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朗读训练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要领和技巧,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评价要宽容,以肯定鼓励、积极引导为主.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很浓的朗读兴趣,很强的朗读能力,很好的朗读习惯,形成终身会读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他们接受情感教育的最好方式。本文从引人入胜的情景激发、生动形象的范读引路、恰到好处的言语激发、灵活多样的方式训练、自由生动的表演舞台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低段朗读兴趣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他们接受情感教育的最好方式。本文从引人入胜的情景激发、生动形象的范读引路、恰到好处的言语激发、灵活多样的方式训练、自由生动的表演舞台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低段朗读兴趣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因此,在闭读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又能地运用朗读手段,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经,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5.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读 要想让学生自觉地、声情并茂地参与朗读,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朗读中来。  相似文献   

6.
老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同时,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朗读训练的有效性却大打折扣的原因分析: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朗读的面窄;朗读只求形式不求实效,造成"到位"与"味道"的缺失等。指导学生对朗读进行评议,尤其要注重对朗读的引导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王兆娣 《小学生》2013,(1):64-64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语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而提高语文能力。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朗读训练呢?本文从朗读训练要从低年级抓起、注重朗读的实效性、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等四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教师对朗读训练的落实并不到位,存在诸多问题。教师要优化课堂设计,培养学生的兴趣,明确朗读训练的要求,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读得充分、有效,逐步提高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加深印象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是发声阅读。文章的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却能使人感受。  相似文献   

11.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加深印象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是发声阅读。文章的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却能使人感受。  相似文献   

12.
江琛 《教育教学论坛》2012,(25):275-276,272
教师对学生朗读英语课文是否感兴趣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课文朗读兴趣的提高有助于语言学习的高效性,课文朗读有助于语感的培养。笔者在课堂实践中观察到,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时,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老师请全班同学朗读课文时,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不浓。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朗读训练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认为从小抓,从低年级抓。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感差,在教学中要想突破难点.我认为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朗读就是用普通话将书面的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需要学生做到吐字清晰、情感充沛、音调平稳,让听众在聆听过程中产生立体式的观感,更加直接地和文章产生情感共鸣。在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朗读技能作为一种基本能力来抓,通过加强朗读的训练来促使学生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文章对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重要性、训练需要重视的要素、现阶段朗读训练存在问题以及提升朗读训练水平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训练,朗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在课堂上,要组织好朗读,发挥朗读的重要作用要做到以下几点:(1)保证读书时间.(2)培养学生朗读兴趣.(3) 朗读教学中体现层次性.(4)严把听说训练关,培养朗读好习惯.(5)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大不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朗读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朗读训练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通过严格训练让学生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训练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于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而笔者以为要很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有效进行朗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本文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指导朗读、重视范读作用、坚持整体性原则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望各位专家与同行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9.
注重朗读能吸引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与作者心灵相通,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