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欣逢函授中心第十届学员开学,利用这个机会跟同学们谈谈心。谈个老话题:叫“钻进去”与“走出来”。我之所以要谈这个题目,是因为在不少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中存在着这样两种倾向:一个是钻不进,对学习新闻理论不感兴趣,不下苦功;一个是钻进去后却走不出来,理论上能讲得头头是道,就是与采写实践对不上号。先讲:“钻进去”。所谓“钻进去”,就是要屁股坐下来,把心静下来,先扎扎实实读一点书,掌握一些新闻理论知识,并力求读得通一些,理解深一些。据我所知,绝大部分函授学员都很热爱新闻写作,并且都有过采写的尝试,但对于新闻…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06,(6):72-72
当本期新闻函授学习步入正轨,学员们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开始拿起笔进入采写实践的时候,许多学员的心头却又有了一个新的困扰:没东西可写。我们每天都会接到学员们急切的问询:我本来就生活在基层,可为什么老是没东西可写?从理论上讲,“没得写”的原因,往往不是生活中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而从实践上来看,却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为什么一个老通讯员或有经验的记者,总是有写不完的新闻线索,而初学写作的函授学员就是不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新闻呢?您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自我检查一下,找找原因:——从客观上讲,是否有个“审美疲劳”问题?经…  相似文献   

3.
《军事记者》2005,(11):68-68
第15期新闻函授学习已近尾声,各个学员的心理反映也不尽相同。有的以无比欣喜的心情盼着早日为函授学习划上句号,以便用初出茅庐的热情奔赴采写第一线;有的则以愧疚的心情极不情愿地等待着结业,并随时等待迎接今后采写实践的惩罚;有的对这种结业持“无所谓”态度,认为反正学好学坏都无关大局,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上稿多少。这些心理反映无论积极还是消极,都带有某些盲目性,而避免和克服这些盲目性的最好办法就是来个“回头看”。特别是作为本期函授学员,在即将结业的时候认真对自己的函授学习来个“回头看”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石翼 《军事记者》2005,(7):69-69
近与一些初学新闻写作的函授学员打交道,发现一些学员自参加新闻函授学习之后,心思并没有放到钻研教材和新闻采写上,而是迫切想知道刊稿的捷径和窍门,甚至开始琢磨如何去打通编辑的“关节”,走编辑的“后门”,争取早上稿,多上稿。这种急于见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欲速则不达,拔苗不能助长,走邪门歪道更要不得。  相似文献   

5.
谢顾问:我曾是军报函授中心第三届学员,为了提高自己的采写水平,今年又参加了第七届函授。在学习中我常常问自己:如何通过“回炉”使自己真正成为新闻队伍中的一块“好钢”呢?请帮助我。54853部队于世鸿于世鸿同志:你想通过“回炉”提高自己的采写水平,这个愿望很好,函  相似文献   

6.
《军事记者》2001,(6):45-45
学生的学习笔记,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听课笔记而言。而函授学员的学习笔记,主要是指教材阅读笔记。许多函授学员来信说,做好笔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学习方法,对掌握、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帮助极大。函授学员的笔记应包括哪些内容呢﹖一是记重点。一般来讲,每一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是每个学员学习的重点。二记问题。在学习中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较难掌握的问题。三、归纳各章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消息中包括简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等等,通讯中包括工作通讯、人物通讯等,消息和通讯又同属新闻的范畴,你在领会贯通教材的内容之…  相似文献   

7.
我是沈阳军区某炮兵团一名干部,也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第12期学员。过去,我总期盼自己采写的稿件能变成铅字,一连向报刊杂志投稿20多篇稿件却无一命中。正当我对此心灰意冷之时,师报道干事裴永军同志推荐我参加了解放军报社组织的新闻函授学员学习。当我收到新闻函授中心老师寄来的《新闻写作学简明教程》、《新闻写作初学问答》及《吹毛求疵录》等函授学习教材和学员实习采访证时,心里乐滋滋的。我按照新闻函授中心教务处下发的有关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展开函授学习。在业余时间,我按照所学的新闻理论和函授中心教务处老师的点拨,不断…  相似文献   

8.
临别寄语     
《军事记者》2001,(12):40-40
第十一届新闻函授学员的作业思考题及答案到本期为止就算结束了,在预祝学员们圆满完成学业的同时,作为教员,也向学员们提出几点希望。一年来,师生协作,教学相长,我们与各位学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保持和加深这种感情,学员们不要把一次函授学习当作学习新闻的结束,而要当作一个新的起点,继续和函授中心保持联系,并常把学习新闻中的难点和收获写信告诉我们,《军事记者》杂志将选登这些来信和体会文章。在前一段的学习中,尽管大家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新闻采写的基本知识,但要看到:一、新闻理论知识还有很多没有接触到,需要通过…  相似文献   

9.
自年初参加解放军报第十二届新闻函授以来,为了出成绩,我憋足了劲,刻苦攻读,积极采写。可惜,时至今日,只发表了2篇“豆腐块”。每当看到其他函授学员的稿件在报刊上频频“登台亮相”,羡慕之余,为自己深感遗憾。当静下心来对自己的函授经历进行回顾时,却常常意外地发现,其实值得欣喜的地方也不少。通过对辅导书籍的认真学习,使我掌握了一定的新闻理论知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的采写实践中,我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更多的人与事,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过去,我写信都很费劲,与人…  相似文献   

10.
石翼 《军事记者》2005,(10):71-71
大凡参加新闻函授的同志,都有对成功的渴望:或想通过函授学习能尽快掌握新闻采写的规律和技巧,早日在报刊上实现“零”的突破;或通过新闻写作的实践能当上报刊的通讯员或找到一个稳定的新闻工作;或通过系统的新闻理论学习能将新闻业务提高一步,使自己的作品能在全国获奖,并一举成为“名记”……这些良好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也不是完全不能实现的。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倘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味固执地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路走下去,有时候反会欲速不达,适得其反。因此,当我们向成才的目标发起进攻的时候,千万不要丢掉辩证的“两面观”,警惕在看似正确的道路上糊里糊涂地滑人成才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记者》2006,(2):69-69
浮躁是学习的大敌。根据以往的函授学习情况,在浮躁的学习心态中,惧怕或厌烦“重复”是一个重要表现。在本期学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是报道员或新闻干部,他们对新闻知识已经有一些了解,因此当进入理论学习时,一翻教材就有似曾相识之感(尽管本期教材是新编的),于是便产生自负和浮躁,对这种“重复”学习心生厌烦;也有一部分学员是第二次或多次参加新闻函授的老学员,这些学员更容易产生浮躁,有的甚至连教材尚无翻看就匆忙得出“大同小异”的结论。这种讨厌“重复”的具体表现是:不能坐下来耐着性子潜心阅读教材,不能按照函授中心的要求按时完…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军事科技新闻采写的一般要求.军报的新闻函授教材上已经讲明了。从学员们的来稿情况看,目前在采写军事科技新闻方面需要重视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如何抓军事科技新闻:二是军事科技新闻如何避免写得太“专”,力求通俗易懂。下面,笔者结合一些实例,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上几届函授,我们曾经采用一稿两写的方法,辅导学员进行新闻习作和研究。所谓一稿两写,是一篇新闻用不同的主题和角度去撰写,从中比较优劣权衡去留,进而提高新闻的鉴别能力和写作水平。函授学员们欢迎这种学习方法。许多学员常常言来自己一稿两写的习作,征求教务处老师们的意见,并希望给予指点。我们发现,有的学员虽然觉得一稿两写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但并不真正理解一稿两写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因此,只是形式上模仿一稿两写的样子,实际上没有掌握一稿两写的精神。由于不得要领,学习的效果自然要打折扣。为了进一步研讨这个问…  相似文献   

14.
1997年,我们引为高兴的是,第九届学员和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切磋,共同提高,顺利地完成新闻函授教学,在这个世纪之交留下一份圆满答卷。针对新闻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函授中心从创办之日起,就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贯彻到历届教学的全过程。近十年的实践反复证明,这样做,真正把握了新闻教学之本,拓宽了新闻成才之路。今年3月份,我们看到新闻函授教学,出现了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好现象:许多学员经过前一阶段学习悟出保证学有成效的诀窍,即既重视理论学习,又重视实践,实行两手抓。我们认为,这是抓住了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第14期新闻函授学员的来稿中,不少学员从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开始,写出了一批有思想、有内容、有真情实感的生动故事。我们认为,这个写作的“第一步”走得好!据我们所知,很多函授学员是基层连队的新兵,平时学习、训练很忙,连阅读函授教材都是加班加点或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完成的,哪里还有多少时间去采访、调查和搜集新闻素材呢?然而我们不少学员,偏偏在“没有办法”中找办法,既然没有大块的时间去采访,那就从采写自己身边的事开始吧。常写不辍,同样可以锻炼写作能力。下面选载的写“我”的故事都是本期函授学员写的,让我们通过他们的稿…  相似文献   

16.
《军事记者》2002,(3):68-68
解放军报第11期新闻函授学员经过一年的学习,到今年2月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圆满结业。在此,函授中心的工作人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内外学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在学员结业之际,函授中心根据平时掌握的学员写稿和完成作业情况,评选出229名优秀学员。这些学员的共同特点是:(一)热爱新闻事业,能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投入函授学习;(二)能按照函授中心教务处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三)能积极主动与函授中心联系,有了问题及时请教;(四)能积极采写稿件供函授中心编发、点评。希望这些学员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新闻采…  相似文献   

17.
向困难挑战     
刚刚送走了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七届学员,现在又来迎接第八届函授学员。我们的函授中心已经办到第八个年头了。时光流逝,八年的时间不算太短,可是,我们函授中心的工作人员却依然像刚刚着手创办函授时一样,始终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生怕把这件事办坏了,对不起领导的委托,辜负了学员们的信任。我们总在努力试着作些改进,帮助热心学习的学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多地掌握一些新闻采写的知识和能力。不错,过去的七年里,在我们这个函授中心学习结业的学员已有三万多人,他们中济身于新闻战线,并且已经卓有成绩的人,也可以开列出一个…  相似文献   

18.
我是军报第十五期优秀新闻函授学员。回想学习1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函授学习帮我提高了中稿率。函授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在参加函授学习前,我也有“小豆腐块”和“萝卜条”见诸于部分小报,但没有用过超过300字的稿件,也没有在全国性报刊上露过面。我曾下决心要采写篇有分量的稿件来,并要在全国性报刊上见稿,可发出去的上百篇稿件都石沉大海。我把自己的这一苦恼告诉了军报函授中心的老师,老师帮我分析稿子存在的问题,说我写的稿件反映的是我们本单位小范围的现象,但在全军或军区范围内就不一定…  相似文献   

19.
袁雪峰同学:   函授中心尚未正式开学,就收到你采写的两篇报道新兵连的稿件,这是函授中心收到的第一份来稿,因此,也就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来稿了。   按说,作为函授学员,应当按照函授中心的教学进度和作业要求,有计划采写一些重点稿件,可从你的来稿中我们又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带着自己稿件采写中的问题再去学习教科书,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试试看吧。   下面对你的两篇稿子进行点评。 第一篇稿子,消息: 《武警阿坝州支队关爱新兵实打实》   本报讯 袁雪峰报道:“爸爸、妈妈,我在部队挺好的,干部、班长对我…  相似文献   

20.
石翼  孙健 《军事记者》2005,(5):70-70
本期函授开学不久,就收到不少学员采写的新闻稿件。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些反映边防和基层的稿件中。有相当多的稿件是军事训练题材的,而且大都写得有内容、有特点,这是很难能可贵的。部队训练是部队通讯员接触较多的题材,善于抓住军训的特点进行及时报道,是部队通讯员的基本功。而有的学员因到部队不久,对军训工作不熟悉而对军训报道不感兴趣.甚至采取回而避之的态度,这是不可取的。训练报道对于初学写稿的学员来说,的确有些难度,但作为立志学好军事新闻报道的学员.应当迎难而上,力求攻破。这里,我们集中点评几个学员的军训报道.目的并不在于肯定和赞扬他们的稿子写得如何好,而主要在于表彰他们这种不畏艰难扭住部队中心工作不放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