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语观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它强调语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大语观下的语教学,应以主体性、实践性为主要特征,实施开放式语教学。遵循兴趣性、实践性、综合性、可行性原则,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策略,开通学校小课堂,社会大环境双渠道,既立足课堂,师生共同学习,又注重课外实践,在生活中学语,在实践中求发展,从而促进语素养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2.
3.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逐渐远离社会生活,孤立于其它学科之外,形成一种封闭、狭隘、僵化的教学模式,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只有树立大语文现,使语文教学向社会、孩子们的生活和其它学科开放,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涵盖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具备多功能的文学优势,教学的可塑性较强.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功能进行整合、定位,阐释了大学语文“大语文”功能的内涵,并进一步探讨了实现“大语文”功能的根本途径,力求使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走出单一化、工具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之所以难以走出高耗低效的窘境,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语文教学囿于课堂,囿于教材,一切围绕考试转。这种做法割断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割断了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枯燥无味、毫无生气。那么,如何使语文教学走出困境,成为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的“一泓活水”呢?我认真学习“大语文教育观”,深入领悟其丰富内涵,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大语教育观”是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教语同教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张国生《“大语教育”的思想和模式》95年河北中语会论)。“大语教育观”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后第一轮语教学改革的蓬勃之时,但是随着人们对语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化,“大语教育观”的内涵也应该不断地丰富和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学校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语,由于它的特殊性和广泛的涉及面,因而,在素质教育中它理应承担起主要的责任。这个责任又非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能完成。因此,语教学观念的更新,大语教育观的切入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杨柳 《职业教育研究》2014,(11):111-112
语文教育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课本是学生与作者对话的途径,是教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媒介。因此,应以"大语文教育观"指导中职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把这一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必须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一是要实现课前开放,让学生在预习时主动搜集资料;二是要课上开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其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三是课后开放.引导学生多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课程是当代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的作用。陈钟梁先生高度重视美育在学生终生发展中的深远影响,其多年一线语文教育教学经历赋予美育内容与实践丰富内涵。本文立足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际,结合陈钟梁语文观,通过揭示“美的观点”、“美学元素”、“美学思维”与大学语文课程的牵系,探索当代大学语文课程美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无论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还是解释为口头语、书面语,都是在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的。语文教学的成功,可能会有许多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已故邢台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系统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观,他说:语文教育一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教学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是针对以往把语文教学等同于"课本教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联系目前大学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新审思大学语的课程性质,提出进一步加强大学语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以期引起高等教育界对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视,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大学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基于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教学现状,旨在通过浓郁的"语文味"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主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以课堂为中心,根据学生知识积累情况判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促进语文教学与生活积极的联动.研究大语文教育观视域下的语文教学艺术,完善语文教学结构,凸显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助力语文教学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王联耕 《中学教育》2002,(2):30-30,27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 ,这一提法早就不怎么新鲜了 ,然而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真正能跳出语文课本的束缚 ,挥洒自如地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 ,把语文课上“活” ,却还为数不多。究其原因 ,林林总总 ,可列举不少 ,这里 ,择要谈一些看法。首先 ,恐怕还是一个认识问题 ,我们有一些教师对实施“大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尚缺乏深刻的理解。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大” ?从学生的现实情况来看 ,学生每时每刻所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师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构建开放式教学体系,升华小学生的实践意识、应用能力。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创新教法,于资源整合、多元结合、引情入境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纵横捭阖,让开放式教学拨动了古诗新韵,为课程改革作出了全新的注解。  相似文献   

19.
语文中的汉字识读书写、文章的阅读理解和有固定格式的文章的写作等视为“小语文”,而把文章中的文学思想、文化内核、道德熏染、美学辐射以及情感渐染视为“大语文”。“小语文”只能算做工具语文,应试语文;“大语文”才是真正的语文。因此。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大力倡导和推行“大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亚娟 《双语学习》2007,(8M):85-85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如何构建“大语文“教育观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