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经常将“查”和“察”混淆不清。“查”和“察”之所以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都有“用心细看”的意思。二者在运用中有何差别呢? 1.侧重点不同。“查”侧重全方位的调查、检查, 含有找的意思。常组成检查、审查、查询、查考等词。“察”侧重用眼睛仔细看,含有用眼、用心来领会、揣  相似文献   

2.
近日,笔者遇到一道考查“曲尽其妙”一词中“曲”字读音的题,答案注为“qū”。笔者查了几种辞书,结果发现有注为“qǔ”的,有注为“qū”的,而释义则大体相同,作“委婉细致”解,全词意为“委婉细致,能把它的妙处充分展示出来,形容表达的技巧很高明。”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黄河的入海口在哪个省市?A.天津B.河北C.山东如果你查一查现在的地图,就会选中答案C;如果查一查《中国近代现代史》的“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就会发现,那时的黄河入海口并不在山东一带。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河流也会“搬家”?  相似文献   

4.
“办案”记     
今天吃晚饭时,我发现爸爸脸上有泪痕。我问他怎么了,爸爸说:“你不是想当警察吗?你自己查。”哼,我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我暗下决心。  相似文献   

5.
内乡县大桥乡教办室在“减负”工作中 ,采取“三查一公开”方法 :一查学生收费是否合理 ,二查学生用书是否符合上级规定 ,三查学生作业是否超量 ;督查结果公开在全乡公布。乡教办规定 :对“三查”中的违规者 ,在年度评优、晋级、晋资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此项制度推行两年来 ,全乡“减负”工作无一例违纪现象内乡县大桥乡“减负”实行“三查一公开”@赵晓峰  相似文献   

6.
这学期备《白杨礼赞》一课时,对“朴质”一词,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发现“朴质”有两种读音,有两种释义。一、读pǔzhí(过去一般都读这个音),词义是“朴实直率”;二、读pǔzhì,词义是“纯真而没经过修饰的。”读音不同而意义也不同。那么,在课文中应读哪个音呢? 我根据“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象加过人工似的,……丫枝一律向上,……也象加过人工似的”(着重号系引者加)。“象加过人工似的”,说明它好象是天然生成的本性。因此,我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两个“象加过人工似的”句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 5册课文《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有“抵足而眠”一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案》 ,将“抵足而眠”释为“两足相碰 ,共枕而眠” ,但笔者认为“抵足而眠”应释为“同榻而眠 ,分睡两头”。查《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1998年版 )释“抵”为“用角顶 ,触” ;查《词海》释“抵”为“碰”“触” ;查《新华成语字典》释“抵”为相触 ,“抵足而眠”为同榻而眠 ;查《现代汉语词典》 ,其中由“抵”的原意引申出了“抵触”、“抵抗”、“抵挡”等词条。从上述古今词书“抵”字的解释看 ,都言有来自相反方向的接触之意。由此可见 ,“抵足…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者编撰的五种优秀英语词典和教材,在“查单词”“查词典”的英译表达或辨别上出现了明显偏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反思。本研究发现,look up重在表达“查找”“核查”之义,后面跟随的词语应为“单词”“信息”“意义”等概念,即指代查寻的对象或目标(goal)。而consult/refer to则表达“查阅”“参照”之义,后面跟随的词语常为“词典”“文献”“笔记本”“百科全书”等概念,即指代查阅的范围或来源(source)。“查单词”与“查词典”之间存在着逻辑语义上的显著差异。它启示我们,英汉互译或词典教材编撰实践中,逻辑语义关系上的仔细辨析确实很有必要。词典及教材编撰上的质量监控管理,亦须及时跟上与加强。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引用僻经·大雅·灵台》的诗句:“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对此句,课本注释为:“百姓筑作,不到一天就把它筑成了。”把“不日”解释为“不到一天”。查1988年版的《辞源》,此句解释为:“不久”,“言其完成之速”。到底哪一种更准确?再查资料,笔者发现,这两种解释都不准确,原来前人对此早已有...  相似文献   

10.
“座落”还是“坐落”?答案毫无疑问是“坐落”。但是许多人在使用过程中,总是要写威“座落”。笔者有心观察,发现许多报刊、电视节目、香烟盒、茶叶包装袋上都把“坐落”印成了“座落”。更有意思的是,笔者问了许多语文教师,竟然是百分之百的认为是“座落”。是“坐落”还是“座落”,一查词典就明白了,为什么还有这  相似文献   

11.
《口技》中有这样一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其中“惊觉欠伸”的“觉”的读音,课本和教参均未作注,查很多文言文译注读本,亦未对此字注音。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有的读 jué,有的读 jià o。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朗读磁带将“惊觉欠伸”的“觉”读作 jué。那么,“惊觉欠伸”中的“觉”究竟该读什么音呢 ?笔者认为这里的“觉”应该读 jià o。  东汉许慎《说文》说:“觉,寤也。从见,学省声。一曰发也。”段玉裁注:“觉,悟也。”查韵书《广韵》入声第四韵:“觉,晓也,…  相似文献   

12.
辨“以”     
《战国策·齐策一》中有这么一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徐公。”查现今选本、辩书、专著,发现绝大多数均将“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以”作“以为”、“认为”解。当然,中学课本也不例外,即:“[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的后边省去宾语‘我’。”由此可见,这一说法是极为  相似文献   

13.
放“炸蛋”     
一天,我来到外婆家。只听外婆自言自语:“真奇怪,鸡窝里的鸡蛋怎么会越来越少呢?”我好奇心顿起,决定查它个水落石出。经过仔细寻找,我发现鸡窝后壁有个小洞,洞口外是个池塘。顺着这线索找去,我突然看见一条“蛇”横卧在草丛中。我大叫起  相似文献   

14.
“检查”与“检察”发音相同,常有混淆现象发生。其实,它们的用法并无多少相同之处。“捡查”是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地查看.如“病理检查”“检查身体”“安全检查”“检查教学工作”“检查计划落实情况”等。“检查”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作检讨”,如“犯了错误要作深刻检查”“作出口头检查”“写一份书面检查”等。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把教师称作“知识分子”,我对此一向深信不疑。在一本书中看到“知道分子”的称谓。什么是“知道分子”?一时我有些困惑。上网一查.我才惭愧地发现“知道分子”已经是一个流行词了!  相似文献   

16.
编辑大鉴: 一九九○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22题要求考生填空“文中‘一个人’(军官)是指——”。不少考生将其填作“陆虞侯”。其实,只要一查课文,就不难发现这里的“侯”实应为“候”。显然,这些考生把虞候之“候”与古代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发挥学习主动性,我在课堂中不主动去“教”,注重“引”、“导”、“牵”、“放”、“赏”、“查”、“思”七个环节,力求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思维,自主、独立的探索,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一、“引”要到位初中生已有一  相似文献   

18.
《训俭示康》篇有这样一段文字:“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课文对“鄙其小器”的注释是“孔子看不起他(管仲),批评他器量狭小”。这里“器量”是什么意思呢?查“器量”同“气量”(查《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及《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再查“气量”词条,则有两个义项:其一,旧指才识和品德的高  相似文献   

19.
在带领高三学生进行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时候,笔者遇到了这样一道试题:与会的很多国家的领导人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但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__轻率。试题要求在“有失”与“失之之间选择正确的一项。虽然这两个词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但到底选择哪一项才准确无误,一时笔者还未敢轻易作出判断。于是,去查词典。这一查不打紧,除了限于条件,煌煌几十卷的《汉语大词典》法找到以外,其他几乎所有能找到的有影响的词典,诸如《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词典》《辞海》《辞源》等等都查了发现它们竟然都没有…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第一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提了茶蝇喂蚂蚁”一句子,其中这个“茶”字,我认为是搞错了,应为“苍”。为了慎重,我去查了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6月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散文选》第一册,在第77页顺数第8行中发现,确实是“苍蝇”,是课本上印错了。此其一。其二,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34页第一行里有“确凿”一词,课本注释①对“凿”的注音为“z偄o”,对该词的释义为“确实”。教这课时,有学生问我:“老师,究竟是读‘z偄o’呢,还是读‘zu惏’?”当时,我茫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