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芳 《考试周刊》2010,(48):221-221
新课程标准强调:"应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及创造性潜能,并在音乐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感。"面对新教材,我经常思考:如何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让现有教材焕发新的活力?不容置疑,一种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已得到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下面我将对小学音乐课“主动唱演”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磊 《河南教育》2009,(7):121-121
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发现学生对音乐课,由最开始的喜欢变成了现在的不喜欢,由最开始的争着上变成了现在的不爱上,音乐教育陷入了被动,走进了一个大家都不想走入的误区。通过观察和反思,我认识到是自身的教学理念出了问题——本来应该轻松愉快的音乐课,慢慢演变成了为了考试而教学的文化课。  相似文献   

3.
贲道宏 《儿童音乐》2011,(10):46-47
中小学音乐课要"减负",就必须淡化音乐课教学中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否则学生将会因为厌倦音乐知识学习而对音乐课失去兴趣,从而影响音乐课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那么,对音乐课失去兴趣是由于学习音乐基础知识而带来的负担过重吗?在我国当前的学校音乐教育中真的存在"音乐学习负担"问题吗?如果它确实存在,"负担"到底来自何方,又应该如何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和情操,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得到提高,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从而调控课堂纪律情况:低年级音乐课堂上,前十几分钟,学生的配合相当不错,但是很快课堂出现难以收拾的"热闹"。反思:记得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因为我并没有很好地了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十几年了,经历过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喜欢明星不喜欢音乐老师"和"喜欢通俗音乐不喜欢高雅音乐"的尴尬。在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浪潮中,我在音乐创新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自创出一种适合在不同教学条件下实施的音乐综合表演教学法。这种综合表演教学法经过实践证明,不但能使学生对音乐课刮目相看,也真正提高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正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节奏与和声那样进入人类内心深处并给予最强烈的震撼。"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而不是培养音乐家。"如何设计一节学生喜欢的音乐课,一直困扰着我们音乐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有心得的小事,事情虽小,但也慢慢完善着我对音乐教育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术课教学教案的写作不同于普遍文理科的教案写作,同时也区别于中小学音乐课的教案写作规则,相比之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案的写作有它的特殊性和针对性,如何规范音乐术课教学教案的写作,就此展开一些阐述和分析,以期能使专业教师从中有所受益。  相似文献   

8.
曾建宇 《考试周刊》2013,(62):184+175
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都能受到正常的音乐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美育在音乐课教学中,更加突出了音乐的特性,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对陶冶情操,启动智慧,扩大音乐视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美育的四大特性,即形象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等,也在音乐课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挖掘。 一、美育的形象性教学 音乐课教学深刻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音乐大师贝多芬说过:“当我作曲时,总是心里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形象性。音乐课的美育也离不开美育的形象性,如果我们利用这一特性教学,它的魅力将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在音乐学习中学生的感受如何,他们想要得到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音乐课堂如何以人为本来定位?音乐课堂应是童心释放的场所;应是情感挥洒的空间;应是个性飞扬的天地.音乐教育应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风靡全球的四大音乐教学法之一的"柯达伊教学"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面向全体国民,使全体公民都掌握音乐知识,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正是这种高度一致的教育追求,为柯达伊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落地生根奠定了天然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正苏霍林姆斯基曾经指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为了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是培养合格的听众。"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当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对音乐课进行正确的定位,音乐课成了学生们主课之外的休闲放松课,甚至是同学之间打闹和娱乐的场所。为此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搞好音乐教学,提高小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一、在聆听中畅想音乐对小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并不意味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音乐课都是必修课程。伴随新课程改革深入,特别是在倡导素质教育情况下,音乐课程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音乐课是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怎样提升它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全体音乐老师要深入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多少年来音乐教育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1.从小学到中学音乐课都在上,乐理也都在讲,可到中学毕业后究竟有多少学生懂乐理,有多少学生能识谱?2.从小学到中学学了那么多的歌曲,究竟有多少学生能传唱下来,一辈子都能记忆犹新?很少。究其原因,我觉得,除音乐教育大环境的不利因素之外,就其音乐课堂教学而言,主要是教师的音乐教育思想尚未转变,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还被沿袭着,重唱轻理,重视讲理,忽视悟理。  相似文献   

15.
<正>在倡导个性化发展的21世纪,音乐教育的地位也跟着逐步提升。学校越发重视音乐的课堂教学,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一年半的教学实践,我对音乐课堂的教育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以下是我对中学音乐课堂教育启发式教学的几点思考。一、启发式教学在音乐课中的作用在音乐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交流,同时能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音乐实践中的问题。如在学习中遇到音高的难点,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学习难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所以,学生们喜欢上音乐课,他们大都能在课堂中自由表达情感。古今中外的音乐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各时期的著名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以及各民族、民间的优秀音乐作品浩瀚无垠,这给学校的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作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以下是我对新课改音乐课中素质教育的几点浅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教学应该给学生带来快乐,使每个学生都受到音乐的鼓舞。所以,音乐课应该是美好的,是一种享受,师生都应该是快乐的。我每次上完课都在反思:这节音乐课我觉得快乐吗?学生感到快乐了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进行了以下的探索,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要求我们用新的评价理念、方法、途径开展音乐教学。评价理念强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并以学论教。《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因此,新的评价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长期以来,中国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偏向"专业化",过分强调音乐知识的传授,然而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性不够重视,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达不到素质教育要求。通过介绍高职音乐课的审美教育功能,使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得到重视,使其在高职音乐课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也投身于改革的洪流中。音乐教育着重培养的是艺术教育所特有的、能对学生终生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而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审美教育放在音乐教育的首位,它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