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语法著作一般都认为"凡受'很'修饰而不能带宾语的谓词是形容词.""确定形容词的两项标准(受"很"修饰和不能带宾语)必须兼备."(朱德熙1982)然而,在我们汉语的语言事实中,却又存在着诸如"端正态度""方便群众"这类形容词带真宾语的现象,因此语法学者们就不得不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3.
“把”的宾语与动词之间的关系是“受影响”关系,动词的后附成分(或宾语)和前加成分(状语)对这种关系有促成作用,“把”字句的主语是引起这种关系的原因。“把”的语法意义在于点明“受动词影响的成分是谁”。  相似文献   

4.
汪宓 《学语文》2003,(2):43-43
因动,即“因动用法”,指动词性成分表示的动作行为是因为宾语而产生的。如: ①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韩愈《进学解》) ②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司马迁《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相似文献   

5.
中古时期是汉语宾语前置句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段,通过对《后汉书》进行穷尽调查以及与相关文献比较研究,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汉语宾语前置不同句式之间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二是各句式内部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三是《后汉书》中出现的特殊宾语前置句式,一部分特殊句例是模仿时出现的偏差,反映作者使用这些句式已经没有口语的支撑;另一部分特殊用例则反映了宾语前置句式在此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7.
代词“之”在文言文中常充当动词的宾语,指代某一具体的人或事物,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如. ①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②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相似文献   

8.
动态助词“着”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字句是汉语语法的特点,也是外国留学生学习的难点,重点,本认为“着”的基本语法意义是表示状态,具有描写功能,学生的错误用例中的多数源于对此没有很好掌握;“着”的基本用法也受此影响,“着”的教学步骤的连贯性,教学法中突破口的选择都以“着”的基本语法意义为依据,“着”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都以“着”的基本语法意义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不能死抠语法而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忽视语法学习。英语教学的实践证明,如果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而忽视甚至摒弃语法教学,结果学生虽然能够开口说英语,但常常错漏百出,无法进入深层交流,写作能力必然滞后,考试也拿不了好成绩。  相似文献   

10.
郭智辉 《现代语文》2007,(12):92-94
一、"现代汉语"在学科中的定位 "对外汉语专业"是专门为培养对外汉语教学者、科研人才而设置的一个全新的专业.第一个专业点于1981年在北京语言学院设立,在设立之初属于国家控制专业.到2000年,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需求的急剧增加,国家放宽了对此专业的限制.据统计,至2004年全国已有63所院校设置了这一专业,而且,数量还在逐年增加--不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地区.  相似文献   

11.
《新华日报》2004年9月12日一篇题为“中国选手包揽男女单前四名”的报道中说:“奥运冠军张恰宁以4:2取胜队友李晓霞。”这句话里头的“取胜队友李晓霞”这个动宾短语看上去十分别扭。  相似文献   

12.
"死"是汉语常用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文中以"死"为例通过历时研究的方法和认知语言学理论来探讨"死"的语法特点和使用现象,"死"字本义是生命殆尽,成语中的"死"大多保留了原义,现代汉语中"死"逐渐语法化,开始作为一个语素存在,与其他语素组合从而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的语素意义;可以在句子中充当补语的成分,形式上表示为[(主语)+动词(或形容词)+死+(宾语)+了];在方言中也可表示昵称。运用共时的方法将汉语的"死"和英语中的"死"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可以指导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的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3.
彭老师:您好!您在来信中提到的几个问题很有探讨的价值。在此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与您探讨。问题一:在《长城砖(》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一文中,有一处“……”单独出现在文章的段与段之间。请问,这“……”是否算一个自然段?问题二:在《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五位壮士高呼的口号“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从动词的功能和意义两方面入手,探讨了“从字结构”修饰的动词的有关情况。文中描写了“从字结构”所修饰的动词的分布和使用情况,同时也指出“从字结构”和它修饰的动词之间具有形式上的和语义上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语文版还是人教版,《鸿门宴》作为一篇经典史传文仍然保留在课文中。但是,两种版本对“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一句的理解却不同。语文版必修二教材对此句中的“不自意”(P101注释)解释为“自己不曾料到”。人教课标版必修二《教参》则把整句翻译成“却没有料到自己能先人关破秦”。笔者认为。语文版的翻译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补语系统是一个相当重要而复杂的结构系统。趋向补语一直以来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重点,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趋向补语既有简单趋向补语又有复合趋向补语,其用法复杂,结构繁多,意义抽象,又由于汉语简单趋向补语自身的特殊性,从而导致了留学生在使用汉语简单趋向补语的过程中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十三课《旅鼠之谜》后边附录有语法知识“句子的主干”。在说明“抓句子主干是分析复杂单句的一个重要方法”时.举例并分析如下: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相似文献   

18.
“把”字句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本从“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介词“把”的宾语、“把”字句是助动词和否定词以及“把”字句应用四个方面,略述“把”字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卓益民 《学语文》2012,(5):25-25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语文教学和编写的多套语文教利,可以说,中学现代汉语语法教学始终没有一个较恰当、较科学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从语义上看,从事(某种活动)总是用在持续性的和正式、严肃的行为;从句法功能上看,"进行"后只跟并列式动词性短语,而不能跟动宾性、动补、主谓等动词性短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