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小学生获得数学概念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是:"充分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念—形成概念"。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经历数学概念发生和发展过程。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参与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呢?一、引导小学生联系生活,建立表象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  相似文献   

2.
空间观念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在教学过程中、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事物原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想象等活动,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表象,逐步形成和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3.
操作学习法     
小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一般要经过由直觉动作思维到表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这样几个阶段。操作学习法正是遵循儿童的这一认知规律所采取的学习方法。它通过学生运用学具亲自动手实践,对事物产生强烈的感知,建立起鲜明、清晰的表象,进而抽象概括到理性认识。它有助于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直观性之间的矛盾,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因此,教师应结合数学内容帮助学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某一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学生学习概念是从感知学习对象开始的,经过对所感知材料的观察、分析或通过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所唤起的回忆,在头脑中建立学习对象的正确表象后才引入概念。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逐步发展过程,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描述性概念的讲授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进行四则运算,解答应用题,建立空间观念,形成基本技能等,都离不开数学概念。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应按照儿童认识规津进行,既要重视学生记忆概念的表述,又要重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在参与中形成和掌握概念,教学时应抓好以下四个重要环节:一、充分提供感知与形成概念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在概念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对事物的个别属性以及它们的联系在头脑中有一初步反映,在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某一事物的感性形象(表象),这是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基础。因此,进行概念教学时,采用教具演示,…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小学生容易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简单的绘画及适当的音乐欣赏,帮助学生建立事物的表象,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一、用绘画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教学时,恰当地运用图画,学生会产生一种新奇的感觉,思维随之活跃,激发了学习兴趣。如教学古诗《鹅》肘,我问学生:“你们见过鹅吗?鹅是什么样子的?鹅喜欢干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随之,我便画了一只红掌、白毛、红嘴的鹅。在学生兴趣高涨时,又问道:“水特别清澈时,显出什么颜色?…  相似文献   

7.
从习作角度来看,表象积累是构思的基础。为此,积极引导小学生平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习作教学中善于指导学生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积累丰富表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概念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抽象出某一类对象或事件的共同本质特征。因此,在概念引入时,教师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逐步建立起事物的一般表象,为形成概念奠定基础。其一,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错是在所难免的,出错对于孩子来讲也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小学生面对错误时无法采用合理的手段去改正或利用错误,从而导致一错再错的问题出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善于利用错误资源开展学习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升纠错后再不犯错的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因此表象是外物的呈现方式,它不同于知觉,知觉只有当对象作用于感官时才存在,表象则可以在这种作用消失后继续存在,而表象在人的头脑中的建立是需要经历"感知—运用—积累"的过程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等的概念课都属于表象建立教学。其中长度测量因其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一直是测量教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校开展的“强化活动,优化环境,发展儿童创造力”的整体改革试验,笔者对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环境设计作了尝试性的实践,在此浅谈一些体会。第一,环境设计形象、直观,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最初形成的新知识是感性的,这种感性知识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更需要凭借具体事物或其表象进行思维。环境设计得好,能从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出发,收到出奇制胜之效。如我在上《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课时,讲到石头是否会变成小鸡这个问题,为了讲解得好,我把受过精的鸡蛋变成小鸡的过程通过文字说明和相应的插图画在幻灯片上,从而使学生很快地认识翻受过精的鸡蛋是  相似文献   

12.
王芳 《教师》2019,(10):114-117
学生在练习中显现的错误表象似乎相同,但在错误表象下掩盖的思维方式却是千差万别的。文章作者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以“错因诊断”“矫正纠错”“反馈落实”为主要过程的纠错矫正策略。该实践研究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馈、自我矫正、自我评价、归纳纠错,从而实现自我提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对事物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将对记忆、思维和想象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小学生的表象进行形容和概括,能开发和促进小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活动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表象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增加和丰富小学生的表象素材,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对学好数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对新奇事物都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具有充沛的经历和活跃的思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能力很强,对他们感兴趣的知识能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一样。小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他们会对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兴趣,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地和教师进行互动,并模仿教师进行英语单词的发音。但是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的关注力不能持久,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效率很高,  相似文献   

15.
毕志娟 《成才之路》2011,(13):43-43
实际操作和玩正是学生最常用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要让学生走进课堂操作、实践并形成表象和获得体验,而且还要把课堂探究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让学生在"玩"的氛围中学习物理。要给学生充分的活  相似文献   

16.
许军 《华章》2007,(Z2)
小学生学习语文和感知事物都是一个需要不断参与实践的过程,只有开掘了语文学习的源头,让学生亲自看了、听了、想了、说了、做了,真切地接纳了事物的表象,脑中的积累才会慢慢地具体、丰满,心中的形象才会鲜活、生动,表达的语言才会如喷泉汹涌。  相似文献   

17.
由于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学具的使用是完成以上任务的主要途径。一、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数学思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小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分数的认识等知识时,必须借助各种教学学具进行表象、直观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空间观念,从而理解和掌握知识。学具的…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这是学生课堂学习中一种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应及时发现错误、转化错误,促进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转化,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教师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概念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事物规律,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未成熟,造成对事物的感知停留在表象中,缺乏生活经验,在问题的发现上,存有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条件,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在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毫无疑问,观察是小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而观察加思考则是小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形成科学态度和行为习惯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观察事物更多地停留于事物的表象,往往观察形式有余而对事物本质的思考不足。在目前的教学中,观察与思考二者的有效结合尚未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怎样才能让学生将观察与思考更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