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主教育是着眼于当前的终身化教育、发展型人才的新形势下提出的教育新课题,它要求我们在民主化的教育体势下,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力、习惯,从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受教育者的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可见,自主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那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人才是具有积极进取和开拓精神,具有适应社会能力和创造力,具有与他人协作和交往能力的人。素质教育主张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个性和谐、自主、健康地发展,强调自主意识与创造性,主体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发挥,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石。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调和谐情景的创设,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情境包括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和谐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施伟 《教育论坛》2001,(3):5-5,4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功能表现的唯一方式就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这种发展只能是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在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做到“三个亲自”,即“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等心理过程的新自尝试;科学家化、内化、类化等学习心理的亲自经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主动和谐自主地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个性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他们的尊严、潜能和价值,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个性教育,需要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还需要建立起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教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主体应该是和谐的人,而培养和谐的人需要实施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相统一的实际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学生全面进步、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和谐校园包括: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学科间的和谐发展;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创建和谐校园须做到:校长——形成教育智慧;教师——打造和谐团队;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教师利用各种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场所等),引导和启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和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中,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其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程名称的改变,是整个教育体系课程改变的一个重要部分。体育教师的观念也必须随之转变,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实践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体育教学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和谐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引导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学习,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持以发展的态度来评价学生,强化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功能,通过多种评价手段,使学生最终能用自我评价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锻炼。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根本目标,在民主、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引导学生去进行自主的道德认识和实践,从而把学生培养为能动的创造的德育主体。笔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主体性教育作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能动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通过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新的教学主体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的教学主体观念。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在教育技术的环境中自主、自由和高效地学习。教师仍然是教育的主体,但主要职责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构建学习化环境,引导、扶持和促进学生学习。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教师和学生两者的关系将得到迅速的改革、发展和完善,达到新的相互平衡和协调。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是要把教学主体的角色还给学生.找回他们的自主性、主体性和创造性,而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拓展教育空间,从课堂这一教育的主体区域延伸开去。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就是给予教师与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自主设计、自主参与、自主活动,追求教育整体效应的教学研究活动。如“我爱我家”、“海洋之旅”、“我话名人”等都是颇具吸引力的主题,孩子们跳出书本,走向综合,忙得不亦乐乎,学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要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和主动发展,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主体性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5.
谈主体性教育思想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证明 ,实施主体性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基本途径。目前 ,我国教育理论界的研究认为 :“所谓主体性教育 ,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 ,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 ,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 ,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主体性教育思想实施的关键是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 ,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和谐——主体——发展”教育作为一种学校教育模式 ,突出了学生这个主体在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自主发展的教育目的 ,深刻地揭示了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符合当前的教育教学发展形势。我在心理教育辅导课中 ,根据“和谐——主体——发展”的教育思维方法 ,突出了“启发学生自我体验、唤醒学生自我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三个重要环节。这三个重要环节之间 ,“启发学生自我体验”是开启学生心灵、调动学生心理活动的重要开始 ,是其它两个环节的基础 ,而“唤醒学生自我意识”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顿悟 ,心理活动达到了较为深…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要培养会学习、会创造、会思维、会自主教育、会实践的高素质人才,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变革同步教学模式,构建能落实主体教育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那么主体教育培养目标是什么呢?主体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换言之,  相似文献   

18.
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层递进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达到的水平和客观差异性,把教育对象、课堂教学目标和教育活动层次化。其教学程序是:导入课题、定向自学、精讲导学、分层练习和目标延伸。其策略和操作形式是:异质建组,合作学习;目标制订,分步达标;施教,自主发展。分层递进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实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移,有利于后进学生的递进发展,让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个性特长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则智 《天津教育》2014,(23):46-4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结合此项要求确定了我校特色建设项目为“主体教育,持续发展”,即在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的同时,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学校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人格健全、积极向上”的主体创新型人才,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结合特色高中建设项目研究,我校确立的德育特色是“开展主体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二十一世纪面临新的教育改革,也赋予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强调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教育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良好习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不断探索、自主发展的。一、创新环境的形成创新教育要求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想法,欣赏学生独到的见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