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班在一次全校个人卫生检查中,得了满分,而获得了本周的卫生红旗。事后,一位同学向我反映了这次检查时,值日班长让两位没带手帕的同学向查过的同学借手帕,借餐巾纸,以应付值周老师的检查。此事公开后,同学们议论纷纷,就此,我班开展了一次“荣誉和诚实谁重要”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2.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发现班里小朋友改变了一个习惯:原来带手帕的孩子,现在只带一包餐巾纸。也许家长们觉得每天给孩子洗沾满油腻和鼻涕的手帕,是一件麻烦事,所以就用了餐巾纸这个既方便又实用的东西。 可我发现,小班幼儿使用餐巾纸并不太合适,原因有三:一、孩  相似文献   

3.
A下午的数学自习课,上了一半,教室里忽然冒出一阵臭咸鱼味。许多同学一边做题,一边用手捏住鼻子。“教室里什么气味?”数学老师拿出手帕,扇了扇,好像有些受不了。说,“你们自己做题,我出去一下。”不知哪来的臭咸鱼味,把数学老师熏走了。  相似文献   

4.
<正>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 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它属认识的感性 阶段。在这次风波中,许多大学生“跟着 感觉走”,卷入学潮,很值得深思。对于 为什么上街游行的问题,有的同学回答: “大家都走上街头,不参加游行,别人说 ‘不爱国’怎么办?社会舆论不都同情支 持我们吗?”我认为,这就是一种“跟着 感觉走”的表现。的确,在学潮中绝大多 数学生的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学潮中能 真正清醒地把握自己,能独立分析问题的 又有多少呢?为什么个性极强,不轻易服 人的大学生会普遍产生一种“跟着感觉 走”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三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批评发展“跟着感觉走”的稿子,刊登在市场报上。基本意思是,跟着感觉走,有可能因“感觉”的错误把发展引人歧道。今天,重温这篇稿子,感到自己当时的心态过于天真。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能做到“跟着感觉走”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跟着感觉走,至少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跟着自己的心绪走,跟着自己的主见走,这还颇有些独创性,颇有一些主观能动性,比起那些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踩着别人的马蹄印子赶大车,比起那“依样画葫芦”,比起那“你有我有大家有”,“跟着感觉走”难道不是一个进步吗?现在,编制“十·…  相似文献   

6.
文章起笔,作者就写到跟同学一起玩电脑,由于把两个人的设置弄成完全一样,本来一个人可以闯过五关的,结果两个人都闯不过第二关!由此及彼,引出论题,作者便想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由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多姿多彩,有些人为了适应新潮流而不断变换自己的装束,这一方面是为了美,另一方面其实是为了虚荣。作者为此而深入思考“真正的‘自己’到底藏在哪里”的问题。作者感悟到,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并不认识自己,甚至遗忘了自己,那是因为虚荣的外表掩饰着真实的自己,而真实的自己“停留在一个早已被我们遗忘的地方”。那就是做人的真诚真实…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班级中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选举学生干部,多数人举起了手,另外的人东张西望后也跟着举起了手:争论某个问题,多数人意见的一边倒,往往得到另一些观望者的赞同;见到一些人嘲笑某个同学的缺陷,另一些人也跟着嘲笑起来。总之,多数人怎么说、怎么做,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怎么做。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从众”或“遵从”。所谓从众,指个人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  相似文献   

8.
看了赵一鸣同学的文章《不要再批判中国教育了》,心中颇有感慨。我既为深受中国应试教育毒害的青少年而悲哀,也为中国应试教育的“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始终如一而无奈。赵一鸣同学的文章表达了作为一个正在接受中学教育者的无奈,他看到了中国舆论批评的无力,也深刻体验了无法改变现实  相似文献   

9.
“月亮走我也走”,是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明月之夜,走出家门,置身于林荫小道或都市大街,随意地看着天空,便会看到:自己走,月亮也走;自己停,月亮也停。月亮好像一个调皮的小天使,总是跟着自己。如果两个人同时向相反方向走,则两个人都会看到月亮跟着自己走。一个月亮不可能同时  相似文献   

10.
挑食的自述     
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决定着文章的结构和方法,这些关系主要有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主次关系。并列关系只能用横向式结构,用分类、对比的方法剖析;因果、递进关系适用纵向式结构,层层深入阐释;主次关系决定写作的顺序和详略。我们阅读时应重点关注作者是怎样剖析这些关系的,“内在逻辑关系”与作者采用的方式方法有没有因果关系。有些同学认为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方法是凭作者的好恶,可以“跟着感觉走”。这是不动脑筋的想法。下文的立足点正是透过现象分析其本质,并通过准确、周密的说明,让人们明确产生的原因,趋利避害,写作的方式就…  相似文献   

11.
论“两课”教学的六个基本范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创造“两课”教学的无限前景 ,必须建立对于理论的信心。马克思说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句话告诉我们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不仅应当尊重理性 ,而且能够做到以理服人。这无论对于“两课”教学 ,还是对于所有课程教学来说 ,都是如此。现在流行歌中有句歌词 ,“跟着感觉走 ,紧抓住梦的手”。其实这无论如何不是人的真实。人的真实是 ,无论有多少感觉…  相似文献   

12.
"活得太累"这句话,在部分同学中很是流行.在他们看来,应付考试很累,搞好师生关系很累,与朋友相处很累……于是,"跟着感觉走,活出潇洒来"成了一句时髦的口号.有些同学也因此而不知不觉地步人"潇洒"的误区:说脏话,发牢骚,抽烟,喝酒,旷课……考试不理想满不在乎地把手一挥,甩一甩头.其实,究竟什么是潇洒,他们未必真正明白.  相似文献   

13.
阅读原野的《月光·手帕》,需要读者。心存一份空灵,唯有空灵才会感受到其间的清纯。清纯是一种美丽,因为她来自。心灵。少许的不经意,少许的浮躁都会使其从你的眼皮底下溜走,从而失去一次美的愉悦。首先,文题富于诗意。“月光”和“手帕”是两种截然不同、毫无联系的事物,却又都是美的象征,作者把二者自然而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文章顿生诗意,同时也造成一个悬念。读者看到文题往往会产生疑问:“月光”和“手帕”怎么凑在一块了?他们究竟要告诉人们什么?待读完文章才会恍然大悟,作者叙写的不正是有关月光和手帕之间的一个美丽…  相似文献   

14.
选择     
某节数学课上,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选择题给大家做。一两个人说:“选A。”三四个人说:“选C。”大部分人说:“选B。”四五个人说:“选D。”“到底选哪个?”老师问。选“B”的声音最大,淹没了其他选择。选“A”和“C”的都“投降”了,只有选“D”的同学还不甘示弱:“D对!”这时,老师发了话:“选‘B’的同学请举手。”教室里举起的一双双手仿佛成了小树林,还有几只手在犹豫不决。有些同学不约而同地向四周看了看,见班上的许多数学尖子都举了手,自己也跟着举起了手。老师微笑着点点头。42“选D的同学请举手。”顿时,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都…  相似文献   

15.
留住纯真     
今晚,我读了一篇名为《月光手帕》的散文。文巾的那位小姑娘把一片月光误认为是手帕,弯下腰去拾。正是由于作者捕捉到了这么一个动人的画面,才写下了自己的感动——“我感伤于自己没有她那样空灵,走过去也不会弯下腰去。因为一双磨练得很俗的眼睛极易发现月光的破绽,也就失去了一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6.
【作文题目】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味过多少人生的百味,妈妈的一碗热汤,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花儿的芬芳,浩瀚书海的心香,“千里共婵娟”的情怀……带给我们许多感动。请以“的味道”为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试题解说】“味道”这个话题大家非常熟悉,不过想写好也并非易事。我们可以从两方面下功夫:一是从提示语入手,选择与众不同的“味道”。选择同样的观点,确定同样的主旨,有些作文给人的印象平平,有些作文却显得新颖别致,区别在于后者除了构思新颖、语言出彩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使用了充满灵气的材料。写作时,我们虽然可…  相似文献   

17.
“校长不是商人,也不是官人,校长就是校长。”这是全国师德教育先进个人、校长王振中说的一句话。他还说,校长跟着潮流走是一种错位,如果一个校长不能潜下心来搞教研,而是官不官、商不商,就会误人子弟。  相似文献   

18.
小熊有一条花手帕,香香的,真好闻。小白兔说:“小熊哥哥,让我闻闻你的花手帕,可以吗?”小熊说:“那还用问?不行呗!手帕是我的,不能随便闻。”小白兔讨了个没趣,低着头走了。  相似文献   

19.
<正> 我似乎没有多少必要来重新提出这个问题付诸讨论。盖因“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早已是众所周知的术语。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又被某些“精英”们作为“软科学”大加张扬,似乎一个社会的发展,经济基础的作用已被意识形态所取代,到了当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构架已经倾斜。于是,有些人就在意识形态上大做起文章来。诸如鼓吹“人的思想自由度”的问题,一切均“跟着感觉走”的问题,以及“国家的机构如何设置,如何活动,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要求,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人们的思想”等等。也有人无休止、无限度地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以建构社会对“意识”和“主体”已失去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手帕     
她是班上唯一系手帕的女孩子。她,说不上“貌若天仙”,却清甜淡雅,有着白皙的皮肤,乌黑的眼睛,披着一肩柔似纱的秀发,一阵清风飘过,在胸前那块飘舞的手帕的衬托下,她显得有一丝忧愁。她是全班最不爱说话的一位女生。大家叫她“雪”,因为没有人知道她从哪来,在大家眼里,她和那块洁白的手帕一样,有着雪一般的沉默与美丽。这一天的课间,她如同往常一样,在手帕的陪伴下,出神地望着窗外。这时———“雪,你的手帕真漂亮!”一个被同学称为“滑头”的男孩与她搭讪。无声。那个男孩又开腔了:“你的手帕可以给我看看吗?”说话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