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祖国有多大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祖国有多大》这首歌,用儿童易为理解接受的歌词,描绘了祖国南北季节的差异,东西时间的悬殊,让孩子们形象地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宽广。  相似文献   

2.
音乐课和其他学科相比更让学生喜欢,因此音乐是一门艺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感受到美。然而,现实中的音乐教学却存在不和谐的音符。作为小学启蒙教育的音乐课程,教师一定要上好这门课,从多方面入手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一、用多媒体激活音乐课堂以往的音乐教学形式是抽象的说教,教师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要尽可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感受、欣赏美,并能联系实际去创造美,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和富饶,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4.
李静 《学苑教育》2020,(2):77-77,79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关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小学音乐的教育创新。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是有限,很难从音乐中触及灵魂,从而陶冶心灵。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审美。而小学音乐欣赏则主要是通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从引导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从而得到精神满足。音乐欣赏教学本质上属于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能力,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升华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健康、高雅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振奋,提高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学习民族音乐,让学生学会用歌声去歌颂我们的祖国、人民,去赞颂英雄人物,去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的幸福、自豪,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学生感受到音乐魅力。但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当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被体现,这就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严重缺乏,在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兴趣明显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变这一现状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让学生在民族音乐声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温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体验民族音乐的美,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力一法,让学生参与、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精华,更加热爱祖国,喜欢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8.
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让学生在民族音乐声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温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体验民族音乐的美,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力一法,让学生参与、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精华,更加热爱祖国,喜欢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到底应该怎样上?这是很多音乐教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让学生从不喜欢上音乐课到喜欢上音乐课,这也是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努力思考并且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我觉得,音乐课就应该让学生上得轻松,学得愉快.本来音乐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作为音乐教师要让学生上音乐课时感受到一种美的感觉,特别放松、陶醉的感觉,真正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0.
视障学生由于视觉缺陷、行动不便,与外界、他人交往较少,大多数学生形成了内向、自卑、消极、偏激等不健康的心理特点,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不重视,可能导致出现严重的后果.文章从音乐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视障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教师可以引导视障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调节自己的情绪;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音乐情景,挑战学生不合理的信念;还应该引导学生在多声音乐中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这些措施消除视障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达到心理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农也好 《考试周刊》2010,(23):228-229
普通中学普遍存在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他们往往表现出对音乐知识的无知,对流行音乐的盲从。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教师有责任培养他们理解和感受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品位。为了更好地提高普通学校学生的音乐素质,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我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和语文、数学课一样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使命 ,音乐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 ,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四个方面来着手。  一、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前提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有多种方法 ,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学音乐的乐趣 ,激发其好奇心 ,让学生在好奇和乐趣中学到东西。对低年级的学生 ,老师要带领他们多动、多唱…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有责任承担此项任务”。参加课外音乐活动,可提高学生的智能,开发智力,增进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在演奏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深化。他们还可以感受到音乐知识、音乐形象、音乐意境、音乐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创新”的桥梁,使学生能产生感觉,进发灵感,进而感受到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15.
王奇 《成才之路》2009,(13):10-11
笔者是师范高校的一名音乐教师,在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中,颇有一些体会。既感受到了音乐教育的乐趣,也体会到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教育教学必须围绕着学生未来的工作目标进行。  相似文献   

16.
人们欣赏音乐并不是“为音乐而音乐”,总是力求从“音乐形象”的感受中得到更多的东西。人们之所以感受到音乐美,是因为他们通过有限的音乐形象感受到更多的无限的东西,而这种无限东西的获得,则是要靠音乐欣赏者的联想。一、音乐联想的主观性联想当然是有主观意味的。尽管这样,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艺术课程,对健全学生发展具有重大价值.音乐课程本身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学习音乐,能够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增强,能够让学生在音乐中驰骋想象,能够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但从目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来看,学生基本无法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为此,教师要在音乐课堂上融入创新元素,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爱上音乐.  相似文献   

18.
课程标准大纲关于音乐课程的目标是希望教师能够将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兴趣的积极推动下,主动学习音乐。教师要注重音乐课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中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日常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熊晓燕 《学周刊C版》2014,(4):195-195
课程标准大纲关于音乐课程的目标是希望教师能够将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兴趣的积极推动下,主动学习音乐。教师要注重音乐课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