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忠顺,唐山军分区政委,1974年从湖北武汉入伍。历任团新闻干事、宣传股长、政治处副主任,师、集团军新闻干事,北京军区新闻处长等职,担任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北京军区记者站记者、站长,《中国国防报》、《中国民兵》杂志社驻北京军区记者站站长,《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特约记者。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对新闻工作的热情仍不减当年。  相似文献   

2.
济南军区某综合仓库政委战增忠深知新闻报道对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虽说在政委的岗位上工作繁忙,可他业余时间总是笔耕不辍,他凭着挤时间“爬格子”的这股热情,结合工作写报道,先后有近百篇稿件分别被《解放军报》和《前卫报》等报刊刊用。战政委在新闻报道中从不摆政委的架子,他乐于当学生。有一次,战政委写了一篇稿子,让报道组的同志修改,战政委像学生似的走了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稿子请报道组郭干事修改。看着政委那样诚恳,郭干事看完稿子谈了自己的看法以后,便大刀阔斧地改了起来。战政委说:“搞新闻首先要做到谦虚、好学,在知…  相似文献   

3.
思想的深度决定稿件的深度。湖北省军区某舟桥旅政委贺小林常讲的一句话是:“小报道员也要有大思想。”这个“大思想”从哪里来?——“吃准上头,抓住下头。”一个旅级单位的新闻干事或报道员要善于站在旅长、政委的角度考虑问题,一个军级单位的新闻干事则要站在甚至超出军长、政委的层面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有指导性和穿透力。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上海警备区海防某做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前线》等省级以上级的表彰,年年被评为“新闻工作先进单位”,新闻干事,报道员也陆续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走进成绩的背后,看到的是该旅政委陈理春关心新闻工作的一个个生动场景。  相似文献   

5.
某车材仓库政委赵恒正,对报道人员精心培养,热情关心,使仓库的报道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连续两年被分部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前年初,赵恒正到这个仓库任职后,首先询问新闻报道情况,当听说仓库连续8年没被报刊电台用过一篇稿,报道工作处于落后状态时,他当即建议举办新闻写作培训班。赵政委曾当过报道员和新闻干事,在培训班,他亲自为战士讲解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与技巧,还带领战士报道员到连队班排了解情况,采写稿件。他还订购了《新闻与成才》等近回0种写作刊物,组织大家边写作边学习。不到半年,就培养了4名能够独立见稿…  相似文献   

6.
无悔的选择     
从军5年,有4年是走“新闻”路。 记得那次新闻干事到基层物色报道员,我拉着新闻干事的手苦苦要求到团报道组搞新闻,并把以前发表的几篇“豆腐块”拿给他看……就这样,我放弃了当班长、报考军校的机会进了团报道组。在先后投出70余篇稿件都如石沉大海的情况下,我敲开了郑干事的房门。郑干事每年都被省军区和师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并且三次荣立三等功。我找他“拜师学艺”取经。但他只丢给我一句话:“路要自己走,志要自己立,梦要自己圆……”临出门时他还送给我《新闻简明教程》、《新闻标题制作100例》、《耕耘录》、…  相似文献   

7.
某团报道员们都称团政委宇新华是“三员”政委,何为“三员”政委?——会议桌上的“传递员”年初,军区决定在该团召开“后勤工作现场会”,团召开党委会时,常委们谈到该团之所以有今天后勤工作的新局面,关键是曾被济南军区授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好干部”荣誉称号的副团长孙兆群拖着身上七块弹片兢兢业业工作起了作用。几年来,在他经手的几千万元的经费中,没有一分钱是人情发票。丰政委认为这是一条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当即就把这一线索传递给新闻干事,并亲自组织采写,使稿件位支笔写出新天地》在《解放军报》、《前卫报》大篇幅…  相似文献   

8.
“你看过《军事记者》没有?好好看看,晚上告诉我读书体会。”到团报道组的第一天,新闻干事给我推荐了《军事记者》,提醒我学习新闻基础知识就先从《军事记者》开始。  相似文献   

9.
《新闻三昧》2006,(11):F0003-F0003
1953年生于山东省金乡县。1971年业余写的一篇很不起眼儿的小稿在《兵团战士报》发表后与新闻岗位结缘,由团报道组举荐当上了报道干事。1979年选调到《屯垦戍边报》社,后更名为《农垦报》  相似文献   

10.
基层信息     
凸烟台管备区某海防团近三年来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新闻作品1000余篇,无一失实,连续三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贾梅获)凸11月初,山东省滨州军分区政治部拿出专项经费,为全体政工干部每人订阅一份明年的《新闻与成才》杂志,帮助大家提高写作能力。(冯注民、杭启忠)凸连续两年被武警河南总队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的信阳市支队,截至10月底支队已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报刊、电台见稿116篇。(张成四)凸济南军区第89医院,从政委到干事,人人都把新闻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去年全院在各级报…  相似文献   

11.
其实.在十二年前我来当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阅读《新闻与写作》了。六年前我在武警景德镇支队任新闻干事时.仍一如既往地订阅。这两年.我调任武警江西总队新闻干事从事电视新闻工作.手中捧读的依然是她。我对《新闻与写作》情有独钟,主要有三大理由:  相似文献   

12.
“格子里面知识无穷,乐趣无穷,常‘爬格子’不仅能丰富自己,而且能指导工作……”这是成都军区通信团政委王国忠的经验之谈。他凭着挤时间“爬格子”的这股热情,先后在《解放军报》、《战旗报》等报刊发表新闻作品170余篇。在他的带动下,团队新闻报道工作连续8年名列前茅。从报遇员到团政要谈起新闻报道,王政委无不感唱:“我这个政委是业余时间从‘格子田’里‘爬’出来的。”他当新战士的时候,有一次,觉得班长的带兵方法不对,当时想说又怕说。于是,便写了一篇《班长请你别那样》的读者来信,寄给《战旗报》,很快被刊用了。从此…  相似文献   

13.
济南军区某仓库政委原华,到任前一直从干部科干事干到科长,对干部工作轻车熟路,而对报道工作却是个的的确确的“门外汉”。在机关时常同笔者开玩笑:“又到哪个单位去‘吹’了”?于是,他笑我也笑,因为我知道他的玩笑并无他意,更知道在几次研究干部提职会上,他都为新闻干部尽力,并向领导建议,搞新闻报道工作实在太辛苦,在提拔使用上要优先考虑新闻干事。后来原科长当了政委,我还挺为难,一名新闻报道行业的“门外汉”,能否重视支持报道工作?事实证明,我的担心纯属多余,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行人”,竟有一双敏锐的“…  相似文献   

14.
刘成杰 《军事记者》2005,(11):69-69
我是在今年3月31日报名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学习的,赶上了第15期的末班车。报名时,我思虑再三。当了近十年干事,主要是写党委材料和领导发言稿,没从事过报道工作,是个缺憾。为此,3年前我向一名有知名度的老同志请教,能否写新闻和内部材料兼得时,得到的回答是:“不能,它们不是一个路子,连语言都不一样,根本不是一个风格。”因此,我打消了学新闻的念头。年初,政委聊天时,他说我写的材料思路敏捷和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不妨试着写写身边的事。能行吗?我自己又害怕起来。“试过才知道”,政委的话,给了我动力。怎么起步呢?我想到了解放军报新闻函授。这时已是三月三十一日,我试着拨通函授中心电话,负责的一位女同志礼貌地对我说,今天是最后一天,您要抓紧,都开学好长时间了。  相似文献   

15.
新疆塔城军分区党委一班人十分重视新闻报道的宣传作用,他们除了鼓励报道员多写稿外,还经常给报道员提供新闻线索和写作素材。无论是下基层蹲点、检查工作,还是到军区开会,首长们回来后都会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报道员,有时还与报道员共同拟定写稿内容,指导报道员抓住宣传重点。一次,军分区政委陈作明从边防连队蹲点回来,把新闻干事叫到办公室谈了他对边防连队三年读书成才活动检查的结果,并叫他再深入来访。后来,这位新闻干事根据这条线索采写的《边防某团三年读书成才活动成绩斐然》,先后被《解放军报》、《新华社每日电讯…  相似文献   

16.
日前,江苏某预备役高炮师举办的首次新闻骨干巡回采访活动,在徐州云龙湖畔落下帷幕。师团两级机关的9名新闻干事和报道骨干,满怀着对新闻工作的热爱,满怀着各级领导和官兵的期待,为了同一个梦想,相约新闻路。 走一路把新闻的“种子”传播一路 这个9师组建以来,几乎年年被评为“新闻工作先进单位”。新任9师政委谢北平认为“新闻工作不是新闻干事一个人的事,必须让全体机关干部都参与进来,才能激活新闻工作的一池春水。”为保证所属部队新闻队伍持续发展.他建议师政治部举办一次新闻骨干集训班。  相似文献   

17.
认识刘建伟是在2001年团新闻报道骨干培训班上。当时,他在通信连当班长,稿件经常在《解放军报》、《前进报》等报刊上露脸,是团里有名的“小秀才”,也成了我们报道员的学习榜样。2002年,刘建伟被保送入学,2004年11月调入政治处报道组,当了新闻干事。在短短的两  相似文献   

18.
拍照     
集团军搞摄影的刘干事,接到画报社一个电话,让他去B团拍摄两张“老典型”爱兵本色不褪的照片。“老典型”已由过去的指导员,晋升为现在的副政委。刘干事到团后,看上午的光线很好,便让政治处主任马上找几名战士来,想在办公楼前的操场上给副政委和来配合的战士拍上两张。正在办公的李政委听到外面有说话声,近窗一看。见军里搞新闻的刘干事来了,与副政委、主任一起不知策划什么。政委是团里的党委书记,两名政工领导都在,自己不露面怎么行。政委出来了,主任、副政委立马邀请政委一同参加。不知谁报告了王团长。王团长气哼哼地来到操…  相似文献   

19.
日照市东港区人武部政委梁化勇自任军分区新闻干事始,就再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不管是他任人武部副政委、部长还是政委,结合工作搞报道已成了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他都有二三十篇稿件见报,且大都是要闻。其他单位的新闻干事都以为这位大名鼎鼎的梁化勇是位专职报道干事呢,而本单位的同志则都喜欢叫他“报道政委”。染政委有个好习惯,每周至少下基层一次。一来了解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来搞调研,看能否顺手抓几条“活鱼”来。梁政委搞调研写稿子,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见报而写稿,而是通过写稿提炼出一种反映时代强音的…  相似文献   

20.
翻看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政委李祥斌的简历.就会发现他与新闻有着不解之缘,他1978年参军。1983年入党,历任战士、学员、干事、教导员、政治部(处)主任、政委等职,一直走在政工队伍里.深知文字工作重要性的李祥斌.对新闻报道工作更是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