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以学定教,适时引导。《课标》所讲的“对话”,要求参与对话的双方或多方,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以智慧开启智慧,用情感激活情感,用心灵碰撞心灵。只有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对话”,才有可能发生“感染”、“激活”、“碰撞”等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活动,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离开  相似文献   

2.
胡适先生曾说过:“情感乃文学之灵魂,文学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实在是精辟之至,情乃文之本,情者文之径.抓住文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对字词句的品读,与作者、与文本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发学生内在体验,激起情感共鸣,从而叩开有效教学之门.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有两种对话: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前者是学生以“文本”为凭借与作者进行的跨越时空的契合,后者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心灵对话”,张扬个性,发生灵性,让对话过程中每一个场景都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在彼此交往过程中就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悟,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杨凤清 《学苑教育》2012,(20):77-77
散文的教学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情感投入,用心、用情打开文本,感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散文教学的”少教多学”模式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无论是歌唱、器乐演奏还是随乐起舞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需要每一个学生的亲身体验,凶此音乐教学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心灵,关注他们乍命的个性成长,面对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须用心去触摸感受并加以把握,再也不能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仅凭自己的臆测和轻妄用模糊的群体面相去想象他。  相似文献   

6.
黄贞枝 《福建教育》2005,(5A):33-3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确,“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生命体,每一个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在角色体验中,完成文本的理解、内化、批判,语文素养得以完善,生命价值得以提高,个性得以张扬,情感得以释放,心灵得以净化,  相似文献   

7.
营造语文课堂浓浓的语文味,以无穷的韵味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增智怡情,是语文教学的最美境界。一、含英咀华,咀嚼语言的意蕴文本语言一字一词都传神,一标一点总关情。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涵咏字词,至关重要。笔者在教学《荷花》时,关注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其神其韵。都因一“冒”字。然而“冒”字虽内涵丰富.却不易为学生所感悟。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启发学生思考:“冒”字还可以换成哪些意义相近的字眼?在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中,长、钻、探、伸、露、冲等一系列的字被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每一篇好的文章,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在一字一句之间,情感被渗透,被传达,被倾诉.教学中必须牢牢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对字词句的品读,与作者、与文本中的各种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下面,笔者以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为例,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鉴赏中,对文学背景、环境和外因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但是绝不能以此替代对文本自身的分析和研究。文本本身就是独立存在的。文本中,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决定着该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语言最重要的特点是,一个字词给出另外一个字词,这就是说每一个字词都被另外的字...  相似文献   

10.
试论网络阅读的特征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阅读是人类带有普遍意义的行为。阅读活动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胡塞尔现象学后期所大力倡导的“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人与文本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关系。在阅读活动中,文本沟通了阅读主体和创作主体,进而在两个“主体”间产生心灵的碰撞与灵魂的问答。在网络文化冲击下,作为人类社会传统教育三大基石之一的阅读正在发生着“一场强大的裂变”。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以下简称“网络阅读”)不仅对传统的文本阅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使长期困扰于“费时低效”的课堂阅读教学又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一、网络阅…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文蕴含着作者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和丰富的情感。教师应巧妙运用文本“空白”,结合具体的学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发现并填充“空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品味文本,从而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进而产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是否具有“语文味”。语文课怎样才能上出“语文味”呢?我想结合苏教版第九册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读出“语文昧”“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要想使语文课堂“语文味”十足,必须紧扣文本,从语言文字人手,给学生提供充裕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用心灵去感受语言,用心灵去感悟文本。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无论是歌唱、器乐演奏还是随乐起舞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需要每个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音乐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他们生命的个性成长。面对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须用心去感受并加以把握,不能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仅凭自己的臆测去想像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关注课堂生活中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文本情感的重要性。通过对文本中情感内涵的准确解读、巧妙激发、深度感悟和有效提升,使内隐的文本情感外化为一种积极、深刻的情感影响力,让文本中的情感真正弥散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浸润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一“、读你千遍不厌倦”——文本情感的解读与赋予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科的情感内涵更丰富、外显,我们称其为“强情感文本”,如语文、外语、艺术、思品等;而有些学科的情感内涵相对薄弱、内敛,我们称其为“弱情感文…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作者“情动而辞发”.而读者需“披文以入情”。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读者.还是作者与读者心灵沟通的桥粱.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不仅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要让学生“披文以入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满含激情地投入到每一篇课文中.认真把握文章的风格和基调,要读出情感.讲出情感.从而使学生感悟文章的真谛,陶冶其情操。  相似文献   

16.
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即班主任,应该怎样才能扮演好这个角色呢?笔者认为:班主任要在“情感”二字上多下功夫。一位教育家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解触。”笔者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深深体会到,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是形成良好的班风,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基础;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是摸准当代学生脉搏的桥梁。为此,首先要对学生个体施加影响,这种影响的内涵应相当丰富,应该是来自于道德、情操、文化等每一个方面。班主任要视每一位学…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呢?让我们来细细品味几位教学大师的教学片断: 一、营造氛围: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情感化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善于以自己情感召唤课堂上的每一颗心灵,让自己的每一丝微笑、每一个安抚……都在传递着爱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安其学而尊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让我们一起看看于永老师《歇后语作文教学》开课的一个片断吧。  相似文献   

18.
一、要具有高尚的爱的情感 一名教师,首要的心理素质是具有高尚的爱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是只讲付出的不计回报的、无私的爱,是严慈相济的、神圣的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心灵与心灵沟通、情操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育人功能。所以,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更应牢记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爱,自觉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从而感染、教育、造就他们。  相似文献   

19.
涵咏是我国文学教育的传统。古人有诗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涵咏,其实是一个积淀的过程,用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的话来说就是“渐悟”,是“积功既久,忽一旦开窍,洞彻光明”“。洞彻光明”是涵咏的终极目标,它强调的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当然,要达到“洞彻光明”  相似文献   

20.
所谓“点”,即一篇文章最敏感、最关键的部分。它可能是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是一个小段落;它如同象棋对垒中的一个关键子,动一下这个关键子就能救活全局。阅读教学时,教师若能抓准文本中的“点”,并以此为突破口,然后逐步延伸、扩展,直抵文章要旨,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通盘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之后依据文本、依据学生实际定准每一课的“点”,让学生更容易地对文本进行有效的解读,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