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人留口饭     
新凤霞是评剧新派创始人。在天津河东天宝大剧院,她跟杨星星搭档同演《拾黄金》。一天,杨星星突然发高烧病倒了,只剩她一个人,怎么办?那时候是不能随便回戏的,回了戏观众是会砸戏园子的。财主拿不定主意,就去问新凤霞怎么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60年代.赵丽蓉出演的评剧作品,先后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毛泽东看了评剧《小二黑结婚》、《杨三姐告状》和《花为媒》这几部片子后,认为“讲明理,通神韵”,决定接见新凤霞等主要演员,新凤霞执意让赵丽蓉一同去。  相似文献   

3.
<正>读新凤霞写的回忆录,时常觉得有趣。比如她写过一把小茶壶,说那是跟随她多年的心爱之物,有一天被她不小心给摔了。新凤霞不写她是怎样伤心怎样恼恨自己,只写不能就这么算了,“我得赔我自个儿一把!”后来大约她就上了街,自个儿赔自个儿茶壶去了。摔了茶壶本是败兴的事,自个儿要陪自个儿茶壶却把这败兴掉转了一个方向:一个人的伤心两个人分担了——新凤霞要赔新凤霞。这么一来,新凤霞就给自个儿创造了一个热爱生活的小热闹。  相似文献   

4.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万年牢》事实也正如此,作者新凤霞所走过的就是一条万年牢的人生之路。新凤霞,原名杨淑敏,是我国著名评剧演员。六岁开始学京剧,十三岁改学唱评剧。她的代表剧目很多,有《杨三姐告状》《花为媒》《刘巧儿》等。在十年浩劫中,新凤霞被迫害致残,离开了舞  相似文献   

5.
读新凤霞写的回忆录,时常觉得有趣.比如她写过一把小茶壶,说那是跟随她多年的心爱之物,有一天被她不小心给摔了.新凤霞不写她是怎样伤心怎样恼恨自己,只写不能就这么算了,"我得赔自己一把!"后来大约她就上了街,自个儿赔自个儿茶壶去了.  相似文献   

6.
读新凤霞的回忆录,时常觉得有趣.比如她写过一把小茶壶,好像说那是跟随她多年的心爱之物,有一天不小心被她给摔了.新凤霞不写她是怎样伤心怎样恼恨自己,只写不能就这么算了,"我得赔我自个儿一把!"后来大约她就上了街,自个儿赔自个儿茶壶去了.  相似文献   

7.
有的青蛙变不成王子秦岚怎么也不会想到,那场她精心策划改编的童话情景剧,竟被许慕小小的一个口误生生搅了局。尽管秦岚在私下里足足准备了两个月,可那天面对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她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局促和紧张,她的角色是那个美丽而骄傲的公主,而只要她轻轻弯下腰象征性地去吻一下那个身披绿装的演员的左手,那只“青蛙”便会华丽丽地变成一个王子,可就是在那个时刻,心不在焉的许慕在后台异常“奇葩”地把那句画外音给念反了。  相似文献   

8.
很难用确切的语言去描绘一个16岁的女孩子,她既是浪漫而富于幻想的,也是现实而多愁善感的。这个年龄的孩子,常常会做出傻事。我刚好16岁,就曾做过那样一件傻事。暑假里的一天,我在抽屉里发现了父亲的一个记事本,本子上的一行小字映入眼帘——“菲菲生日,9月6日”,旁边有这样一个名字:“李菲倩”。那一定是个女性!她是谁?爸爸为什么称她为“菲菲”?一团疑云在我脑海中升起。也许人天生就有打探别人隐私的好奇心,我继续看了下去,发现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爸爸曾两次去过“菲菲画室”。画室?那她一定是个富有艺术气质的女子了。不知为什么,我忽…  相似文献   

9.
“什么?”我惊呆了。当好友兰告诉我说她要听从父亲的安排,准备辍学南下打工时,我不相信这就是那个我所认识的有抱负,甚至幻想着做一名女探险家的兰!我问她为什么,她只是淡淡一笑:“没什么,这是命,谁让我家里穷!再说,人生几何哩!”为什么她要这样离我而去,不再与我探讨人生?我不停地用笔使劲地在纸上来回画着,那不争气的泪模糊了我的眼,朦胧中我仿佛看见刚画出的无数纵横交织的线条变成了一张很大的“网”。“人生几何”,我想提出异议,然而我忽然发现那每一个网结似乎是一个个人头,人头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啊,那不是兰的瘦弱的爸爸,重病的奶奶,幼小的弟弟,还有那只会顺从人意的舅舅,和同情她的许许多多同学和老师吗?网是那样大,那样有力,而兰则无力地被它一层层包裹起来,越裹越紧……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上午第四节课。我正在寝室里批改作文,班上女生小王同学泪流满面地跑到我家中,她的肩头在剧烈地颤动着,她的心里一定有难忍的悲苦而又竭力地控制它,这倒愈发地“感染”了我。瞬间,我感到一种莫然的伤痛,尽管我还不知道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拧一把湿毛巾递给她,让她坐下,待她慢慢平静下来。我一言不发,而用询问、鼓励的目光去开启她的话匣: “老师,今天,我平生第一次被罚站,而且是站在讲台上。那么多的眼睛一齐盯着我的背脊,我太丢人现眼了!后来,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没等下课,就冲出了教室。您说,我以后哪有脸面去见同学?!……”她再也“坚持”不住了,嘤嘤的辍泣凝固了周围的空气。我的胸口觉得好闷,似乎压了一块石头。一个高一的女孩子,正处于做着火一般的梦的“花季”,她怎能承受这一份羞辱与冷酷?“即使她犯了不小的错——不会的!”在我的印象中,她是多么的勤奋刻苦、自强不息啊!  相似文献   

11.
很难用确切的语言去描绘一个 16 岁的女孩子,她既是浪漫而富于幻想的,也是现实而多愁善感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常常会做出傻事。我刚好 16 岁,就曾做过这样一件傻事。暑假的一天,我在抽屉里发现了一本父亲的记事簿。随手一翻,一行小字跃入眼帘——“菲菲生日,9月6日”。旁边有这样一个名字:“李菲倩。”那一定是个女性!她是谁?爸爸为什么称她“菲菲”?一团疑云在我脑海中升起。也许人天生就有探人隐私的好奇心,我继续看了下去,发现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爸爸曾两次去过“菲菲画室”。画室?那她一定是个富有艺术气质的女子了。不知为什么,我忽…  相似文献   

12.
很难用确切的语言去描绘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她既是浪漫而富于幻想的,也是现实而多愁善感的,处于这个年龄的我,曾做过这样一件傻事。暑假的一天,我在抽屉里发现了一本父亲的记事簿。随手一翻,一行小字跃入眼帘———“菲菲生日,九月六日”。旁边有这样一个名字———“李菲倩”。那一定是个女性!我想,她是谁?爸爸为什么称她“菲菲”?一团疑云在我脑海中升起。也许人天生就有探人隐私的好奇心,我继续看了下去,发现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爸爸曾两次去过“菲菲画室”。画室?那她一定是个富有艺术气质的女子了。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想起《十六岁的花…  相似文献   

13.
时至今日,甚至在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日常口语中,“差生”(通常指学习成绩落后者,如果品行也不好,那就是“双差生”了)出现的频度仍然很高,有的学校甚至在年度考核中,专门设有“辅导差生”这一项——甚至每人分配两个名额,按学期与学年考试的成绩,评定辅导“差生”的等第与成绩!我的念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几乎每天回家时,都会说到一些关于“差生”的话题。于是,我特地问她,是什么时候开始说到这个“词”的,她说幼儿园时没有,小学一年级就有了!多么可怕!一些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便在教师与同学们的心目中成了“差生”,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不能为了“整齐划一”,不管她有多绿、多艳,只要她超出规定的范围,都将在“园丁”修枝剪的咔嚓声中被无情地剪掉,这是多么的可悲!我们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学生的优势来激起他们的激情;我们要学会宽容,有一点美丽的“杂音”,社会才会充满活力,也许那就是玫瑰,那就是火光,那就是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在杂技表演中,有一个“爬云梯”的精彩节目——一个大力士的肩膀上放着一部长云梯,五、六个演员一个个从大力士的身上往云梯上爬去,爬到梯子的顶端,进行表演.观众们无不为他们提心吊胆,梯子头重脚轻是多么容易翻倒呀!可是,梯子尽管有一些摇摆,到底还是稳住了.在这个节目中,大力士的承受能力是没有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班上有些同学热衷于“搜集”汽车车牌上的一种小金片。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搜集”的。现在,我们城里许多车子车牌上的小金片都不翼而飞了。同学们有事没事还兴奋地挤成一堆议论。“嗨,你知道吗?车牌上那圆圆的小金片一片可以卖10元钱呢!”“哦,真的?去哪儿卖?”“交警那儿啊!你还不知道啊?听说只能卖一次喔,两次就得进监狱啦!”说话的同学摊开手,只见很多小金片堆在她手心。同学们立刻向她投来羡慕的目光,她自然得意得很。这事在我们班一传十,十传百,每个人都知道了。同学们都争着去偷小金片,想着卖钱。让人想不到的是,班里偷小金…  相似文献   

17.
“爸爸,我不想再拥有一个身体了。”邓林说得十分坚决,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而不仅仅是一时冲动。“为什么!?”沈教授感到十分突然。当初,在邓林病重期间,她是多么留恋这个世界啊!而当她的“电子意识”进入网络之后,她又是多么渴望能早日离开这里!可现在,她究竟是怎么了?尽管沈教授知道,邓林一天天地开始喜欢起网络世界,但他还是没有想到,邓林现在居然会如此坚决地拒绝离开。“有一个身体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有没有自由。”邓林说出了她的道理。“那你觉得你现在自由吗?”聂品全脱口而出。“我觉得我至少要比你们自由得多。”邓林似乎是在笑,…  相似文献   

18.
正读新凤霞的回忆录,时常觉得有趣。比如她写过一把小茶壶,好像说那是跟随她多年的心爱之物,有一天不小心被她给摔了。新凤霞不写她是怎样伤心怎样恼恨自己,只写不能就这么算了,"我得赔我自个儿一把!"后来大约她就上了街,自个儿赔自个儿茶壶去了。摔了茶壶本是败兴的事,自个儿要陪自个儿茶壶却把这败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妈妈是个大嗓门,只要她一叫唤,家里就像打雷。这“雷声”伴着我成长,教我做人,督促我努力学习。每天清晨,我还在美梦中徜徉,妈妈的“雷声”就响起来了:“快点起床,上学要迟到了!”我只好乖乖地从床上爬起来。晚上,我只要看一会儿电视,“雷声”就跟了过来:“去做作业!”或者“去睡觉!”唉,天天如此,我都快烦死了了,多么希望妈妈的“雷声”能消失啊。  相似文献   

20.
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次相声晚会上,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节目——模仿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说相声。有几个演员模仿得维妙维肖,主持人问观众:“像不像马三立?”台下观众异口同声地答道:“像!”可当真正的马三立表演完后,主持人问观众像不像马三立,观众却说:“不太像!”为什么马三立反而不像“马三立”呢?马三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他的特征。他那略带沙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