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王琦瑶是九十年代文学长廊中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她像一朵从历史悠远的叹息中飘摇而至的女人花,见证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与没落、温暖与残忍。本文试图分析王琦瑶及男性形象,从女性的容貌、男女情感等方面考察对于一个女人“幸福”到底是什么。阐释幸福最大的价值在于独立个体的积极的创造和充实,而远非消极的等待和索取。  相似文献   

2.
钟情诗歌散文创作的吉春亚老师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寻得了她独特的教学感悟:语文课应实实在在地为了所有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于是,她的课堂教学既有浓浓的“语文味”,又富有诗情画意。汪潮老师则指出了她“言语型学习”教学风格形成的原因“:吉春亚对语文教学投入了信念,投入了个性,还投入了理想。”在知道著作颇丰的吉老师继续把写作当做一种爱好的时候,我们实际上也读出了她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40年代与张爱玲齐名的上海才女苏青在她的散文中写道:“幸福乃满足自身需要之谓,不是削足适履,把人家所适用的东西硬来满足自己不尽同的需要。”苏女士对幸福一词的见解有她的独到之处。幸福确实不是“削”足适履,否则“削”出的是“伤痛”,甚至一生的负累。  相似文献   

4.
爱斐儿在她的非正式“处方”和非真实“废墟”上建构了一个独特的精神王国,她在这精神王国里书写着她的独特体验,架构了她独有的精神气质,形成了独特的散文诗系列。  相似文献   

5.
毕淑敏用小说诠释自己对爱的理解。她教给人们如何保持纯真的友谊和爱情,如何热爱他人和事业,如何为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睦的家庭,幸福的婚姻,使毕淑敏心中充满爱。“文革”期间在阿里当兵的经历,使她和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没有留下太多的“文革”伤痕。毕淑敏以强烈的责任感关注着社会人生,以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独特的写作方式,使她的小说成为文学界真善美的和谐因子。  相似文献   

6.
幸福的距离     
主旨独特——在比较中发现幸福。但是,同阿维伙伴所作的比较,落入俗套——以“失学”来突出“上学”的幸福,这是“大路文章”的做法。宜选用“打工路上通罗马”材料来同“上学”作比较,从而凸显主旨——幸福就在身边。两个层面的比较,宜将“作文获三等奖”的比较提前,这有助于文意向纵深开掘。提升主旨的途径是,提高认识水平,将“幸福就在身边”的主旨推己及人。  相似文献   

7.
一、教师幸福:在教育职场中的生命体验教师幸福吗?有人说,教师幸福也许是一个伪命题。教师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大,何以谈幸福!是这样吗?如果不是,教师的幸福又在哪里呢?上世纪80年代广为传唱的一首歌中这样写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那么,教师在辛勤的工作中能体验到幸福吗?  相似文献   

8.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最末一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刘世俊同志在《四川教育》八五年第十一期著文《她满怀诅咒而死》中,认为这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诅咒”。这篇童话旨在反映资本主义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反映尖锐对立的社会矛  相似文献   

9.
《父母必读》2013,(6):62-62
某日,和3岁的女儿一起坐在床上聊天,想到最近大热的“正能量”,便问她:“宝贝,你觉得什么是幸福?”她高举着棒棒糖说:“幸福就是有糖吃。”多么直白的回答,却让我心头一震。成人在房子、车子、票子中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对孩子而言,  相似文献   

10.
云崽子  周奇 《音乐世界》2012,(18):27-31
独特的气质,无可比拟的唱功,郁可唯的音乐之路越走越宽,从《蓝短裤》到《微加幸福》,直到《失恋事小》的发行,她完美诠释了“灵魂歌者”这个美誉。  相似文献   

11.
《四川教育》2009,(2):68-69
有这样一位名师,她所到之处不仅带来经典的课堂教学实例,更以自己对教学研究的巨大热情和独特视角给教师以感染。 有这样一位名师,她的一堂课不仅为学生种植了对数学的热爱,更成为学生一生中的幸福点。 有这样一位名师,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山区,都有她的众多铁杆“粉丝”和追逐者。  相似文献   

12.
《福建教育》2011,(3):1-1
2010年,著名作家毕淑敏出版了新书——《破解幸福密码》。当记者向她提出一系列关于“幸福”的问题时.她的回答就像涓涓细流,淌洋着幸福。  相似文献   

13.
迷乱的阳光,在秋千上荡漾童年,那是自由的幸福;凉风四溢,乱舞的斑驳钻进鼻尖,那是清凉的幸福;小男孩对着女孩唱有些走调的《老鼠爱大米》,也是一种童话一般的幸福。我的幸福,很简单。它的名字,叫“默契”。Amy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她所到之处总会折射出五彩斑斓的阳光。她爱笑,微翘的嘴角就是朋友们对她的印象。Amy很快乐,大家都喜欢和她在一起。我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和她亲密得差点就成连体婴儿了。我俩啊,从小就“青梅竹马”。小时候,她很“霸道”。仗着她比我小那短短的七分之一个小时,让我万事迁就。坐自行车去公园,她“理所当然”地…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我最喜欢坐在老师的身边观察她工作的样子,勾勾画画、圈圈点点,神秘而富有权威,自然而然地,在我内心深处许下了做老师的愿望。转瞬间,我已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有她独特的魅力,那就是和学生在一起幸福成长的秘笈。  相似文献   

15.
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睡梦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啊,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这优美而熟悉的旋律又在耳边响起……  相似文献   

16.
阿曦又经过了那家店——幸福专卖店。每天下午放学她都必须去一趟这家让她产生特别感觉的店,可是她不曾推开过专卖店的那一扇玻璃门,只是静静地透过店的橱窗望着一瓶瓶五颜六色的“幸福”。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她总觉得那些“幸福”像被什么人下了咒语一样,一直吸引着自己的目光。尽管如此,她却从来没有萌生过要进入“幸福专卖店”的念头。  相似文献   

17.
美点赏析本文对当今社会中许多人对幸福的庸俗理解作了深刻剖析,阐发了自己对幸福的独特感受。结构清晰,逻辑性强。首段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指出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后例举三个实例,初步论证了三个观点:幸福不一定在于有钱享受、功成名就和位尊权重。作者再进一步联系现实,简笔勾勒了现代社会中众多的用金钱购买“幸福”的现象和为了“赚钱”而争先恐后跳入“水”中的独特“风景”,读者能很容易地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人和事。在此,作者明确指出,欲望的恶性膨胀,精神家园的失落,绝不能带给我们幸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入手,指出她作品中透视出的独特的文化心态:“苍凉”与“悲哀”的“人生启示”,通过分析其后期作品《十八春》、《小艾》的艺术缺陷,进一步说明张爱玲这种独特的文化心态的稳固性,并对其文化心态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在百年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通过对张爱玲性格的分析,可以发现,张爱玲的性格由三种特质构成,即:敏感、早熟;沉静,孤僻;悲观、冷漠。这种性格影响了其创作风格,使其创作风格“强烈的残酷”和“无奈的苍凉”,令她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由于社会政治的原因,呈现出了“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和“上海孤岛文学”三足鼎立的局面。而苏青作为“上海孤岛文学”中一位重要作家,其独具个性的创作、独特的视角,在备受读者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许多争议。而大家关注的多为她的大胆直率、她的女性思想,殊不知“世俗化”也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她的作品中多日常生活琐事、饮食男女、婚姻生育等,这些构成了她作品中的“俗”世界。文章将着重探讨她作品中世俗气的形成、特点及其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