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一九四九年三月一日,中共河南省委在当时的省会开封市成立,李雪峰兼书记,张玺任副书记。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二日,中共中央决定建立华中局(后改为中南局),河南省委归华中局领导。五月三十日,中共中央批准,张玺、刘杰、杨一辰、吴芝圃、陈再道、毕占云为河南省委常委,书记张玺,副书记刘杰,组织部长杨一辰、副部长赵文甫,宣传部长刘杰(兼)、副部长岳明。在中共河南省委的领导下,河南日报于一九四九年六月一日创刊。回忆河南日报的编辑生活,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省委领导同志对河南日报的关心、支持和  相似文献   

4.
采访徐志摩的儿子:一面之缘,平等而视 我相遇的第一位"名人之后"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1997年3月,徐积锴携女儿女婿从美国归来,将2000多平方米的徐志摩故居数处房产赠送给故乡,请当地政府开辟为名人文化陈列馆.我得知,徐积锴十几年间曾经三回故乡,三访父亲故居,对老家有着很深的情意牵挂.于是,在以事件新闻的形式报道后,我打算作一次面对面的采访,再写一则人物专访报道.然而,我得知当地电视台为采录"潮乡名流"节目约请采访,却遭拒绝.  相似文献   

5.
已故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逝世已有5载,但我和他从相识到他成名的情景,历历在目。虽说人生苦短,但是,如今陈景润的遗物已经永远地陈列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和历史上所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一样,将永垂史册;因此,他又是不朽的。这是陈景润生前万万想不到的。这也启示人们,无论干哪一行,只要为国争光,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我和陈景润相识在十年动乱中回想当年我不由自主地为他奔走呼吁,实在是出于我同情“文革”中科学家的遭遇的原因。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春日,我作为新华社的一名科学记…  相似文献   

6.
我第一次听到李政道教授的名字,是在40多年前的一个早晨。那时,我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那天早晨,我刚走进新华社编辑部就感到气氛异常活跃。编辑们一面兴奋地阅读刚刚收到的外国通讯社的电讯稿,一面兴奋地谈论着什么叫“宇称守恒”,什么叫“宇称不守恒”。李政道和杨振宁教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推翻“宇称守恒定律”的讯息,就这样迅速地传遍了全世界。“李政道和杨振宁是谁?他们是怎样做出了这惊人的发现?还有吴健雄教授,他们这些华裔科学家何时才能来中国谈谈他们的治学经验,他们的甘苦,他们的追求,他们的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我正在昆明。后来在《华商报》负责的刘思慕、萨空了、高天诸位老师,当时也都在昆明。他们都是我先认识,后来在香港中国新闻学院当老师的。我认识刘思慕老师是在桂林沦陷前夕。当时我随前华商报总编辑胡仲持逃亡到昭平,住在广西日报社。在我们路经平乐时,就同刘思慕老师住在一起。虽然是在逃亡途中,刘思慕老师和广西日报总编辑莫迺群仍编印号外,把战争情况及时地报道给读者。他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有消息报道,印度尼西亚人民对已故总统苏加诺的缅怀与日俱增,不禁使我想起了这位当年在亚非团结和不结盟运动中的风云人物,想起了跟随他采访的那些不平静的岁月和情景。  相似文献   

9.
十六年前,我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度过的两年战地生活,使我受到生动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对嗜杀成性又外强中干的美国侵略者的本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是在美帝国主义者的战火烧到我国鸭绿江边的时候入朝的。当时,敌人的飞机十分猖獗,有时飞得擦树头而过,不仅白天轰炸扫射,晚上还不断丢照明弹,企图找我们的车队和其他目的物轰炸扫射。刚入朝时,我们住的是深山下面的大洞。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洞。两丈高一丈五尺宽的高高的半圆形水泥顶,象大建筑物的甬道,象北京故宫的午门。白天,外面是一片金黄耀眼的太阳,是一望无际的晴空,而里面,却是黑洞洞深邃莫测的幽境。进去以后,在每一个用粗糙木板隔成的房子里,都亮着一、两支淡淡的烛光。我们就在这样的灯光下写稿。当时正是冬天,由于洞很长、很深,地板下面还有哗哗的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我正在昆明。后来在《华商报》负责的刘思慕、萨空了、高天诸位老师,当时也都在昆明。他们都是我先认识,后来在香港中国新闻学院当老师的。我认识刘思慕老师是在桂林沦陷前夕。当时我随前华商报总编辑胡仲持逃亡到昭平,住在广西日报社。在我们路经平乐时,就同刘思慕老师住在一起。虽然是在逃亡途中,刘思慕老师和广西日报总编辑莫迺群仍编印号外,把战争情况及时地报道给读者。他们这种忠于新闻事业职责的行动,使我很感动。桂林失陷后,仲持老师隐居到八步乡下。我辗转流浪到昆明,见到了刘思慕老师,有他照顾,住在高天老师给我的一席之地,才免了露宿  相似文献   

11.
本刊从本辑起设《难忘的新闻生活》专栏。这个专栏是《印象深刻的一次采访》专栏的继续,内容将扩大至编采各个方面,除一次采访外,一个版面的编排、一个专栏的设置、一篇评论的产生甚至一条标题的制作,凡有史料价值,有可供借鉴的编采经验,均在刊登之列。《印象深刻的一次采访》专栏,在广大新老新闻工作者的支持下,刊出了一批文章,并已出版了一本单行本。我们希望《难忘的新闻生活》专栏能得到更多的支持,为读者提供更多珍贵的新闻史料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代表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先生的签名贺信,对我们<海外e线通>栏目成功制作播出系列片<走进联合国>表示祝贺.这对于一个省级电视台的栏目来说是很难得的,作为这一系列片的主创人员之一,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海外e线通>是河北电视台唯一一档介绍海外文化、知识的节目.<走进联合国>是其2004年重点推出的系列片,节目策划、实施、完成共计十个多月的时间.其间,我承担了前期采访、摄像、撰稿、后期编辑等工作.回顾这一系列片制作完成的前前后后,对路易斯·弗雷谢特常务副秘书长的独家采访最为难忘(她是联合国历史上首位常务副秘书长,职位仅低于科菲·安南),这个采访机会的取得花费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我干新闻工作已有34个春秋,不说采访中的甜酸苦辣,就说遇到的险情也不少,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忘,可有几次采访中遇到的危险情景,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至今难以抹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记者,多年来在采访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经历中,我受到的教诲是难忘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对祖国、对事业的热忱,不仅对我的人生观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净化了我的灵魂。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有句名言:“仪器、设备都是人造的,只要有了人,就可以创造一切。”在改革开放、举国立志搞四个现代化的今天,科技专家们的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摆在我们宣传工作者面前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深入地了解和研究科技专家,把他们之中先进人物的高尚情操和献身精神,真实生动地告诉读者,让广大群众了解他们,尊  相似文献   

15.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是一个优秀军事记者的必须具备的品德。有了它,才能赢得前线指战员的信赖,才能写出有着真情实感的准确、鲜明、生动的战报道……这是一位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报道的记者在战场上写的日记中的一段,它说出了许多参战记者战地采写的共同体验,也可以说是大家在血与火的熔炼中创造的共同财富。 1979年2月17日凌晨,当我边防部队自卫还击的炮火开始猛烈轰击的时候,一些年轻记者的心情与许多待命出击的战士一样,兴奋、紧张而略有不安。第一次置身于敌我相接,生死搏斗的战场,枪  相似文献   

16.
随着澳门回归的日益临近,祖国内地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澳门。他们渴望了解澳门,认识澳门,一睹它的风采。作为内地媒体理应担当起这一职责,把宣传澳门,沟通澳门与内地的交流提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前不久,我们前往澳门进行了采访,取得了一些感性认识,获得了一些理性思考。我们深感宣传澳门一定要遵循“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体现本色,把握特殊,从而为澳门的顺利回归和社会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报道内容要体现本色,公正客观 澳门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澳门回归是继香港之后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里程碑。但由于内地与澳门长期隔绝,对澳门一无所知的大有人在,即便是对澳门有所了解的人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解。因此,作为一名记者,就有责任澄清事实,把一个公正客观的澳门展现在国人面前。 在内地人眼里,澳门是一个治安较差,赌黄泛滥的边陲小城。在去澳门之前,我们的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对澳门的理解更是模糊不清。受传闻的影响,我们对它也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家人也一再交代要谨慎行  相似文献   

17.
《立报》是抗日战争之前在上海风行一时的一张小型报纸,从1935年9月20日创刊,到1937年11月25日因上海沦为“孤岛”而被迫停刊,前后只发行两年零两个多月的时间。历史虽不长,但它的声誉却盛极一时。直到今天,新闻界中从当时过来的人,谈起《立报》来,觉得它确实办得不错,在办报的方针、报业管理、编辑采访、推销发行等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由于《立报》积极鼓吹抗日救国,要求民主、进步,使得这张“小报中的大报”能够盛行一时。它的销数在“八·一三”淞沪抗战时曾高达20万份,超过了当时的《申报》和《新闻报》。  相似文献   

18.
芦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我们梦寐以求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当时我正在河南大学读文史系,谁也不愿再过“读死书,读书死”的日子,便离开学校,参加抗日救亡的工作。我是学文的,手里的武器,只有一只笔。我决心从事新闻工作,为抗日宣传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恰好当时郑州创办了一份《大刚报》,公开招聘编辑记者,我便前往报名投考。总编辑刘人熙看看我发表过的一些作品,和我交谈了一下对抗战的看法,便录用我到编辑部工作。我先做内勤,  相似文献   

19.
今年五月初,我把围困沁源通讯集《没有人民的世界》编完后,有机会重返沁源这个三十五年前我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回想沁源人民在对敌围困二年半时期迎着豕突狼奔、腥风血雨的日子,至今仍历历在目。艰苦的生活和战争的危险,对新闻记者是一个极为严重的考验。正如当时敌后根据地人们常说的,既要过好生活关,又要过好生死关。我开始做战地记者,是一九三九年在华北《新华日报》做特派记者的时候。一九四二年十月二十一日,敌人“扫荡”太岳区一开始,我先随二一二旅转到外线,参加了芦家庄伏击  相似文献   

20.
雷明德 《中国广播》2009,(12):59-59
在我3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每当我看到书房墙上挂的自己采访著名作家路遥的那张珍贵照片,当年的难忘情景就像过电影似的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