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向、刘歆父子长期的图书工作实践,造就了他们在校勘学和目录学方面的成就.他们在图书工作上的实践创新,至今值得图书工作者学习与借鉴.为此,作者愿与同仁一起探讨刘氏父子在图书校勘和编目方面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我国前刘向时期的文献整理以对法、律、令等法律档案的整理最为成熟。分析前刘向时期法律档案的整理可知,刘向的校雠学义例和刘歆的分类编目方式渊源有自,刘氏父子的图书整理乃是在融汇前人档案整理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并且也源自档案整理。  相似文献   

3.
刘向、刘歆是西汉著名的编辑家,他们奉诏对当时全国的图书进行了编辑整理。刘氏父子等在校书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校勘程序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刘氏父子在校书时编定的《别录》、《七略》奠定了古代图书目录编辑的基本框架,他们整理群书的经验和《别录》、《七略》对后世书籍的校勘、目录的体例和分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第一次对我国图书进行大规模校理,"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汉书艺文志》),这就是刘向所作的叙录。这些叙录存于今者虽仅见于《战国策》、《孙卿新书》等数篇,但这是我们研究校勘史、目录史乃至书籍制度史的宝贵资料。刘氏这些叙录是按一定格式写成的,在交待  相似文献   

5.
王斌 《兰台世界》2012,(35):119-120
本文通过多个角度,完整地介绍了刘向、刘歆父子档案文献整理编纂的活动,再现了他们在当今档案文献管理方面的卓越成就,这对研究我国图书馆史以及文献管理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图书典籍的活动,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影响重大,但它的一些局限性也给后世目录学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简述刘向、刘歆父子的两部题解目录、分类目录(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的概况。  相似文献   

8.
刘歆(约公元前53——公元23年) 三代先秦的古籍,除晋朝以后陆续出土的竹书外,梁启超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说:“凡刘歆所不见而数百年后忽又出现,万无此理。”“歆父刘向为大经师,歆自己学问亦很渊博,《汉书·艺文志》即根据他的底稿。在学问上,我们应当敬礼。”在中国文化史上,刘向、刘歆是父子交辉的大编  相似文献   

9.
汉代学者对文献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通过介绍刘向、刘歆父子和班固、郑玄整理典籍的功绩,说明了汉代学者在著书立说,以整理校注古籍为己任的同时,开创了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等一套整理文献的方法,为中国文献学的形式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七略》、《别录》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主持校书活动的重要成果,历来学者对二目多有研究,但是对于二目的编撰者和成书先后问题仍莫衷一是,本文从二目编撰过程和分类继承的角度考辨《别录》成书当在《七略》之后。  相似文献   

11.
刘向、刘歆父子编写的《别录》、《七略》代表了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的程序和方法,二者从分类方法、编目体例、校勘程序等方面对我国古典文献进行详细的分类、整理,并开创了古典目录学之先河。  相似文献   

12.
序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民族。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留传下来的古籍图书,其数量之多浩如烟海,其内容之丰富更是包罗万象。因而目录版本之学随之而兴。自西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奉诏校理经传、诸子、诗赋,  相似文献   

13.
目录学,亦称版本目录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两汉刘向、刘歆父子首创《别录》《七略》以来,作为一个学科,虽然久行不衰,但直至清人章学诚的《校雠通义》问世,始奠定了我国传统目录学的理论基础。及至现代的更科学的图书目录学创立以来,传统目录学在研究浩若烟海的古籍中,仍不失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儒家的重经史诗文独轻小说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目录学存在着一个  相似文献   

14.
东南清 《档案》2008,(3):37-39
一、前言 档案文献编纂学是档案学的分支学科。中国素有编纂档案文献的传统,也在理论上进行了不少探讨,但古代学者往往把它与目录学、校勘学和历史编纂学等熔为一炉加以阐述和研究。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述而不作”、“子不语怪力乱神”、“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和“多闻阙疑”等思想原则,汊代文献目录学家刘向、刘歆父子校勘整理文献典籍时采用的广罗异本、鉴别异同、辨别真伪、删除重复、条理篇章、校勘脱简、写定正本、定著目次、编写叙录等项工作程序和方法,对档案文献编纂理论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汉代易学家对文献学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占筮用书,其《易传》是一部充满丰富哲理的古代哲学著作。汉代易学家在对《周易》的诠释中,形成了汉代的易学文献体系,对文献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该文就汉代易学文献的发展及刘向父子、班固、郑玄在文献学方面的贡献略作阐述。  相似文献   

16.
刘向校雠、编纂汉代皇家藏书近二十年,先秦乃至西汉的图书绝大多数都经过了刘向的整理才得以流传到今天。经过刘氏父子等人的编校工作,改变了之前图书单篇流传、没有定名、不署作者姓名、不分章节等散乱杂芜的状态,使汉以前的大量文献形成了书籍定本,开启了图书的定本传播时代。刘向编纂图书并形成定本对保存我国优秀典籍以及文化的继承和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刘向的校雠、编纂活动不仅为后世图书的编纂形成体例范式,为图书广泛流布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汉朝大一统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余嘉锡、姚名达、王重民等关于古典"目录"名义的研究进行回顾与辨析,认为所论均难以成立。以刘向"书录"为切入点,对"目录"一词进行新的解读,认为"目录"是"录目"也就是记录、抄录"目"而来,"录目"由动词而为名词即为"目录",具体又包括记录、抄录一书之"目"与群书之"目"两种情况;"书录"与"目录"均可简称为"录";在刘向、刘歆父子及班固的时代,"书录"与"目录"不可等同。  相似文献   

18.
《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志目录,是东汉班固在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编撰的《七略》基础上增删修改而成的。关于《汉志》收录文献情况,该志篇末称:"大凡书,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其中涉及到"家"的概念和数量,本文拟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19.
杜穗 《图书馆论坛》1999,(1):92-93,35
本文论述了西汉刘向父子进行的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书籍校理工作。扼要介绍了刘向父子校书的历史背景 ;刘向父子校书的主要方法 ;这些校书方法奠定了校勘学基础 ,并由此创立了中国古代目录学。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1980,(1)
☆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是刘向、刘歆父子所编的《七略》。☆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是1905年成立的湖南图书馆。☆我国出版最早的图书馆学著作是1909年王国维所译《世界图书馆小史》,孙毓修在教育杂志上发表的《图书馆》长篇专著。☆我国最早的图书馆刊物是1916年浙江公立图书馆创办的年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