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评论要积极地面对热点、正确地处理热点。作为一个评论员,要注意把握一些处理热点的规律性的东西。 一、评论不能回避热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里出现这样那样的热点是一个正常的规律。党报的评论担负着特殊的导向责任,面对热点,评论的态度应当是积极的、主动的,应当有大的作为。疏导一个热点,就是把党的工作和事业向前推进一步。特别是有些热点问题,时间跨度长,空间覆盖面广,应当成为党报评论关注的重点。比如,干群关系紧张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近几年,群众集体上访、围堵党政机关、报复基层干部等问题时有发生。干群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华东版》(以下简称《华东版》)创刊伊始在九版推出了两个署名评论专栏——“每周经济时评”和“东方七日谈”。一个以经济领域的热点、疑点、盲点为己任,一个偏重关注社会其  相似文献   

3.
评论要积极地面对热点、正确地处理热点。读者反映,现在,《河北日报》的评论有针对性、战斗性,旗帜鲜明,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尤其能体现党报的导向作用。作为一个评论员,我体会可能是因为我们初步摸到了一些处理热点的规律性的东西。 一、评论不能回避热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里出现这样那样的热点是一个正常的规律。党报的评论担负着特殊的导向责任。面对热点,评论的态  相似文献   

4.
“理论纵横”是解放军报理论部《学习与研究》专刊的一个思想理论评论专栏。从开栏到现在,已有多年历史,发表了一批佳作,受到了不少读的厚爱。近两年来,“理论纵横”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定位:既学习政论章旗帜鲜明、气势磅礴的长处,又避免呆板生硬;既吸收副刊杂字活泼、不拘一格的优点,又防止庞杂凌乱。侧重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以理论分析的深刻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见长,  相似文献   

5.
徐婉晴 《新闻世界》2014,(4):286-287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非常时期,热点事件因其传播快、受众广、影响大的特点,成为了舆论高度关注的焦点,舆论的非理性成分决定了舆论需要正确的引导。余姚“鞋哥”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闻评论通过事件发生后尊重民意的评论态度来稳定社会情绪,通过事件转折后引导民意的评论技巧去转化社会舆论,通过事件总结后反思民意的评论原则来深化社会认知。在此次热点事件中,新闻评论充分发挥了其积极、正确、及时、权威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评论未必要追“热点” 日常新闻评论,需要新闻报道来做评论对象。报社的评论编辑每天要做的功课,是在各个网站上浏览新闻,搜寻可以拿来评说一番的话题。如果没有比较出彩的新闻报道,就叹道:“今天的新闻太淡!”有时候,能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闻热点会在一段时间内接连出现,呈目不暇接之势,这种时候评论部的日子最好过了,话题丰富到写不过来,只嫌版面太少。由此,一些评论编辑顺理成章地形成了一种意识或下意识:新闻评论的价值是由新闻报道决定的;新闻是否“热”,决定了其评论价值的高低;似乎对热点新闻的评论就一定比非热点评论的价值要高。,这样的认识,导致了对新闻热点的简单依赖,而忽视了对评论的思想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河北日报“燕赵论坛”专栏发表的《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评论取得成功主要之点在于对社会热点处理较好,所以获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一、评论不能回避热点。干群关系紧张是一个敏感话题,新闻媒介偶有透露,也是持小心翼翼的态度,多是正面报道,报道处理的结果。作为党报,为了做到以正面宣传为主,这样处理无疑是正确的。“燕赵论坛”作为河北日报的言论专栏,以上这些原则都是要遵循的,但又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怎样体现主旋律的问题上有区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自身特点。党报的言论专栏决不能回避矛看…  相似文献   

8.
《新闻战线》2022,(13):14-17
<正>30多年来,《思想纵横》专栏密切关注思想动态、理论前沿、舆论热点,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关切、干部群众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解读、探讨,以鲜活文风努力让理论宣传贴近人们思想和工作实际。栏目文章突出思想性,在内容、表达、结构、话语等方面形成鲜明特点,有效引导思想舆论。同时,积极探索创新融媒时代理论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方式路径,多次创造理论文章“破圈”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市报人》2007,(8):24-25
3月5日,《嘉兴日报》推出“嘉兴时评”专栏和评论专版,引起了广大读者和网民的关注。为了让“嘉兴评论”真正成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振宇,嘉兴日报社副总编辑杨自强在嘉兴在线新闻网站的“嘉宾访谈”中,就进一步搞好“嘉兴评论”这个话题,与网民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互动交流。下面就是这次访谈的内容摘要。  相似文献   

10.
8月5日人民日报第九版登载了邓清柯同志在《思想纵横》专栏中写的思想杂谈,题目是《人到四十需“大修”》。这是一篇相当出色的思想评论,全6个自然段,共1400多字。作精心提炼,使之具有针对性、说理性、警示性、启迪性“四性”俱强的好稿。让我们看一看作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评论,就是要对某个事件或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对某种社会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对某个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这就要求写评论不仅要摆事实,更要讲透道理。讲透,是指要有一定深度,围绕着论题,紧紧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要害,像剥大葱一样,层层深入地分析论证。只有增强说理的透彻性,才能增强新闻评论的战斗性。 有人说,大块头的评论如报刊社论、编辑部文章,容易把道理讲透,而小言论不好讲出多深刻的道理,这话是没有根据的。人民日报的言论专栏“今日谈”,发表的言论长则四五百字,短则二三百字,可谓微型言论,但都能做到以事论理…  相似文献   

12.
报纸专栏评论的现状 2002年,《人民日报》曾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两大典型群众型评论专栏“人民论坛”和“今日谈”,发表专栏评论共197篇,其中“人民论坛”114篇,“今日谈”83篇。这仅是评论部编发的刊载在要闻版上的专栏评论文章,在经济版、社会版、法制版、军事版、国际版、体育版、文艺版等众多版面上还有不少的专业评论。  相似文献   

13.
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新闻背后未曾引起人们重视的,或由热点、焦点而衍生出题材之外的称之为“冰点”新闻。相对于“热点”新闻而言,“冰点”新闻的采写报道要求记者具有更敏锐的嗅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无新闻眼可抓的事件,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公众未来所关注的热点的“冰山一角”。可见,只要找准新闻的信息点,一次偶然的不经意的撞见或许会成为一则深度新闻的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14.
刘斌 《青年记者》2000,(4):28-28
新闻需要热点,新闻离不开热点。热点有两个特点。一是广泛的社会性。一件新闻只为少数人所关注,没有引起更多群众的反响,不能称为热点。当然,热点也不能简单地以一件新闻知道人数的多少而定。因此热点还有第二个特点,这就是它的“热”度。所谓热度,是指一件新闻,对广大群众来说,是他们颇感兴趣、迫切想知道的事件。  相似文献   

15.
关注“热点”是每一家媒体所孜孜以求的。换言之,正是对“热点”的大力关注,一张报纸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受众所注目。比如《华商报》,这张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报纸,由于接连刊发了“夫妻在家看黄碟”、“麻旦旦处女嫖娼案”等颇具影响的稿件,并引发了有关公权与私权等热点话题的讨论,一时间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16.
关注热点,在热点中充分挖掘新闻,这是新闻采编活动中的常理,这些热点是新闻信息资源的富矿。但应该看到,新闻无处不在。信息和新闻的“冷”与“热”是相对而言,可以在变化中相互转化。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和建设新农村的现实活动中,关注热点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冷信息”和“冷新闻”的存在、挖掘及策划报道。  相似文献   

17.
首发在2011年5月26日《人民日报·观点版(14版)》,由人民日报社评论部集体写作的新闻评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一篇针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呼吁政府关注和倾听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新闻评论,其观点准确清晰,导向鲜明有力,思想深刻,洞察力强,在议题设置积极作为、论证方式力求创新、语言清新直自口语化等方面尤为突出.值得新闻评论工作者学习和借鉴。议题设置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18.
赵辉 《青年记者》2020,(11):50-51
报纸舆论导向的作用,首先体现在评论的导向上;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种喉舌作用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方式是评论.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好评论是报纸吸引读者的“卖点”,特色评论专栏更是报纸安身立命的“利器”.如何让评论的旗帜树起来、影响大起来?本文将从提升评论的价值、品质和表达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冰点时评》看时评写作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嘉  梁伟 《新闻记者》2003,(11):12-1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话来形容眼下的时评专栏,可谓再贴切不过了。大小报纸纷纷开辟以“时评”为名的评论专栏。其中办得较为出色、影响较大的包括:《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文汇报》的《文汇时评》、《南方周末》的《方舟时评》等。这些时评栏目深受欢迎,一改以往新闻评论少有读者问津的局面,从而发挥了新闻评论在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应有的威力。如果要探讨这股时评热潮,我们就无法绕开《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专栏。《冰点时评》是这股时评热潮的开先河者,后来许多报纸的时评专栏大都以之为模本,从栏目…  相似文献   

20.
新闻性专栏作为媒体的“眼睛”和“窗口”,是媒体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媒体费尽心思开设新闻性专栏,记编辑挖空心思采编新闻性专栏稿件,紧贴时代脉搏,透析热点焦点问题,见别人所未见。识别人所未识,弘扬正气,针砭时弊。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担负特殊职能的军队媒体,纷纷开设新闻性专栏,成为军队媒体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