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各种新闻媒介正在造就“下海”的盛况,让人以为但凡有气血之辈尽皆扑通扑通跳去的时候,有一位在某机关工作的青年朋友忧心忡忡地来向我“咨询”。“明年机关就要大量裁员,裁下的就给点钱去办公司,这可怎么好?”我正受着“混个处长又能怎样”的影响,慰之以“裁下正好,放心发财去”。青年说“裁到我头上就倒楣。呆在机关多保险,办公司发财哪那么容易。再说,留下的成了‘公家人’,哪有政府亏待自己人的,公务员一兴,不混处长也不赖,况且还可搞第二职业。还是留下来好哇。”  相似文献   

2.
龚治萍 《大观周刊》2012,(51):257-258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准时走进六(1)班教室.当师生相互问好后.我的“请坐”之声刚落.就听“扑通”一声,杨斌便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痛得满脸涨红.呲牙咧嘴。紧接着,全班同学.特别是那五六个原本就不甘寂寞的捣蛋鬼早已反转身子,伸长了脖子.笑嘻嘻地看着闹,我心中顿时燃起一团无名大火,感觉到有座火山即将喷发。  相似文献   

3.
我熟识一位老裁缝,每次上街都得到他店里坐一会儿。最近,我请他给我做了一件春装,尺寸已经量好了,他忽然想起了去年曾给我做过一件秋装,硬是让我回家取来穿给他看一看,经过他仔细地对照反复修改尺寸之后才放心。我说做件衣服怎么这样麻烦。他说“七次量衣一次裁嘛。”尺寸量好了再看他操起剪刀,只听得一阵卡嚓卡嚓的声音,一件衣服三剪两裁就成了,真是游刃有余。我们搞新闻报道,不也同老裁缝师傅一样吗?应该把功夫用在下笔之前。诗人陆游“功夫在诗外”与老裁缝“七次量衣一次裁”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七次量衣一次裁”就是老裁…  相似文献   

4.
黄裳谈巴金     
一九五六年我到四川去旅行.过成都时曾去访问李家(巴金老家)的旧宅。不记得那地方已经改为一个什么机关了.只在大门口张望了一下.远远地看了可能曾经是巴金的卧室和书房的屋子.就走开了。我没有走进去.没有去看花园.没有去凭吊鸣凤自沉的湖边“遗址”。这就证明我的“历史癖”并不太深.头脑也还比较清醒。不过我当时确是有着一种小小的计划。我想.  相似文献   

5.
有句俗语,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接触过不少青年记者和通讯员,深感他们思维方法不同,主观努力不同,进步快慢也就不同。有几个人给我的印象很深。一次,一个青年记者和我们一起,去采访某地区在农村建立科技推广网的问题。我起草后,让那个青年记者过目。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接过我的稿子后说:“我还要看你的原稿,看你是咋修改的。”我听了猛然一惊。因为过去从来没人向我索要过原稿,他是第一个。这个青年人肯动脑子,敢于追根探底,主观能动性强,很有希望。连着采  相似文献   

6.
你好,青年朋友,我是你熟悉的朋友雪梅。在这次《听众信箱》栏目里,我想回答几位机关青年的来信:怎样看待机关青年下基层、转行业这个新课题。最近,两位机关青年小赵和小孟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政治体制改革以后,机关结构和干部结构要发生变化,自己有可能下基层,干自己并不熟悉的工作。从客观上来说,这是有利改革、有利人才竞争的好事。但是  相似文献   

7.
记者或通讯员采访新闻,就好象打仗一样,要善于抓住“战机”。如果失掉“战机”,很多具有价值的新闻,就会在你面前白白流逝,想再采访,也不可能了。记得1956年9月,我去郑州采访。一进无锡火车站,发现月台上有百来个二十岁里外的男女青年,携带行李什物,将与我同乘  相似文献   

8.
1.全凭胆大去跳伞我刚钻出潜艇又要去跳伞,熟人都说:“你胆真大。”我自嘲道:“傻大胆!”其实,咱也不傻。当伞兵的危险比下潜艇大得多。潜艇舱内虽有吸127种有害气体之苦,且有海底遇险的先例,但生死毕竟有全艇官兵“保驾”。我一旦跳入蓝天,就得不到任何“特殊关照”;伞包不开,谁也救不得。而且,按空降条例规定:45岁为停跳年龄。我今年40岁,自觉年轻;可空军训练部门却说:“你年龄大了,筋骨已不经摔。”真让人有几分悲哀。这时,空降兵部队机关又来电话商量说:“部队跳伞刚牺牲一名战士,记者还跳吗?”我这时觉得更不能退…  相似文献   

9.
高明勇 《青年记者》2016,(36):111-113
在梳理百年中国言论史的时候,我曾经得出一个结论,即:可以看到评论的轨迹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去意识形态化”.具体表现就是逐步去特权化、去神秘化、去神圣化,逐步走向公共性、专业性、开放性.(详见《评论的轨迹:1978年—2015年中国新闻评论简史》,《青年记者》,2015年10月下) 关于其中的“专业性”,有一个现象可资佐证,就是言论史上的“智库”.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共青团的各级青年报刊已经发展到五十家,仅省一级的青年报刊就有三十七家,每期的发行总量在二千万份以上。这是一支重要的队伍。共青团的青年报刊既是党的喉舌又是共青团的喉舌,这个基本性质是不能含糊,更不容置疑的。在这个前提下去“做朋友”,才能成为  相似文献   

11.
搞通讯报道要有新闻敏感,不然,碰到再好的新闻线索也会视而不见。我做老干部工作,去年五四“青年节”,机关团委和老干部局共同组织书画比赛。大家热情很高,一下交来各种书画作品近百幅。为了节省开支,我们自己动手裱了60多幅,在机关展出后反映很好。本来,对这件事从两个侧面都能写,一是青年和老年一块儿进行书画比赛,切磋技艺,交流情感;二是自己动手装裱,节省机关开支。多好的素材!我却没想到。后来,我从《新闻与写作》中的“当好通讯员浅谈”栏目里受到启示,找到了“无事可写”的原因是缺少新闻敏感,动脑不够。从此,我对发生在身边的事开始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培养自  相似文献   

12.
5月24日,由共青团上海市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我与祖国共奋进——市级机关青年纪念‘五四’运动87周年暨2004—2005年度共青团工作颁奖典礼”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市档案局党组书记吴辰被推选为市级机关第三届共青团工作“良师益友”并应邀作为嘉宾参加了颁奖典礼。市档案局机关团总支被评为“2004—2005年度市级机关先进团组织”,市档案局馆王岳岚、寇华同志分别被评为2004—2005年度市级机关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团员。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利用服务中心荣获团市委颁发的“上海市共青团号”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有人认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是表现“我”的语言表述艺术,此话不无道理。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特别是新闻节目主持人,是以“我”的个体形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确实要去表现“我”的体验、感受和情绪的。如果在一次电视新闻的节目主持中,丝毫找不到主持人个体“我”的因素在里面,那么,这次播音,就很难使电视观众在你的引导下,身临其境,也就很难为之感染,更为其动情,那就无异于机械的传声筒。那么电视新闻主持中要表现“我”,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播音如何去把握“我”的度,如何去界定“我”和“唯我”的层面和界限。主…  相似文献   

14.
出发前当我们感觉到主力红军有转移地区作战可能时候(注一),我就想到我是被派随军移动好呢还是被留在根据地里工作好呢的问题。有一天何叔衡同志和我闲谈,那时我们同在一个机关工作。他问:“假使红军主力移动,你愿意留在这里,或是愿意从军去呢?”我的答复是:“如有可能,我愿意从军去。”“红军跑起路来飞快,你跑得么?”“一天跑六十里毫无问题,八十里也勉强,跑一百里怕有点困难;这是我进根据地来时所经验过了的。”“我跑路要比你强一点,我准备了两双很结实的草鞋,(注二)你有点什么准备没有呢?”“你跑路当然比我强,我只准备了一双新草鞋,脚…  相似文献   

15.
有位青年同志来信问我:“你为什么老是有可写的题材?”过去也常有一些青年同行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总是这样回答:一定要从“单打一”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学会东抓抓西摸摸。一看“东抓抓,西摸摸”这六个字,有些人就会摇头。他们不知道干记者这一行,就得学会这套本领,否则就只好常入“宝山”而依旧两手空空。比如,领导上交一个任务下来,记者带了这个任务采访,如果只顾“这一头”而不及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我曾与一位在机关搞文字工作的朋友闲谈,对方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你们记者中有人也真会省事儿,拿去我们的材料署上自己的名字就发,这样的记者谁不能干?” 乍听起来,话是尖刻了些,仔细想想,也难怪人家有气。人家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在报纸上发  相似文献   

17.
记得一次去采访一个劳模,谁知竟出师不利。这个劳模,听说记者来了,便立即托辞“逃遁”。何故?那个单位的领导说,她最怕记者。记者又非洪水猛兽,何怕之有? 最近我采访另一名青年劳模时,这个疑团才顿时冰释。这次是去了解这个青年劳模为什么在评劳模中落选。  相似文献   

18.
这世上有许多原本荒诞不经的东西,只因见惯不怪了。比如,看到“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之类的提法,我总感觉很不是滋味!记得在一次记者编辑的会议匕,有位领导郑重提出:“希望有些同志重新将初中语文学好!”就是批评有些人连基本的语言逻辑都不怎么过关的。我当时很有同感,因为我自己就是经常回过头去翻翻中学语文课本的。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8日,《永州日报》头版头条推出一篇通讯员来稿,主标题是:"扑通",民警纵身跃下20米高的大桥;副标题是:潇水河中轻生青年成功获救。半个月后报纸改版,报社编委会策划推出一个"永州好人"栏目,并确定由笔者带头采写第一篇稿件,就写刚刚引起轰动的救人江永民警。我再次翻出了这期报纸,仔细研读起来,看着看着,不由皱起了眉头:20米,有六七层楼那么高,不是专业运动员,能跳下去吗?跳下去能不昏迷吗?我越看越觉得不可信。  相似文献   

20.
故事新画     
“两支羊从独木桥的两头走到当中,谁也不肯相让,最后,‘扑通!’都掉入水中……”这个寓言故事在我小时候就已听过看过多遍了。可是,当我在报上看到这幅画时,我被艺术家的构思征服了,我象得到一件宝物似地将它复印珍藏起来。“你为什么这样珍爱这幅画?”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画家把群众中早已流传的故事又做了一次艺术处理,可以说是种“推陈出新”吧。但,我不认为这仅是情节上的变化,形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