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比较中西文献管理机构的起源及文献管理事业的发展,可见中国古代虽无“图书馆”之名而有图书馆之实。研究中西古代文献资源管理的历史源头,有助于对后世学术文化成果取得的原因溯本求源,也会促进文献管理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2003年高考语《考试说明》规定检测考生鉴赏学作品“语言”的能力。这是因为古代诗人是非常重视锤炼语言的,唐代卢延让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诗句,贾岛“推敲”的故事更成为千古佳话。因此,我们鉴赏古代诗词必须从透彻地理解语言入手,这确实是最基本的功夫。  相似文献   

3.
在远古祖先的心目中,“歌”与“诗”是同一种文学艺术。“诗”是“歌”的内容(文学形象),“歌”是“诗”的表现形式(音乐形象),它们彼此相依、相互融贯,如同语言中词的音和义。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一种歌咏的语言艺术,无“歌”不成“诗”,无“歌”没有“诗”。因此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诗人”这一称谓至少包括以下内涵:(1)自创并演唱诗歌的人;(2)自创或改编原创作品演唱的人;(3)只创作不演唱的人。而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以激情为血肉、以语言为建构艺术、以歌咏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文学体裁。以真情去激荡语言的美化,以歌声去撞击听众的和鸣,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是上海H版语文教材高二的一个“文化常识”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一篇知识短文和若干篇介绍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文献。这些文献,有的直接摘自中国古代史籍,也有的摘自国外的资料,其编选目的只是为了印证知识短文需要学生了解的一些重要史实。  相似文献   

5.
古代突厥语方言研究(五)--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突厥语大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1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З方言”、“δ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七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l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等5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3方言”、“δ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7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1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5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ji方言”、“shi方言”、“z方言”、“混合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7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7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1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3方言”、“ǒ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七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林于教授近著《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论》一书中关于蔡文姬在匈奴的身份为“奴隶”说进行讨论。作者对《新论》中提出的两个主要论据,即一个是“没于左贤王”,一个是“赎”进行了分析,认为蔡文姬为“奴隶”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0.
奴隶制时期的雅典,不仅奴隶数量多,而且使用范围广,对此,初中、高中历史教科书都有叙述。如岳麓版必修I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中说:“雅典有7万-9万奴隶,在主人家中充当家奴,在农业和手工业中充当耕奴、工匠、苦力……雅典还有约700名公有奴隶,从事保安、监狱看守、清洁等工作。”川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希腊》中说:...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是文学构成艺术形象的媒质。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语言的论述较多,如“言不尽意”、“言简意赅”、“得意忘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等。鉴赏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从语言人手是一条基本的途径。针对不同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习有两种方式,即“语言——语言”与“言语——语言——言语”。我国传统的语言学习采取的基本就是“语言——语言”的学习方式,古代文学家学习语言都是如此。吕叔湘和朱德熙先生曾在《语法修辞讲话》中谈到这两种方式。他们认为“语言——语言”这种方式在古代有点“效验”,在今天就不行了,而“言语——语言——言语”这种方式在今天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戎辉兵 《文教资料》2009,(36):78-80
本文主要介绍在《中国古代文化史》教学过程中,对于古代经典文献在本课程教学中四个方面的作用:“考镜源流、语出有征”、“正本清源、纠误批谬”、“充实教学、避免空泛”、“开阔眼界、导读解惑”。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古人对应用写作始终缺乏宏观的理论认识,在文章价值追求上“尚用”的观念与“美文”的传统的并存,以及哲学文化传统和古代文章对应用文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的强大的影响制约力,中国古代应用文因而有其明显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裕固族的祖先是古代回鹘人,古代回鹘语是西部裕固语的主要嫡亲语言。通过西部裕固语中对戏剧的称谓是耶尔"yer"和回鹘文献语言中对歌唱称谓依尔"yir"的比较,我们有理有肯定古代回鹘人对戏剧的称谓也是依尔"yir"这个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学生以“学而优则仕”、“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目标。可见传统教育首先注重“修身”、“立德”,进而“立功”、“立言”为政治服务。传统教育在统治者“暴力”与“愚民”专制统治下,只能培养出一邦“极容易做奴隶,而且做了奴隶之后,还十分的喜欢”的愚弱的国民来。于是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慨叹“三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历史不外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评论“我国古代小说”,与评价一部具体的学作品相比,这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批评活动。吴组缃先生以大家风范居高临下地向我们勾勒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表述了我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章立论充分,论证严密,同时又条理清晰,说服力极强。然而,此也存在一些语言微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昆仑奴中国古代的黑人奴隶李键提起黑人,许多人自然会联想到非洲,那里是黑人的故乡。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黑人就已经来到了中国的土地上。大约从9世纪开始,黑人奴隶作为阿拉伯人的“商品”被运到了中国。我国古籍称这些来华的黑人奴隶为“昆仑奴”或“僧...  相似文献   

19.
古代希腊逻辑言说的开展奠基于三大基础,印修辞学、几何学与哲学。其中,由修辞学发展起了论证形式;由几何学发展起了推理形式;而由哲学则发展起了抽象形式。最终,古代希腊的逻辑言说在其形式逻辑学这里确立了基本的范式。相比之下,古代中国以“说”而非“辩”为主的方式影响了逻辑言说的充分发展;科学活动中对于经验的倚重也限制了逻辑言说充分发展的主要途径;哲学思考中过于浓厚的具体化色彩同样不利于抽象表达的生长。再加之语法结构和书写系统的特点以及观念和思想层面对于语言的实用化倾向和怀疑性看法,都存在着不利于逻辑言说的因素。当然,这并非说古代中国没有逻辑言说。早在西周时期,各种推断句型已经形成;春秋时期,分析这样一种逻辑言说的形式也已出现;战国初年,逻辑言说的论证形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概念的初始形态也产生了。但是,古代中国的逻辑言说显然存在着一些缺点,最突出的表现是:过于注重语用并由此导致定义形式和推理形式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时,经常会遇到“铭”“表”“记”等在题目中出现。这些字表明了章的体裁,了解它们的区别,以及与现代体的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古,提高欣赏能力。现将初中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古代体,作一收集整理,介绍诠释,供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