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言论是新闻评论园地里一朵灿烂的小花。它是报纸感应生活的神经,既不同于一般学作品样式,也不同于新闻品种的消息或通讯。论证道理,无须过多的旁征博引;形象描绘,只需简练的几笔勾勒。无论是叙事的记述,还是形象的穿插,都需要精练的概括。写作小言论,应从三方面着力于“小”。  相似文献   

2.
曾建华 《军事记者》2004,(11):72-72
盼上稿的日子笔耕不辍。“不管好不好,一天写三稿;不管上不上,一天投三遍”“初生牛犊”的我敢于品尝“消息、通讯、言论……”组成的“新闻大餐”。盼上稿的日子过得充实。白天出外采访,奔波于训练场上,汗一把泥一把穿梭于战友之间,让所有的故事在心底跳动。寂静的夜晚不顾疲劳,秉烛夜战,让写作的喜悦随着笔尖的墨水一起流淌。  相似文献   

3.
陈植源 《新闻知识》2001,(10):38-39
和其它言论体裁相比,小言论更注重新闻由头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这么说,没有新闻由头的小言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言论。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言论新闻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小言论一种常用的立论方法。有了恰当的新闻由头,议论可以缘事而发,顺理成章;反之,缺乏新闻由头的小言论,不仅议论容易空泛,而且分析说理也容易简单生硬,令人难以信服。一新闻由头,实质上是新闻事实的反映和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实都可以成为小言论的由头。那么,什么样的新闻事实才能成为小言论的由头呢依笔者所见,能成为小言论由头的新闻事实大致有以…  相似文献   

4.
言论是报纸上常见的体裁。言论的样式,除了社论、评论员章之外,更多的是杂感、随笔、小品等。言论的特点在于观点鲜明、表现灵活,读后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人们把言论比喻为一张报纸的眼睛,是说好的言论,能传达出报纸的神采和灵魂。由此来看,言论写作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一篇成功的言论虽有多方面成功的因素,但即时、激情、理趣这三却显得更为紧要。  相似文献   

5.
学会写言论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有着举灯引路、扶正驱邪、答疑解惑、活跃版面等许多特殊功效。一张报纸,有了言论,似乎就添了分量,长了精神。我们通讯员既要学会写新闻,也要学会写言论。言论稿写得好,对增强新闻敏感、提高思想、逻辑以及文字水平都大有裨益。40多年来,我一直孜孜不倦倾心言论写作,先后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大大小小言论稿近千篇,获奖22篇,对如何写言论也积累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和其它言论体裁相比,小言论更注重新闻由头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这么说,没有新闻由头的小言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言论,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言论新闻性的重要体,也是小言论一种常用的立论方法,圾了恰当的新闻由头,议论可以缘事而发,顺理成章,反之缺乏新闻由头的小言论,不仅议论容易空,而且分析说理也容易简单生硬,令人难以信服。  相似文献   

7.
言论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在报纸版面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报纸的旗帜。由于言论不同于一般的新闻、通讯等文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即针砭时弊,扶正祛邪,激励精神,明辨是非,鼎新革故。因此,言论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的独特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引导作用。有的言论采用正面说理、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读者认清什么是真善美,  相似文献   

8.
在报纸走向市场之后,我国报纸评论的写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受众意识的增强,新闻评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了,过去常见的空话、套话连篇的官样文章逐渐销声匿迹。在言论的实用性、可读性大大改善的同时,它在形式上也不断开拓创新,这些都是令人可喜的变化。但另一方面,在媒介市场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报纸言论总体上弱化的现象,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 言论写作亮点:“三新” 不管怎样,一年一度的湖北新  相似文献   

9.
新闻言论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新人新事、批评错误思想、打击歪风邪气、弘扬新风正气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写小言论,首先要了解它的特性表现,其次要把握它的写作要求,再次要掌握它的选题原则。  相似文献   

10.
李北宏 《新闻记者》2005,(12):39-40
时下,言论越来越被各类报刊所重视。在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环境下,言论以小见大,或激浊扬清。或鸣锣开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言论的写作和编发也从一个侧面又反映办报、办刊者的认识水平和引领读者能力的高低,故要求采编人员有撰写言论的本领是报刊社老总的共识。《上海教育》杂志自2001年从原来的专业类期刊转为新闻类期刊,成为国内第一本教育新闻期刊。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采编人员以写言论的形式直接介入报道本身是采编人员岗位成才的好途径:言论能够提升期刊的思想深度和厚度,是增强期刊在市场上竞争力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仇学平 《军事记者》2009,(11):71-72
小言论,也叫微型评论,是报纸上用得最多的一种言论体裁,发稿频率也较高。因此,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应当把学会写小言论作为重要的一课。  相似文献   

12.
于为苍 《新闻界》2005,(1):110-111
消息中的细节是指那些来源于新闻事实中的具有新闻典型意义的细小情节,记者常常通过对细小情节的特写性描绘,使新闻对象栩栩如生,逼真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最佳的新闻写作包括一整套技巧,它们使事实、概念、思想、感情的发布变得平易流畅,水到渠成。”消息写作使用目击式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消息的现场感和真实性,提升消息的新闻价值,凸显消息的主题内涵,同时也折射记者的新闻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13.
党报改革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即要坚持党报的性质,坚持正确导向,把握大局的原则,又要强化党报新闻宣传的读者观念,努力实践“三满意”,长期以来,一些传统形式已经演变成系列套式,我们很多采编人员难以从这些套式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如会议报道的套式,经济活动报道的套式,各个时期报道的套式等,这些大大小小的套式抹杀了事物的新闻性和特殊性,而新颖性和特殊性恰恰是新闻的生命,因此,作为党报报人,我们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办报理念,把改革新闻写作形式作为报纸改革的切入点,突破传统新闻写作方式,思维方式,倡导新闻写作创新。  相似文献   

14.
得知我写的言论《警惕“窝里斗”这种腐败》获得1 999年度陕西新闻一等奖之后 ,我十分激动、但并不觉得意外 ,激动的是 ,这篇地方特色比较突出的言论能获得省级新闻而且是一等奖 ,不觉意外的是 ,只有我知道为这篇言论 ,我以及报社的领导们付出了怎样的心血。话得从 1 999年 3月底召开的咸阳市第三次党代会说起。必须说明的是 ,我并没参加这次党代会的采访 ,但也没有人要求我为党代会写什么命题文章 ,更没有人在写作时给我定诸如应该写这不应该写那的条条框框 ,真要那样 ,文章也许就不是现在这样的面目。可以说 ,《窝里斗》一文完全是一次无…  相似文献   

15.
跳跃式行法,亦称间奏式,断裂式行法,原本是散,特别是诗词写作的常用方法,它最早被国外的新闻界广泛应用于新闻写作,取阳了显的效果。如今,我国一些新闻工作也注意使用这种手法,一批行活泼、语言精简、篇幅短小、信息量大的新闻作品屡见报端。  相似文献   

16.
黎明洁 《新闻知识》2004,(11):40-41
五、运用叙述学研究新闻写作的意义 l、有助于克服传统新闻写作研究“越位”和“跛足”的倾向新闻写作研究现状至今不能令人满意。新闻写作研究的出路何在?我认为首要解决的是研究重点必须回落到新闻本本身,解决研究对象不明确的问题。就研究对象来说,传统新闻写作研究普遍存在“越位”的倾向。毫无疑问,好的报道通常要采访、写作、编辑三方综合考虑协同行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报道”所涵盖的范围。但就新闻写作研究来说,把“写作”研究扩大为“报道”研究不仅妨碍对本学科内容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军事记者》2006年第3期发表张永红的文章《探析否定式新闻》。 文章说,有一种新闻不时出现在媒体上,尽管它也是以目击的形式出现的,但它选择的不是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而是没有发生的。“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作为新闻事实,它又确确实实是已经存在了的。这些新闻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用否定的角度比肯定的角度更适合表达新闻事实的典型性,也决定了否定式写法在新闻写作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导语的历史 综观世界新闻写作史,新闻导语和新闻导语理论的产生均源于美国。 最早,世界各国报纸上的新闻作品都是编年史式的,就是从新闻事实发生讲起,新闻事实结果作为新闻结尾,根本就没有新闻导语这一结构部分,给读者阅读带来很大不便。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新闻写作是新闻记者将采访得来的新闻素材加工成新闻成品的过程。这一点上,网络新闻的写作与传统的新闻写作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同的是传统的新闻写作是以“白纸黑字”的线性文本结构为主,而网络新闻的写作则是以网状的多媒体和超文本结构为主。所谓“超文本结构”,是指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而且有声音、图片、动画、甚至电影  相似文献   

20.
刘飞锋 《今传媒》2006,(7X):40-41
会议是一座新闻的富矿。但一些跑会记对按部就班地写作程序式会议新闻、完成“规定动作”得心应手,却不知如何搞好“自选动作”、如何从会海里“淘”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上好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