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内报业市场形势分析与经济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鹏 《当代传播》2000,(2):9-12
1999年初,笔者曾在《新闻三昧》杂志发表过一篇8000字的报业经济述评,《中国记者》杂志在其增刊中作了转载,题目是《中国报业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用春秋战国时代来概括报业市场现实,严格地讲,可能并木很恰当,但这是当时我对国内媒介市场的一个总体感觉与认识。一年过去了,形势的发展与演变业已证明,报刊业的市场格局越来越烽烟四起,颇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思,当然,这是建立在以党报为主体核心基础上的繁荣与发展的基础上的,总趋势是进步与上升的。中国的报刊业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它不能以经济利益为最高目标,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昆 《新闻前哨》2000,(5):19-20
一、武汉报业市场的容量究竟有多大 武汉市的报业市场究竟有多大,新兴的都市报纸究竟有多大的生存空间,是每一个报人、每一个新闻研究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各位报社领导在决定其经营方略和业务政策时,早已将其纳入了综合考量的范畴。要把握武汉的报业市场,关键是分析武汉市的人口结构。由于没有进行过严格意义上的市场调查,我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数据,从常理上进行推断。 根据《武汉年鉴》1999年版提供的资料,截止1998年末,武汉市常住总人口为731.79万,其中城区人口498. 07万,郊区(包括原三县)人口 2…  相似文献   

3.
报业竞争——鏖战在长江一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张涛 《新闻前哨》2005,(9):32-33
由于“财富”示范效应的影响,报业市场新的进入者不断涌现,不断地侵蚀着市场领先者原有的市场份额。作为市场的领先者,绝不能固步自封,而应不断研究市场动态,以变应变,灵活机动地制定市场应对策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增强危机意识,保持高度的备战状态综观当前报业市场,其变化不可谓  相似文献   

5.
刘祥玖 《传媒观察》2002,(11):25-27
报业成都模式:竞争趋同 中国市场报的趋同化历程是从都市报开始的。成都既是中国都市报的发韧地,也是中国报业趋同化竞争源头。1995年初,《华西都市报》成功开创都市报模式后,1995年8月开始,《成都商报》确定了“综合性市民生活报”定位,对《华西都市报》进行直接摹仿和追踪跟进,从而引发成都报业第一轮趋同化竞争。同时也标志  相似文献   

6.
如今的中国报业广告市场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扑朔迷离。感觉良好的市场,却在逆向下滑;颇具危机的市场。又出人意料地好。人们将眼前传统报业广告经营的滑坡,归罪于新媒体的崛起和其对传统报业广告市场的分流,而又很少有人拿得出新媒体大幅赢利对传统报纸广告冲击的足够证据。  相似文献   

7.
党报如何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新闻工作提供了动力和宽松的环境,也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活跃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使报社的广告经营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大大增强了报社的经济实力。可以说,现在是建国以来新闻工作的最好时期。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新形势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党报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新闻事业迅速发展,各种媒体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党报不仅受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挑战,而且受到行业报、专业报和各种类型小报的挑战。面…  相似文献   

8.
数字报纸大势所趋,各种新技术也层出不穷,但其形式多千篇一律,少有耳目一新者。就在不久前,我在一次数字报纸技术研讨会上遇到了北京数码美迪公司的总经理金荣先生,他向我演示了一套别样的数字报纸技术,吸引了我的目光。  相似文献   

9.
曹鹏 《新闻记者》2006,(5):42-44
近来在报业会议与论坛活动中,“2005年全国报业经济走势出现一个明显的拐点”成为一个焦点话题.尤其是广告研究专家不约而同发出警告,而各地报纸的广告经营者也纷纷传来“预亏”或“利空”信号,兼之与此同时网络与新媒体快速崛起,同为传播媒介而此消彼长,“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更给报业前景笼罩上一个沉重的阴影。  相似文献   

10.
刘爽  丁柏铨 《新闻界》2000,(2):21-23
世纪末南京的报业大战 ,是报纸媒介以降低报价为发端而进行的有着广泛内容的竞争价格 ,在商品竞争中是个极为敏感的因素 ,在特殊商品———报纸———的竞争中 ,同样如此。正是它 ,引发了世纪末南京的报业大战。此次大战源于1999年5月《江苏商报》改版 ,以零售价2角推向市场。这份4开16版的报纸 ,在短短4个月内发行量由原来的5000份剧增至14万份 ,6个月后开始盈利。紧随其后 ,同年9月1日 ,原《人民日报·市场报·江南版》正式更名为《江南时报》 ,对开8版 ,售价也是2角。然而 ,这个江苏报业界的最低价很快就被新华社江…  相似文献   

11.
崔斌 《新闻知识》2004,(3):14-15
近3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报业生产到底在生产什么?不稿清楚这个问题,就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进而也不会知晓我们经营一个媒体,一张报纸将使用怎样的市场策略。当然,我是站在一个经营的身份来认识传媒的,是把传媒业当作社会大生产中的一个链条,当成—个产业来认知的。我1997年进入人民日报社开始从事报纸广告经营,2001年参与创办京华时报,2002年参与创办北京现代商报,2003年参与改造了上海的青年报。其中经营上成功的报纸有,失败的也有,正是基于对一张新办报纸的多方位认识,使我开始能够比较清晰地认识报业生产的本质以及在此基础上认识新办报纸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仅仅在十多年前,市场之于传媒的作用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传媒业者来说还是一种另类的学术概念;仅仅在五六年前,我们的理论家们还在那里审慎地探讨“市场”这个概念该不该引入或在多大程度上引入新闻传播领域的务虚型问题,而在今天,几乎每一个传媒中人都在关心和议论媒介如何在激烈竞争的传播市场上抢滩占位、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操作性问题了。 事实上,近20年来,我国报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单一报种时期”,这一时期,不但报业现模小,而且从品种上看几乎清一色地都是机关报;继而是改革…  相似文献   

14.
我国报业经济这一概念是1992年由中国报协提出的。我国的资本市场的主要交易场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在1992年挂牌。经过8年的各自发展,报业与资本市场开始了互相渗透,这是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报业涉足资本市场能否使报业扩张驶入快车道?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截至1999年底,我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有1995种,分属约1200家报社和报业集团,其中日报约有900家,每日下午出版发行的晚报约120家。由于现代报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都市化的产物,我国报纸的读者主要集中在城区。有调查表明,我国农…  相似文献   

15.
邢瑞 《青年记者》2006,(19):15-16
正可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在一些晚报变身转型的同时,又有一家新的晚报诞生了并加入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  相似文献   

16.
17.
赵金祥 《新闻界》2000,(5):51-51
假如只花一元钱想买一叠报纸,请到南京去;假如清晨就想见到当日的晚报,请到南京去;假如想提前一天一睹周末版或是证券版风采,还是请到南京去……南京带着六朝古都浓郁的历史气息,在信息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报业竞争中又散发出一种新的芬芳。   徜徉在南京街头,报摊报亭比比皆是。在新街口附近,几名卖报女叫卖声此起彼伏,堪称一景。在市区新华书店附近,时近傍晚,一卖报女在高声叫卖:买晚报送快报。掏钱又买了一份,钱付了,报拿了,意欲探个买一送一的原委,卖报女回答得干脆:不要就还给我。   快报多少钱一份 ?两毛。花两…  相似文献   

18.
汪幼海 《新闻记者》2006,(12):32-33
报业赖以生存发展最基本的市场资源是读者资源,报业要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必须要获得读者的认可。满足读者需求。因此,报业战略首要问题就是研究目标市场的受众需求,在市场活动中,以读者需求为第一信号,根据自己的目标读者群把握来确定办报方针,设置版面,选择内容产品。  相似文献   

19.
《新闻知识》2003,(6):56-56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