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人的体验本质,道德和德育的理解本质出发,剖析了体验对于人道德理解的价值,进而强调德育工作中要重视人的体验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2.
德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人道德精神的健康生长,但虚空宏大的德育目标,简单强迫的道德灌输,机械的道德考试,限制了积极道德思考,道德自主发现和探索的能力逐渐萎缩,人难以在理解和领悟中凸显生命的本质和要求,生活远离了人自身,人也远离了真正的道德,人的道德情操得不到熏陶,人的道德智慧难以形成,德育活动中时刻存在着戕害人道德精神生长的危险因素。德育要回到它应该的状态,即回归生活本身,使德育主体的道德精神得到健康生长,拥有良好的道德生活。德育回归道德实践,回归人的道德生活本身,是克服德育低效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德育理念不能不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关于德育过程即“转化”过程的德育过程观影响和左右着学校德育实践,而越来越多的社会道德问题也隐显出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传统的德育观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树立起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德育理念,形成道德主体互动“生成”的德育过程观。一、传统德育过程观及其弊端(一)传统德育过程观关于“德育”概念的理解和界定,反映人们对德育过程本质的把握,但人们关于德育过程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并非都是对德育过程“实然状态”揭示,其中更多的是对德育过程“应然状态”的理性表述。传统德育过程本质观认为,德育是…  相似文献   

4.
一、科学理解和把握教学过程也是德育过程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育性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美国教育家诺汀思说:"道德教育不仅是指任何一种旨在培养一种有道德的人的特殊教育形式,它也可以指任何一种在目的、政策和方法上合乎道德的教育过程。"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道德的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譬如教师为了保证教育性,经常不协调地从学科之外添加德育材料,这些德育材料有的与教学没有关系,有的关系不顺而且很生硬。这样不仅妨碍既定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在小学阶段,只有高度重视德育,以德育促教育,才能让教育回归本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师生交流较少、学生实践不足、法治教学枯燥、文化渗透匮乏等方面,为提高德育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从现存问题入手,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德育的主阵地,在德育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强化情感教育,用鲜活生动的案例开展德育渗透。文章分析了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当前小学德育的不足,探索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6.
"生活德育",即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基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经验系统的一种德育模式。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联系。这就要求,学校要通过对学生实施生活德育,促进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人道德精神的健康生长,但虚空宏大的德育目标,简单强迫的道德灌输,机械的道德考试,限制了积极道德思考,道德自主发现和探索的能力逐渐萎缩,人难以在理解和领悟中凸显生命的本质和要求,生活远离了人自身,人也远离了真正的道德,人的道德情操得不到熏陶,人的道德智慧难以形成,德育活动中时刻存在着戕害人道德精神生长的危险因素。德育要回到它应该的状态,即回归生活本身,使德育主体的道德精神得到健康生长,拥有良好的道德生活。德育回归道德实践。回归人的道德生活本身,是克服德育低效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德育理念不能不涉及到对道德语言的反思和定位,涉及对道德语言的功能与作用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理解是道德学习的存在方式,指出这是一种新德育世界观,它真正消解了传统德育中德育文本的霸权地位,使道德学习者(教师和学生)获得了平等的教育关系和道德权力.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2005,(10B):9-9
蒋一之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期上撰文认为,“规范”人是德育的工具性本质,“发展”人是德育的目的性本质;当代社会转型,促进了德育从注重“规范”向注重“发展”的转变。它在德育观上主要表现为;1、承认人是道德活动的主体。道德虽然是一种规范、一种约束,但这种规范性对人来说不是简单的外部强制,而是人类追求理性和自身完美的工具,它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在于承认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是教师必须对德育对象的道德发展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如何实现对道德发展理论有正确的理解,需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道德发展应从整体角度综合理解  对道德发展的研究很多。影响大的流派主要有三个: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行为发展方面的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方面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所谓整体的道德发展就是我们应当吸收众家之长,将德育对象道德发展的认知、情感、行为等等方面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整体,从不同侧面去解释,不能迷信某一项研究结论。比如对等认知发展理论,一般的…  相似文献   

11.
德育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模式,它负载着更丰富的内容,传达着更深远的道德价值.探讨其道德价值有助于我们对德育模式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作为以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为宗旨的德育模式,它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都产生重要的道德影响.它促进了校园伦理生活形态的形成,建构了一个道德的校园环境;它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教师不仅成为反思者,而且成为德育价值的行动者和创新者,形成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它建设了学生的伦理生活世界,促进了学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2.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在德育过程中,不同的"话语模式"作为"隐喻"有助于很好地理解不同的德育范式。德育学有三大基本范式:一是崇尚道德绝对主义的"规范德育论","听话"是其典型的话语模式,它倡导教师进行"价值灌输",教会学生"服从";二是崇尚道德相对主义的"理性德育论","说话"是其典型的话语模式,它倡导教师秉持"价值中立",教会学生"选择";三是崇尚道德"重叠共识"的"交往德育论","对话"是其典型的话语模式,它倡导教师进行"价值介入",教会学生"协商"。  相似文献   

13.
德育虽然从属于教育,但它要获得自身的存在意义,必然要拥有自己的本质规定性.这意味着德育不同于其他诸育,它不是由教育的本性决定,而是由它的道德内涵所规定,对德育本质的追问首先必然建立在对道德本性思考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传统德育是以“道德人”假设为基础的,由于对“道德人”理解的偏狭,“道德人”在本质上就成为了“义务人”、“责任人”。德育目标过高只是德育低效的表层根源,而“道德人”假设才是传统德育实效性低迷的深层根源。从“道德人”到“经济人”,德育基础的置换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建设是解决德育低效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德育虽然从属于教育,但它要获得自身的存在意义,必然要拥有自己的本质规定性。这意味着德育不同于其他诸育。它不是由教育的本性决定。而是由它的道德内涵所规定,对德育本质的追问首先必然建立在对道德本性思考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浅议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我国道德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注重发展学生道德判断力,对西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我国改革开放所遇到的道德困境非常相似,它对我国走向开放型的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在发展我国学生道德判断力过程中,应着重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确立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二是转变教师的德育定位。  相似文献   

17.
在学科德育实践中,教师习惯以德育思维审视学科德育,即着眼于挖掘各教学要素蕴含的德育资源。这虽然有助于教师抓住学科德育,但也使它陷入了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出现附加式的学科德育,忽视教学方法的德育价值,忽视教学生活的道德化建构,遮蔽教师完整意义上的育人责任。导致这些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德育与学科教学分离,这是制约学科德育的瓶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德育视角转向教学伦理视角。因为教学是一项道德的活动,合乎道德的教学与学科德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基于此教学的道德性应该是学科德育的内在要义。进而,实践学科德育要求教师立足并实现教学的本体价值;发展教学伦理意识,强化道德实践者的角色;关注教学生活的道德化建构;积极进行伦理反思。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教学绝不单纯是语言与表达,它还包括德育内容的方方面面。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了解和初步掌握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规律性,课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道德、情操和意志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德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遵循教学规律。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呢?一、坚持阅读理解和悟道明理的统一性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发挥教材的德育因素是语文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先是"有意"。如教《小站》一  相似文献   

19.
《邢台学院学报》2016,(1):174-177
道德内化是大学生品德生成的内在机制,是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大学生道德内化现状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分析大学生道德内化缺失问题及其原因,探究增强大学生道德内化实效性的策略,坚持德育服务本质,促进道德内化实现;坚持德育回归生活,加强道德内化现实性;坚持德育方法立足实践,增强道德内化实效性,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现有道德教育基本理论将道德教育的根本矛盾解读为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受教育者实际的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本质上将道德教育的内在机制理解为道德的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运动。这样的解读源于道德教育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简单“移植”和教条式应用。我国教育学基本理论的不足使道德教育基本理论没有能够真正揭示道德教育内含的根本矛盾。现代道德理论尽管坚持“是”与“应当”的分离,但是包括麦金太尔在内的道德思想家竭力主张解决现代道德生活失范的路径是重新弥合“是”与“应当”之间的裂缝,回归道德的整体性。对道德生成本质的探讨表明,道德生成应具备三个层次的条件:道德理解力的获得、道德领域“应当”的达成、“是”与“应当”的一致与和谐。通过对古今教育的分析表明,教育在现代社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的功能性领域,主要承担技术培训和知识训练的任务,倾向于去道德化。但教育的世俗化、专业化、功能化和技术化倾向并不能去除教育所担当的道德责任,道德教育要求教育活动必须符合道德生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