传统的定量方法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定性与定量方法也不再是绝然对立,而是走向综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与理论取向的变化。也随着研究指导思想的变化和具体的研究技术手段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得到不断更新;理论价值取向上,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主义整合的趋势;基础与应用取向上,越来越注重研究方法的应用性;具体方法上。传统的定量方法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定性与定量方法也不再是绝然对立,而是走向综合。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十多年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取向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首先,在学科定位上,教育心理学越来越强调自己“教育”的一面,把改进学校、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作为研究的首要目标。研究者做了大量对教育实践很有价值的研究,涉及到了各学科的学习和教学,涉及到有不同需要的学习者,也涉及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等等。其次,在基本理论取向上,建构主义越来越成为贯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理论,研究者越来越强调对每个学习者的特异性的经验世界的深入洞察,强调研究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发生的、以一定的社会互动方式而进行的学习活动,而不只是个体化、简单化和情境化的学习,小组协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心理学在美国中小学教育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服务重心日趋发展性,研究取向日趋应用性,师资培养日趋职业化,服务机制日趋系统化,发展取向日趋生态化.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具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心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有关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有关体育锻炼的心理学效应也越来越多地被大量的研究证实,关于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的研究也逐步形成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学校体育改革的浪潮中,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教育的联系也将越来越紧密,体育锻炼也将会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健康锻炼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体育锻炼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自我意识的相关关系不仅对实施体育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认知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的基本主张,总结了生态学取向下认知研究的几种观点。认为生态学方法论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对认知心理学中符号加工取向和联结主义取向的批判,人们越来越关注认知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7.
人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以及美德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以积极取向为心理学的研究方向,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而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一种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新定位和有效推进的新型观念。本文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以及对高校现存心理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简要探讨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发展意义和其有效构建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应用科学基础上建立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教育心理学发展取向的几度转折本文采用“现代”二字,仅只用以表示与“古代”有别,旨在说明近百年来西方的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以后,在现代化过程中各自在研究取向上的改变及彼此间的影响。 (一)从发展源流看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背景,在其研究历程中形成了三种研究取向:实证主义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现象学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后现代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在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冲击下,中国心理学工作者逐步将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思想介绍到中国,中国本土化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进化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出现的新取向之一。进化心理学认为,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机制都受进化规律制约。心理是人类在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的过程中长期演化形成的,科学的进化论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20世纪对于心理进化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习性学、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进化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学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进化心理学也存在一些局限,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以注意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决心理学的研究模式及研究取向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理学研究中,问题及问题解决是一个愈益受到重视的研究领域。问题解决心理学在研究发展的过程主要经历了问题解决的外部行为研究、问题解决的主体内在知识经验研究、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研究、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与建构主义相结合的研究等4种模式;其研究取向也随之出现了4个演变特点:从动物到机器到人类到人类个体差异性研究;越来越重视实践性、应用性,特别是教育教学指导性研究;问题解决越来越趋内在、本质化研究;问题解决越来越趋精细化、从静态化走向动态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内隐地存在着两种研究取向,即认识模式与存在模式。认识模式又分为认识论取向的认识模式与自然科学取向的认识模式两种,前者是哲学认识论问题在心理学中的反映,而后者则是严格效法自然科学的结果。存在模式则以关注整体的、在世生存的、活生生的人为旨归。两种模式对心理学的发展都有其贡献及不足,二者的有机融合将会更好地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其积极的理念也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视野、新取向、新技术,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思路、技术手段的创新。积极心理学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以及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岚  马会梅  刘毅 《文教资料》2008,(5):209-210
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持积极评价取向,关注人类心理品质的培养及潜能的发挥,引导人追求快乐与幸福,使"积极"成为心理学研究中新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有助于强化高校心理教育的积极价值取向,对确立高校积极心理教育目标,丰富心理教育内容,并拓宽心理教育的途径,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多元研究取向影响下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正呈现出理论观点的多元融合、研究对象的“全人化”、研究设计的质量结合、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研究情境的生态化等基本趋势。了解和把握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无论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设还是教育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如今,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日益高涨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关于智慧和智慧教育的研究备受关注。一、知而获智——在体验中获得智慧目前,智慧研究的主要取向大体上可以分为哲学取向、内隐理论取向、外显理论取向以及进化论取向等。在哲学取向的智慧研究中,亚里士多德将智慧分为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在内隐理论取向的智慧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试析认知心理学的三种研究取向及其未来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它共有三种研究取向,分别是符号加工取向、联结主义取向和生态学取向。这三种研究取向都不能单独说明认知的本质。认知心理学未来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的生态学研究相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由于教育心理学属于交叉学科,因此其研究范式的确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教育科学为本、心理科学为用的原则之下,整合取向的研究范式对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实际的研究中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不将实验室研究随意的推广到教育实践中;二是将本国特色整合于现代理论之中;三是将各领域的先进技术手段整合于教育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世界心理学正面临着本土化议题的不断挑战,随着西方主流心理学解释力的下降以及与生活现实问题的相互分离,心理学界正在呼唤心理学本土化,中国心理学也顺应时代潮流,加入了心理学本土化改革的大潮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框架,开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将中国心理学赋予中国的文化内涵,将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未来取向。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心理学研究中比较注重实证研究,以方法为中心,对人文取向的心理学研究领域重视不够。其原因主要是自然科学倾向的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所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因素的影响较小,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较易与外国心理学研究者直接对话。针对这种现象,在中国心理学研究中,应该采取科学与人文两大价值取向并存的研究方法,探索一个多元方法共生的心理学研究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