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论点击     
新闻波现象“新闻波”现象是由重大新闻事件引发的新闻报道密集、各种媒体密切关注、能引起广大受众高度兴趣与激烈反应(评价)的链锁式系列热点新闻报道,每个系列热点新闻报道都与前一波新闻事件有着具体关联而又独立形成一轮又一轮新闻报道高潮的新闻现象。这种新闻现象符合事物发展和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就具体事件来看是相对独立的,但从整体来看,又是相互关联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群体。新闻波现象是现代新闻传播中的主流现象,并有逐步成为现在新闻报道中普遍现象的趋势。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1、大事件冲击产生的新闻事件新闻…  相似文献   

2.
新论点击     
~~新论点击@邵薇  相似文献   

3.
新论点击     
  相似文献   

4.
新论点击     
把握事件走势关注民众舆情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的“改进突发事件报道研讨会”上发言指出: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水平,首先要使新闻报道符合党和政府对突发事件性质的基本判断和处置应对的基本策略;其次要完整理解新闻报道所承担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及时播报事件真相及发展进程;及时播报党和政府处置、回应突发事件的方针、举措和措施;通过及时有选择地传播专业权威知识,帮助公众正确理解事件的性质及学会恰当应对;根据民众的心理状况,及时引导民众心理情绪和行为;及时澄清广泛流传的具有危害性的谣…  相似文献   

5.
新论点击     
专门化报纸展示竞争优势王眉撰文指出,近几年来,一批专门化报纸,如《经济观察报》、《体坛周报》、《环球时报》、《计算机世界》等,独辟蹊径,跻身综合性报纸占据主导地位的报业市场,获得了很大成功。究其原因,一是专门化报纸不是在已经饱和的综合性报纸市场挤市场,而是转向“专而精”模式,以异质化取胜,即与其它报纸的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彼此难以互相替代。二是由于不可替代性造成的专门化报纸的价格弹性较小,即报纸定价对发行量和广告额的影响较小,即使它的售价高于综合报纸,读者还是不会改变购买行为。三是发行和广告易达到平衡,赢利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论点击     
报业集团创新需要解决的10个问题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陆炳炎撰文说:在当前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联系媒体的实际,我们认为,报业集团改革创新需要解决十个问题。 一、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运作方式:事业单位与企业化经营: 三、领导体制:集团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新论点击     
《新闻实践》2009,(10):80-80
资源整合: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一道难题 除了内容同质化问题,资源整合过程中还会出现媒介之间的体制不相融(如党报与其子报子刊、网站的体制不同)、文化不相融(媒介管理及人际关系等有差异)、人员不适应(观念跟不上、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不适应、工作流程不适应)等问题,甚至还会因为现有媒介规制的原因,遇到来自上层管理机构的阻力,使媒介的资源整合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8.
新论点击     
网络媒介带来新闻表现形式的变革利用多元手段构筑多重或全新的表现形式1、与网络新技术携手丰富表现功能技术工具的融合大大拓展了传统媒体的新闻表现形式,使过去受形式制约的某些新闻内容,可以放开手脚展示自己的深广度。2、聚合强势拓展报道新领域将不同领域的强势资源聚合形成新的表现方式,从新的视角切入现代传播领域。如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从奥林匹克到万里长城“的大型传播活动。“明示“观点的新闻表现手法渐成风气一是在访谈和对话式的新闻形式中,记者较多地参与讨论,阐发自己的观点。二是在体验式报道中自诉事实。三是对新闻进行评点,发表个人看法,评点一般是集纳若干条新闻信息,逐一下一个“个人化“评语。通过梳理与整合信息形成个性化表现形式以独特的观点、独特的组合、独特的角度去梳理和整合信息,是报纸与网络信息竞争的积极措施。通过图片或文字传播的信息高度整合,以扩展和延伸信息内涵,增强表现主题的合力。(《新闻爱好者》2001.3)WTO:与我国传播业究竟有多大关系﹖“世贸“涉及三种贸易,其中两种与传播业有关1994年建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其主要的游戏规则的文件,是1986年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果,“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两项列入其中。这...  相似文献   

9.
新论点击     
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探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一、突出报纸“阶级斗争工具”的作用;二、强调报纸的宣传、鼓动、组织的作用;三、强调报纸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职能;四、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一、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性;二、突出报纸稳定大局的作用;三、强调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新闻思想:一、历史继承性;二、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闻导向;三、强调对外宣传的重要性;四、强调对新媒体的利用。(据《新闻与传播研…  相似文献   

10.
新论点击     
都市类报纸发展进入拐点区都市类报纸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拐点区”,即进入到必须实现经营战略和操作手段巨大转型的临界点,最突出的两个趋势性要求是:1、“微利+规模化”盈利模式:建立在资源合理配置基础上的规模化,以局部领域、局部地区、局部环节上的规模化集中强势形成“薄利多销”的竞争优势。2、“智力集成型”盈利模式:建立在智力主导基础上的广告资源的优化配置服务或广告营销的全环节有机整合。(摘自《广告人》)新闻写作的神秀、骨秀、句秀“神秀”指主题突出,切合时宜。写一篇消息、言论要讲神秀,这类文体…  相似文献   

11.
新论点击     
价格战在传媒竞争中效用递减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十余项受众与传播市场的调查显示,我国传播领域受众需求正呈三大趋势: 价格的杠杆效用将日益递减。价格战是传播产品大众化进程的必经阶段。但是,随着媒介产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传媒价格战的“支出一收效比”将呈效益递减趋势,竞争将朝更高阶段发展。 受众定位的主流化。社会核心人群将成为传媒新一轮竞争中竞相争夺的受众群。社会核心人群一般指最具社会行动能力、拥有较多“消费话语权”、“知识话语权”、“时尚话语权”、“管理话语权”的人。媒体只有力争成为这些人所倚…  相似文献   

12.
新论点击     
“三贴近”与新闻传媒的积极传播董岩撰文指出,“三贴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体现,也是新闻规律的具体要求。传播信息是新闻传媒的重要责任,实现“三贴近”就是要进行积极传播。积极传播包含着真实客观、迅速及时、导向准确3个含义。科学高效的信息传播机制、畅通有序的主流传播渠道、清醒负责任的“喉舌”,是进行积极传播、实现“三贴近”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建立与政府的快速反应机制相适应、相配合的新闻传媒信息传播机制,是传媒进行积极传播的制度保证。在寻常日子,它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前进发展提供取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和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新论点击     
  相似文献   

14.
新论点击     
新闻研究与新闻专业期刊的变化趋势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中国记者》杂志总编陆小华日前撰文,认为新闻研究与新闻专业期刊将呈现出十大变化趋势:一、新的变革阶段来临,不仅要求理论支持,更要求对策支持,迫切要求新闻研究由分立型向综合型发展,由概念型向对策型发展,由业务型向产品型发展,由理论型向战略型发展;微观领域将更专业化,宏观层面将更综合化。二、人事管理模式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三、新闻专业期刊的结构调整与市场细分化将加速,更多期刊将因主办单位的判断与意愿,或因市场因素而转型,将出现新型新闻专业期…  相似文献   

15.
新论点击     
  相似文献   

16.
新论点击     
用“三改进”落实“三贴近”湖南日报副总编王利亚撰文指出:当前,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应当从改进新闻宣传的内容、形式及采访作风三个方面来入手。首先,以内容改进落实“贴近实际”,在保证正确导向的基础上,从信息量、服务性、解惑释疑的力度、舆论监督四个方面加大改进力度。其次,以形式改进落实“贴近生活”,采用关注式、进行式、目击式、解读式、预测式、点评式等,以更具时代感、更新颖的报道形式来适应新的要求。第三,以作风改进落实“贴近群众”,从群众生活中找题目,走进群众写群众关心的事情,用群众的语言写给群众…  相似文献   

17.
新论点击     
报纸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报纸竞争的主要策略2、更加注重视觉效果和形象化表达手段3、报纸新闻专题化趋势进一步加强4、全国性大报形成全国版与地方版配套格局5、为社会人群搭建表达与沟通的平台6、个别大城市,可能出现“早晚报”(据《新闻知识》2002.2)2002年电视多频道市场趋势首先是政府管制的一些政策性变化,就全球范围而言,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融合是一个趋势,就管制而言,美国FCC以电信和广电融合的管理模式成为典范,亚洲乃至一些欧洲国家都在考虑效仿,以统一管理而协调电视、电信和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论点击     
《新闻实践》2009,(5):80-80
新媒体与金融危机夹击下的传统报业生存之道;媒体融合:报业集团资源整合的方向;新闻定制距赚钱只有一小步;制播分离,真正爱你不容易;中国报纸网络版“钱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9.
新论点击     
言论宣传如何入脑入心要使言论入目、入脑、入心,应从三个方面着力:1、注重政论性,表新闻未达之意。抓住当前的中心工作,针对当地百姓关注的事情展开评论,做到政论性和新闻性相融合。2、选题立论大局着眼,“小处”落笔。善于从政策、方针的贯彻过程中洞察矛盾的新苗头,或针对不断出现的思想疑点,适时提出“小”论题;善于从人们关心、领导关注之点着手提炼“小”题目。3、具有地方特色,适合百姓口味。内容上贴近地方实际,形式上坚持不拘一格,文风上力求生动活泼。(摘自《新闻战线》2002年第7期)新闻写作不一定都是“用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20.
新论点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