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的探讨,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的突出特点、本质内涵,重点关注其对解决大学生农民工(1)角色转变的借鉴意义。联系"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将农村发展与大学生农民工角色转变结合起来,建立起双向的良性互动通道,从源头上消灭大学生农民工的新生机制。提出大学生农民工本身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现代乡建运动应当具有"民本精神",为他们角色转化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进城不仅意味着时间上的断续,同时也发生着生活场域的继替,不同时空情境对农民工有着深刻的影响。基于农民工时空情境的变换,将“进城前-进城后”、“乡村-城市”之相应情境纳入分析范畴,有助于与农民工主体进行视角互易,进而深刻理解其日常生活实践,深化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农民市民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受侵正由“显”到“隐”,维权形象和能力不容乐观,其维权方式的失效同城乡移动所带来的“权益共同体”的中断密切相关。乡民在乡村受到乡村“权益共同体”的保护,走入城市意味着乡村“权益共同体”的失效,而城市又没有为其提供相应的维权方式对接,从而造成维权效果低下。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地方性权益空间建设为基础,以国家法律法规等体制为依据,以新生代农民工人大代表和权益领袖为主体,通过“事件化”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建设社会诚信空间,最终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4.
从生存伦理与道德主体的视角看,拥有同一身体的农民与农民工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农村与城市这两种不同日常生活世界中遵循着不同的行动逻辑与道德准则。政治、生活、社会、道德是一个人身份的构型纬度,一旦离开对农民身份有着系统性约定的乡村场域,传统型农民不再拥有农民身份;大众传媒惯用的农民工话语也是一个消解农民的过程。农民工身份是都市社会底层的一种新型社交类型,在此社交类型中农民工的道德主体有着原生型、再生型、次生型三种构型。激活作为"农民"的"农民工"内心深处认同的、与社会公德相契合的生存伦理的引领力,比抽象的"人的城镇化"对社会公德的建构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还是农民工,不同的认识以及由此建构的不同社会治理方式对未来都市与乡村的道德构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在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凸显。作为发挥着工作母机、主阵地和具体实施者功能的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学校教育在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我国应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优势与功能。通过制定完善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安置方案、利用学校优势发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作用、关注就读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等举措来履行自己的社会教育责任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他们有着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强的城市梦,但是在他们城市化的途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城市还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他们游离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通过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从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工自身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作家们关注农民工生活,写出了大量农民工题材作品的同时,也出现了模式化的创作倾向,如农民工形象的模式化、小说情节的模式化和作家视角的模式化。这些模式化的创作倾向,阻碍了作家对农民工进城复杂性的深入探讨,限制了该类题材小说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农民工题材叙事作品中,书写一个个特殊的空间可以很好地呈现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形象及其所负载的不同价值属性和文化寓意。在公共空间叙事下,展现了农民工群体在异质文化空间中的艰辛,他们痛苦而又执着地坚守传统文化价值,以此反拨城市现代文明。象征空间叙事将乡村的诗意伦理价值杂糅到城市工具价值的复杂中,试图重构价值伦理体系,从而化作当下农民工普遍存在的精神焦虑情结。  相似文献   

9.
当一个人为别人活着的时候,他真的很累。他不得不每时每刻地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言论和看法,不停地改变自己去迎合别人,对此,我有着深深的体会。一度在班上过于关注自己的形象,关注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殊不知,自己真的很无知。  相似文献   

10.
乡村教师形象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动态名片,对于乡村教育师资的引进与保留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当前乡村教师形象发展进行审视,发现当前乡村教师形象呈现出"神圣化"与"污名化"对立、"坚守"与"逃离"反差、"荣誉"与"落后"悖逆等形象症结,整体形象不佳。分析缘由,教师本体性价值的迷失、乡村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谐、网络媒介叙事惯习的偏误是问题形成的诱因。据此,研究提出应以归正乡村教师形象建构的价值取向为逻辑起点,基于生态发展观协调构建乡村教育体系为解决动力,以规制媒介叙事偏好为条件保障,以期建立具有真实稳固、积极正向、和谐统一特征的新时代乡村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教育与培训现实境况的边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农民工现象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农民工问题也成了众多学者倾情探讨、研究的对象,无论是教育界还是农民工自身,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对农民工教育问题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还尚未到位,因此,尽管农民工教育与培训对国家与民工个体都非常重要,却无法回避遭遇边缘化这一事实,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农民工教育与培训现实境况的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催生了农民工这一群体,他们以“外来者”的姿态走进城市社会,从而引发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背后凸显的是我国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适应过程。长久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相互对立,随着农民工进城两种文化之间出现了冲突,并在交融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为此,通过从城乡文化间的调适的视角出发,对农民工的文化特质和形象做出分析,试图重新认识农民工这一群体,从而为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这一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催生了农民工这一群体,他们以"外来者"的姿态走进城市社会,从而引发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背后凸显的是我国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适应过程。长久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相互对立,随着农民工进城两种文化之间出现了冲突,并在交融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为此,通过从城乡文化间的调适的视角出发,对农民工的文化特质和形象做出分析,试图重新认识农民工这一群体,从而为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这一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的乡村女性形象受到媒介的普遍关注。印刷语境中的乡村女性形象突出了人们对伦理价值的重新思考,声像语境中的乡村女性形象突出了时代感和娱乐性。两种媒介不约而同的采用了"俯视"的角度和有倾向性的性别视角,未能摆脱"刻板印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关注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关注农民工如何才能更好地立足城市、融入城市的问题。然而,城镇化的实践表明:农民工现如今依然游离在城镇与乡村之间,尽管他们的身份有的发生变化,但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与行为举止等依然与城市存在较大的社会距离。从文化方面切入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农民工要融入城市,文化涵化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农民工个体而言,文化塑造着个体人格;对农民工群体而言,文化起到引导、规范、价值整合的作用。因此,从政策和制度层面给农民工以保障,从文化、教育等方面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融相生,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6.
在铺天盖地的农民工题材小说创作的潮流中,如何才能在"农民工进城"这一固定的叙述模式中发现新的角度,将城乡冲突中农民工复杂的精神世界坦露在读者面前,是每一位关注底层的优秀作家都要面对的问题。《镇长的弟弟》没有从惯常的由乡村到城市的正面路径出发,而是独辟蹊  相似文献   

17.
我国广大的乡村依然处于封闭状态,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经过城市文明的熏陶以及打工生涯的锤炼,在对城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的能力、素质和修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增长了自己的人力资本。返乡农民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成功培育新型农民最有效的人力资源库。他们的返乡有助于把城市文明输入到乡村,必将给当前乡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带来一次较大洗礼,同时也有助于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短视频赢得高关注度,奇形异状的身体展演引来非议,却也是他们借以突破困境、向上发展的技艺。在身体景观的创造中,新的空间秩序被建构起来。新生代农民工对短视频社区的空间建构存在以下问题:身体生产过于猎奇;文化资本缺失;固化乃至污名化农民工形象。新生代农民工需要提升自我技术特别是数字媒介技术,掌握微观叙事技巧,自觉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并融合地方、乡村文化资源,完成网络亚文化资本向社会文化经济资本转换。  相似文献   

19.
饶艳 《时代教育》2009,(7):9-10
农民工是活跃在城镇和乡村中最积极、最能干、最可敬的新生力量,他们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已经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与农村繁荣和文明进步密不可分。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加快提高青年农民工思想文化素质,既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0.
乡村女教师群体是扎根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教育韧性。建国以来,一大批教育电影关注乡村女教师的生存生活状态,通过艺术的手法塑造了立体丰富的乡村女教师形象。研究发现,影像记忆中的乡村女教师在师德师风、职业劳动、角色地位等维度有其突出表征和多元体现;教育电影在对乡村女教师形象塑造中表现出映射社会价值倾向、记录时代演变烙印、揭示社会教育动力的路向旨趣;但教育电影中乡村女教师形象的塑造具有同质性,未能整体呈现出乡村教育文化变迁,在乡村教育振兴大背景下,应该适度增加反映乡村女教师形象的教育电影数量,深度描写乡村女教师在乡村社会中的角色,精度凸显乡村女教师在性别上的独特价值,审慎评析乡村女教师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