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透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高校学生逃课现象却非常普遍,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甚至出现了经常不上课的"逃课族",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大四毕业班学生出现"空巢"现象,这不仅折射出就业难与扩招热,更使得大学本科教育无奈"缩水".因此,高校大学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艳红 《华章》2008,(15):84-85
大学生逃课几乎是每一个高校都存在的现象,要解决逃课问题,根本在于要使学生对课堂"动心",促使其有心、用心、热心去上课.以心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以心理"转化"为基点来探讨如何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从而有效地减少大学生逃课的现象,以有助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提出更适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学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面对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笔者对大学生"逃课"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学生个体、群体文化、教师教学、课程考勤等方面,并归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四现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四现象"是指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四学生大量逃课,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等学习任务与学习环节质量完成难以保证的现象."大四现象"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等都是极为有害的.学校可以通过完善学分制,不限制本科学习年限;限制在校大学生签署工作协议;延长本科教学年限等措施避免此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汤伟娜 《考试周刊》2013,(39):169-170
信息化时代,与"显性逃课"相对应的"隐性逃课"逐渐成为国内教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所谓隐性逃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引起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聊天、看小说、打游戏、睡觉等与课程无关的行为。是什么导致了隐性逃课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明晰导致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动因。本文就国内学者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动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发现隐性逃课受到五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个体因素、教师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制度因素,以期为改善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析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校园里,逃课是众人皆知、习以为常的现象,许多学者也分别从逃课的主体--学生入手,分析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本文分别从逃课现状、逃课原因及一些见解和看法等方面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解读,探讨大学生逃课的社会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逃课几乎成为各高校的普遍现象,更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通过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发现,大学生逃课主要表现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两种形式,而且呈现出逃课"有偿化"、公开化、选课性以及年级递增性四个特点。与此同时,从"主动逃课"、"被动逃课"和"选择逃课"三个逃课群体出发分析了大学生逃课原因。进一步就如何让大学生远离逃课,回归课堂,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逃课"一直都是一个敏感话题,逃课现象的背后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不良的心理状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因素。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4个方面对造成大学生逃课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个人素养、优化课堂教学、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段海丹  汪滢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0):108-113
为探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问卷与大学生隐性逃课问卷对4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及PROCEESS插件和Amos2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聊感与隐性逃课呈正相关,手机依赖在无聊感与隐性逃课之间起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无聊感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并且会通过手机依赖间接导致隐性逃课现象的增加.建议未来在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预防和干预中,除了改善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直接因素,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的无聊感,还要加强对手机使用的科学管理:根据需要,既可提倡无手机课堂,也可充分发挥手机的互动功能,增强教学的交互性,以减少、消解隐性逃课行为.  相似文献   

10.
汪浩鸿  朱莹  蔡运男 《陕西教育》2009,(7):247-247,213
根据逃课现象的调查问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本文从对大学生逃课的现象、原因以及举措和建议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用以探讨和寻求解决"逃课"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大学生选课现象。大学生逃课有着多重心理因素,对此的分析将为减少大学生选课现象、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学生逃课现象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大招生以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与此同时,大学生逃课现象也成为大众化教育时代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学术界讨论的话题.就心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了剖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大学生逃课的相应策略,有助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提出更适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学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矫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逃课作为一种大学生学习失范的行为,已引起高校和教育主观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逃课现象予以适度矫治是高校管理的重要任务,解决学生逃课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管齐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逃课归因多种,更多关注逃课本身,而没有从逃课机制上进行归类总结,缺少教育制度、文化传统的反思,并需要回应“钱学森之问”。文章采用分层抽样法、访谈法、数据检验等分析造成我校大学生逃课的主要问题,将其归结为专业设置、选课机制不完善、课程自身、学生个人四个方面原因。针对逃课现象,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勾勒分类型的逃课机理,提出我校本科生逃课的教学改进、学生制衡措施。从大学生逃课现象引发教育反思,认为:(1)在新生入学时要抓住入学教育,使其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崇高的社会责任感。(2)治理学生逃课的根本不在学生而在教师。(3)一定要加强校园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5.
马雅菊 《文教资料》2010,(22):226-227
逃课现象的普遍性,反映出当前高校教学问题的共存性与严重性。导致大学生逃课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抓好入学教育,培养专业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完善教学评价制度,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逃课是大学校园内外众人皆知的现象,应解决的问题是大学生逃什么课?为什么逃课?如何解决?教育教学改革是解决学生逃课问题的关键所在.首先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其次是要实现从计划学分制逐渐转向完全学分制,增加选修课的范围;再次是要引进竞争机制,改变教师聘用制度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的逃课已成为各大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心态以及教学环节中的一些问题.本文重在思考大学生之所以逃课的原因,探讨如何积极面对逃课这一现象,进而提出要克服学生逃课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存在。影响了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秩序,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构建大思政平台是保障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隐性逃课"现象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如果时间过多,次数过于频繁,将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浪费学生上课学习知识的机会成本。本文将从行为学角度对大学生"隐性逃课"进行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逃课现在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很多高校都存在这种现象.毫无疑问,大学生逃课是破坏学风建设最为重要的原因,如何遏制学生逃课现在已成为各高校工作的重点.很多高校都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来约束学生逃课,试图通过遏制学生逃课来提高学风建设.但是大学生逃课现象仍然屡禁不止.本文通过对学生逃课现象调研的结果,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四个方面得出学生逃课的原因,并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