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评文体是一种比较灵活的体裁,包括议论体、叙述体、褒贬体、书信体、对话体等。从以往书评创作的实践中,可以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以下分别举例作一些说明。 (一) 根据图书的内容而作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论述的书评,是一种议论体的书评。采用议论文的形式,往往围绕被评图书的内容或主旨展开论述。这种书评大多是对学术性论著的评论。老一辈编辑出版家赵家璧同志的《编辑忆旧》一书,是他在30年代从事进步编辑出版工作的同忆录,它以良友图书公司为半径扩展成一个面,描绘出当时进步出版事业的概貌。著名编辑家罗竹风同志曾经为这本书写过一篇书评,题为《读〈编辑忆旧〉》(《杂家与编辑》),称它是一部“书的报告文学”,“是一部有血有肉的特殊创作”。罗老是站在文化出版史的高度去评论这本书的。  相似文献   

2.
1.8月上旬,由《中国出版》、《新闻出版报》、《博览群书》、《文汇读书周报》、《读者导报》、《新书周报》、《出版研究》、《编辑之友》、《编辑学刊》刊登各出版社参评书目,同时刊登统一选票。选票由读者填写后,直接寄北京阜成门北大街17号中国出版杂志社(务必注明“金钥匙”奖图书评选办公室收,邮编100037),选票截止日期9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2.按得票多少,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图书60种,优胜奖图书100种。 3.参加投票的读者按选中图书的多少,评选“读者奖”。选中一、二、三等奖书共50本以上者为一等  相似文献   

3.
《出版文化史论》(以下简称《史论》)是章宏伟新近结集出版的出版史论文集,分上下两编,上编研究中国古代出版史,下编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出版活动。 本书虽然是单篇论文的结集,却有统一的构思和体例,并不使人感到零散杂乱。例如:上编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两宋出版业的四篇考述,都包括社会概况、图书政策、图书形态或形制、编校活动、出版物、图书贸易等方面的内容(隋唐五代和两宋增加“刻书事业”),已涵盖构成出版活动的编辑、复制、发行三要素,颇符合现代比较公认的出版定义。上编还有《论毛晋》、《中国古代编辑发展历程》和《雕版印刷术起源问题》三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明、清出版业和古代出版技术的发展概况。读者从上编收入的七篇论文中,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出版业的发展全貌,上编也可以说是一部简明扼要的中国古代出版史。  相似文献   

4.
需要,《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为:“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这里所说的“需要”,是指读者对优秀、健康图书的欲望或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社的“市场观念”经历了“生产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三个阶段的变化。最初,出版社传统的经营思想是以生产为中心,市场观念的口号是“发行我出版的图书”。随着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图书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时扩大销售、推销图书成了出版社的主要任务,市场观念的口号随之变为“让更多的读者购买我出版的图书”。之后,我国图书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同类图书的竞争日益加剧,满足读者需要成了出版社的经营指导思想,市场营销观念随之产生,口号成了“出版读者需要的图书”。综观近几年来发行量较大的图书,不论是《哈佛女孩刘亦婷》,还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包括人们说是完全靠“炒作”而发行500万册的《学习的革命》也都建立在人们“需要”的基础上。再看几十年长销不败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更是因为人们的“需要”,才使它们“永葆青春”。可见,“读者的需要”是图书能否畅销、能否销出去而不积压的关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编出读者需要或者非常需要的书呢?一、编辑要“专”不要“杂”这...  相似文献   

5.
读者是出版编辑工作活动的对象,作为一名出版编辑,时时刻刻要有读者意识,考虑读者的需求。本文试图以接受美学的理论,从学术、理论的角度论述出版编辑工作中强化读者意识的重要性。 一 出版编辑工作是以构建文化工程、传输精神产品为己任,不断奉献给读者以大量的科学文化信息,满足读者求知、求乐等方面的需求。但是一部图书“不是一座自言自语地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像一部乐谱的总谱,时刻等待着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不断变化的反响。只有阅读活动才能将作品从死的语言材料中拯救出来并赋予它现实的生命。”(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一部乐谱不是音乐,而只是一些死的符号,只有通过演奏活动,它才能变成音乐。一部电影在与观众发生关系之前,也只不过是一堆正片胶片。就一部图书而言,也是如此,在未经读者阅读之前,只不过是一叠印着铅  相似文献   

6.
华纳Faith出版公司正为其新出版的畅销书《你现在最好 的 生 活 》(Your BestLife Now)雀跃,因为该书登上《纽约时报》建议或自学类图书排行榜首位,此外,还在《出版商周刊》12月6日期荣登第二位,仅次于《America》(TheBook)一书。出版公司宣布,该书已经印刷100万册。 著名牧师乔尔·奥斯汀在此书中鼓励读者,要善于挖掘自身的力量和才智,走出一条成功之路。他在全美图书巡回宣传中,创下了观众的人数记录。奥斯汀的大作创下一百万册的好记录  相似文献   

7.
陶膺 《出版史料》2003,(3):62-62
1949年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出版了苏联学者米哈伊洛夫著《在苏联地图上》一书,同时苏联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英文版。不久,天下出版社(在北京东城草厂胡同)根据英文版译成中文出版(书名为《苏联地理》),印过5000册。1952年9月间,天下出版社因将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于是把该社若干种图书以“现时读者似还需要”为理由,写信给人民出版社要求转移版权,希望继续印行。《苏联地理》(即《在苏联地图上》),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四川出版集团一批重点图书出版。 由巴蜀书社承担的国家“八五”重点图书——《藏外道书》已经出齐。此书第二批(21~36册)现已出版。至此,巴蜀书社承担的这一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9.
国家出版局版本图书馆1980年编的《古籍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汇集了建国以来古籍整理出版的丰硕成果,是一部比较全面的检索工具书。但有些问题还值得商榷。先从收录书籍的原则来看,《目录》出版说明四说:“本目录是一个资料性书目,所以对书的内容不予考虑……。”作为资料性书目,果真可以对思想性不予考虑吗?《目录》收录了不少十年动乱时期评法批儒的图书,大都是以理论小组名义编写的。严格地说,这些书都是影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毒草,不是什么古籍整理的成果。版本图书馆为了全面反映出版的书籍,收录这些书也是有必要的,但必须在书名前加特殊标记,或在出版说明中加以说明(最好在提要中加以说明,以供人们鉴别)。再从分类和著录来看。综合类中有“版本·藏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古书编目中要著录一书的版本,它是著录一部书的版本情况记录,是表示一部书的制造和出版情况的。要准确地反映一部书的版本特征,以便于读者区别图书和了解图书。有许多古书,往往因版本不同,内容有很大的差异,而使用价值也就有所不同。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读者往往需要参考特定的版本。如著名的《水经注》、《齐民要术》、《农政垒书》、《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等古代科技书,都有不同的版本。在目录中记载版本,不仅可以区别不同的版本,而且可以满足读者对特定版本的需求。版本的特征主要从出版年、出版地、出版者和版本类别的异同来区分。因而,版本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我国编撰有关出版专业方面的图书不下百种,新近又出版一部大型综合性辞书——《中国出版百科全书》。这部书编撰了十年,参与编撰的专家作者达400人,他们大都是出版界与理论界的知名学者。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的大百科全书74卷中,有一卷为新闻出版卷。这部书虽洋洋大观,也是史无前例的,但在这册分卷中出版部分只占全书的一半。由于篇幅的限制,出版与编辑、印刷、发行多种  相似文献   

12.
图书编辑工作本身至今虽然没有独立创建学科——图书编辑学,但是,在图书编辑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却有许多学科逐步形成。我在这里作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1.校雠学校雠原指校勘书籍中文字、篇卷的错误,古称“校雠”,今称“校勘”或“校对”,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汉代刘向(公元前77~前6年)在《别录》中说:“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校雠学有广狭二义,前面所说的校对书  相似文献   

13.
本栏是读者提供直抒胸臆的园地,读者在这里可以对惊呼上当、误人子弟乃至粗制滥造、瞎编滥印的图书严厉批评,秉笔直书。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发动群众,利用舆论,监督出版。本期发表的5篇批评《投稿指南》(江红辉、严汛、王里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的文章,分别来自全国各地,这倒很能说明《投稿指南》的“影响”,确实为一些读者所视为“最不喜欢的书”。我们希望这样的书能少些,再少些,也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将继续强化这个专栏,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4.
索尔·斯坦是美国斯坦——戴公司的总裁,他曾写过六部小说。他在一九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出版的美国《出版商周刊》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如何使一般图书出版业有利可图》。“一般图书”的英文名词是“trade book”,即指在书店公开出售、盈利的一般图书,既不包括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专业图书,也不包括政府出版物,所以有时在中文中译成“贸易书”或“商业书”。  相似文献   

15.
1986年度图书“金钥匙”奖评选说明一、为了促进图书出版工作的繁荣,不断提高图书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出版界与读者的联系,《博览群书》、《编辑之友》、《书林》、《杂家》、《编辑学刊》和《文汇读书周报》决定联合发起“1986年度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二、本评奖活动于每年第一季度开始,由参加活动的出版社提出上一年度的初版优秀图书书目,读者可自由投票推荐其中的若干本,作为进一步评选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郑逸梅 《出版史料》2004,(2):126-128
国学扶轮社出版的几种书清末民初,上海有个出版机构国学扶轮社,是吴兴王均卿,和绍兴沈知方等人主持的。出版了好多的书,有《列朝诗集》,五十六册。《清文汇》,一百零一册。《文科大词典》,十二册。《古今说部丛书》,六十册。《明朝四十家小说》,八册。《适园丛书》十六种。《香艳丛书》,八十册。扶轮社自己没有印刷部及发行部,便归中国图书公司和记代为印刷发行。后来中国图书公司和记并人商务印书馆,许多出版物,都由商务印书馆经售了。  相似文献   

17.
去年图书出版总数上升到13.8万种,印数达到73亿册。图书中内容质量平庸、重复出版和编校差错等问题,还比较普遍。然而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去年重印书继续增长,它与新书出版的比率也在增大,大致重印率为46%。这说明图书出版的文化积累价值在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图书出版已经出现一大批精品,引人注目。应该说,出版精品图书已是相当多数出版社的出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出版社从实施精品图书出版战略中,团结与壮大了作者队伍,锻炼并造就了一批编辑、出版人才,从而取得两个效益的丰收。最终必然是出版社的社会形象与读者信誉得到提高。出版社的信誉与形象就是从自己出版的图书(尤其是精品图书)中逐步形成并树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庄葳 《编辑之友》1997,(1):56-56
我国有好几百家出版社,每家出版社又有不步编辑.成千上万的书籍就经由他们的手发稿出版。他们为读者出版了各式各样的书.可是我们却很步看到直接为编辑写作的书。最近.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编辑出版规划教材”中的《编辑应用写作》(吴添汉编著)一书,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19.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作文真说》一书,于2001年1月上市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读者的欢迎。初版5000册半个多月就告罄,后又连续加印三次,半年内印数已达2万册,在波澜不惊的图书市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作文真说》作为一本20万字单本的作文书,在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的作文图书中可说是很不起眼,尤其是与那些十几本、几十本一套的丛书、系列书相比,似乎更势单力薄,难以匹敌。这本书在出版前后,也未作任何炒作,未投入任何广告费用。那么,这本悄然上架的小书是靠什么得到读者青睐的呢?又是靠什么取得这样不俗的市场业绩的呢?图书本身的质量、图书的适销对路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但从编辑的角度来说,仍然有许多值得总结和思考的东西。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回顾这本书从选题构想到包装、营销的全过程,自己最深的体会是:策划应该贯穿于图书出版的全过程。也就是说,为了取得图书的终端效益,为了尽可能地扩大市场的覆盖率,编辑的策划应该  相似文献   

20.
一、为了促进图书出版工作的繁荣,不断提高图书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出版界与读者的联系,《编辑之友》、《博览群书》、《书林》、《编辑学刊》、《文汇读书周报》、《书讯报》、《出版研究》、《中州书林》8家报刊,决定在“1986年度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继续举办“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二、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办法:从1988年5月份起,分别在上述报刊上刊登统一选票(同时刊登各出版社推荐书目),由读者填写后,直接邮寄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北路11号《编辑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