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晓霞 《军事记者》2002,(8):42-42,41
作为一名文字编辑,在编辑部组稿、编稿时间长了。读稿子多了,我发现来稿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工作性、总结性的稿子多;荣誉性、表扬性的稿子多;季节性、应景性的稿子多。不仅如此,而且大多缺情而少味,多了些呆板、冗长、单调.少了些生动、活泼、明快。  相似文献   

2.
来信简复     
问:有人说,为了使稿子不失时效,应该在新闻事件发生前就把稿子写好,这样行吗?(5105部队李向辉)答:如果把这样的稿子寄出去发表,最好在标题后面标上“小说”二字,免得国稿件失实而作检讨。问:我爱写些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可有人说,报道员搞创作会对报道工作有影响,是这样吗?(5487部队王满刚)答:一个人精力有限,与其搞新闻与搞创作兼顾,不如集中精力搞好一项——当然,分清主次业余,两项也许会互相促进。问:搞新闻的是不是只能读与新闻有关的书?(84879部队郭柏松)答:搞新闻的应是多面手,多面手应当博览群书,但多…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采访实践中,对于如何写好一篇合格的新闻稿件,我有以下几点感受:多读。“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关键,闲暇时多读些好的作品充实自己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作者的知识经验和感受,多读多看报纸及杂志上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4.
在军事工作报道中,不少读反映“老一套”的稿子多,有新鲜感和对读有吸引力的稿子少,通讯员也普遍反映部队工作报道出新难。这里,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军事工作报道的“出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报社编辑部组稿、编稿、值班,时间长了,读稿子多了,我发现来稿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开始,我以为这是本地方的现象,与同行交流后,才知道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新闻来稿中的“三多三少”现象表现为:第一是工作性、总结性的稿子多,深度报道少。工作性的稿子突出表现在年初,比如“经济建设开门红”,“国企改革早准备”,“农村工作早安排”,“计划生育早计划”,“下岗职工早培训”等等。而总结性的稿子则突出表现在年中和年终,如“税收任务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农业生产丰收在望”,“经济建设花繁果硕”,“招商引资硕…  相似文献   

6.
谈老师读书     
我赞成老师多读些书。老师都很忙,这个我知道,但是还得挤出时间来多读些书。教学必需的参考书当然要读,但是不要限于这个范围,别的书也要读;教理科的,要读些文科的书;教文科的,要读些理科的书;似乎跟学校里的课目不相干的书,也要读。知道的东西多了,教学才能左右逢源,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大有好处。读书有了心得体会,随手写下来是个好习惯。写下来,其实就是把心得体会整理一遍:原来还有点儿模糊的,写了下来,就变  相似文献   

7.
新闻要“新”,这没有什么异议,而且许多人能做到。新闻要“深”,这也没有什么异议,但许多人却难以做到。很多新闻单位都有这种情况:有的同志很勤奋,哪里有新闻就扑向哪里,一年下来写稿发稿上百篇,可年底评好稿时,却拿不出一条像样的稿子。而有的同志写稿不多,却写一篇成一篇,有如扔重磅炸弹似的,作品的影响很大。为什么会这样?道理明摆着:你的稿子浮光掠影,除了现象还是现象,干巴巴,如碗里的水,瞧一眼就见底了,没有波浪,没有深度,不值得琢磨。而人家的稿子,有事实,更有思想,读一遍觉新鲜,读两遍受启发,读三遍四遍…  相似文献   

8.
读者之声     
河南省方城县农业银行李国盈:初学新闻写作时,尽管手勤,但由于缺乏写稿经验,投出的稿子大多石沉大海。我到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老通讯”那里请教。他建议我以后要多读些有关新闻理论方面的书籍。我订了《新闻与写作》杂志,此刊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理论通俗易懂,尤为重要的是:此刊每期都用大量的篇幅,刊登一些作者的典型经验和写作  相似文献   

9.
写出感情来     
文章贵乎情。不仅文学作品如此,新闻作品亦如此。新闻作品如何写出感情来? 首先要敢于写情。清代学者袁枚在《读诗品》中说过:“作者情生文,读者文生情。”一篇文章能否抓住读者,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否用真挚强烈的感情影响读者,从而激人共鸣。但也有的同志认为:新闻并非文学,以客观实在为好;还有的同志认为:写情易形成卿卿我我的情调,会影响先进人物形象。这两种顾虑实无必要。前者把写情同新闻的真实性对立起来,很无道理。现实中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新闻作品中如果不去反映和表现这种感情,写出的稿子,就会干干巴巴,一  相似文献   

10.
刘蕾 《中国出版》2012,(13):51-53
2006年年初,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商晓娜的几篇青春文学的稿子。说实话,今天我已经记不起她写了些什么故事,但是从那些故事里散发出的灵动的文学感觉和透明的青春气息却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我记得在那些青春文学的稿子里夹杂着几篇描写低年级小学生的故事,粗粗一读,我立刻被那些故事和故事中的小孩吸引了。感觉他们与我以往的阅读经验里的故事都不太一样,我说不清楚有哪些不一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我初开始学写报道时,还能隔三插五地常写些稿子。但是过了近一年的时间,不知为什么,反而觉得新闻稿越来越难写了,往往十天半月写不出一两篇稿子,觉得写一篇稿子很费心思,很累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今后应该怎么办? 湖北驻军某部 杨兆峰  相似文献   

12.
9月9日,我与分社同行夏儒阁合作采写的通讯《浦东在加速——邓小平南巡以后看浦东》被总社播出.,第2天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上海市长黄菊等领导同志表扬了这篇稿件,一些新闻抖前辈称此稿”有新意,有深度”,许多相识的同行和读者也纷纷来电,有的说“这篇稿子发得很及时”,有的说“稿子很好读”,有的说“看了这篇通讯,好象到了一次浦东……”读者满意,我们总算松了一口气。说句真话,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们一直没有轻松过。因为,八十年代看广东,九十年代看浦东。浦东,太需要报道,太需要好报道了。而作为记者,我们一直没有拿出比较理想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谢顾问:我搞报道已有4个年头了,虽被军内外报刊采用过一些稿子,可都是些“小不点”,甚至只是三言两语的简讯。有人劝我写些“大块头”,我也想写几篇一鸣惊人之作,可就是写不出来。为什么我就不能写出“大块头”的稿件?54951部队别培海别培海同志:作为一个已有4年采写史的老通讯员,想写出点有分量稿子,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一定要明白,有分量的一鸣惊人的稿子不一定非是“大块头”不可,有些“豆腐块”新闻同样也很有分量,同样受读者欢迎。你注意到每年被评上奖的好新闻了吗?它们不少是几百字的短新闻。能写出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14.
写新闻稿的同志大都有这样的感受:一篇稿子寄出去之后,总盼着能够早日发表;一旦稿子见了报,高兴得甚至跳起来。就在这时候,有一件事一定不要忘记去做,那就是把底稿翻出来,同见报稿对照一下,看编辑是如何给改的,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改。通过对照,将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先看标題有没有改动。一篇新闻作品的题目很重要,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能把题命好,将会有力地吸引人们去读。我常常为命不好题目而发愁。有的稿子尽管已经邮走,但题目仍不称心。然而稿子发表之后,看到编辑给改的题目,不由暗暗  相似文献   

15.
采访她已有一个多月。我迟迟不敢下笔,担心把她写得走了样子。我扪心自问:相识的时间不长,我了解她么? 文如其人。我潜下心去读她的作品。我试图从作品中认识她。于是,我把简妮在解放军报当记者两年多写的120多篇消息、通讯、专访全部读了一遍。当然不是初次读她的作品。记得1985年6月第一次看到署名简妮的报道,便被那形象别致的写法、清新流畅的语言所吸引。那是一篇报道参加“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的部队代表和长城饭店青年服务员座谈的消息,导语写道:“一只空荡荡的右袖筒,  相似文献   

16.
现在有相当一些稿子在内容上是见物不见人的,在语言和形式上是平淡的。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思想认识上的两个错位有关:一是把新闻与工作等同起来,认为新闻报道就是工作报道;二是把工作报道与汇报,总结等同起来。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在稿子上工作过程写得多,而作为新闻主体的人不见了;工作总结式的稿子多,读者喜  相似文献   

17.
人常说:“天涯何处无芳草”。我们通讯员却经常为采摘不到芳草而苦恼。我通过总结几年采写新闻报道的实践,有一点粗浅的体会,即花香来自泥土情,题材寓于群众中。我开始搞新闻报道时,总是“走马看花”,要么找某个单位的干部谈一阵了事,要么找一些简报、报表抄一抄,便写成稿子发走了。这些稿子,尽管自己写法上想翻新,但不能如愿,因为都是些“死”的题材。所以,我的新闻稿总显得轻飘飘的,无感人的魅力,最后命中率很低。在此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我的稿子总是写得干巴巴的呢? 当时我在一个县委搞通讯工作,认为自己多写多登点稿子,能在通讯员中树立“威信”,组织別人写稿腰杆硬,实际上也就是要表现个人。因此,写作中不怎么考虑宣传的实效和群众的爱好,把报道写得花梢离奇,词藻引人。甚至把我读过的古文和外国作品中的一些陈旧辞句也硬拉进去,以充门面,严重地脫离  相似文献   

19.
1987年夏,我在新兵连当新兵,常利用业余时间给报刊、电台写些稿子,不过都是些小小的“豆腐块”。我暗自下决心要写点大点的稿子,把身旁的好人好事更好地宣传出去。就在这年秋季,我们团政治处按上级要求搞了一个民意测验;“咱团哪位干部最可亲”,结果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杂志》2004,23(5):55-55
与一些朋友约书评,回复问道:能不能批评?我也知道,有锋芒的文章,喜欢的人多。批评文章读来痛快,学友相聚时还是不错的谈资。但是,现时的出版状况是平庸的读物多,值得一读的少。对于大多数想读点书的人,当务之急是从近乎泛滥的出版物中找出些可读的作品,而这正是书评栏目最想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