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我们班听课的老师,喜欢看学生写的作文、日记、说明书、思想病历、班级日报等方面的文字材料。许多老师特别关注后进同学,专找后进同学的日记、作文看。这些年来,连续几届后进学生的文字材料都受到外省市教师的肯定,学生们受到鼓舞。许多老师问我:“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什么你不批改作文,学生作文水平却能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我们看到许多教师整天忙忙碌碌,亲自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而学生只是被管理者.老师们从早上一进校门,就会在学生身边小心谨慎地看护着,直到放学送走最后一名学生才能稍稍松口气.这种“保姆式”“警察式”的班级管理模式,使学生对老师越来越依赖.其实,这样管理的弊端还不止这些,最主要的是它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严重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内心渴求在自我管理中取得发展的强烈愿望.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班级管理,是我这几年来进行班级管理的新尝试.它是在发挥传统班级管理特色的同时,借助网络的特点,优势互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学期伊始,我校每位老师均收到了一份“厚礼”——任教班级每位学生利用寒假写给各科老师的一沓书信。“老师,我觉得你老了!”“老师,你的眉毛怎么不会说话了!”“老师,你不要老是讲习题,好吗?”“老师,希望能给我们看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翻阅着学生的书信,我的心微微一颤,他们已敏感地察觉出了我的变化,愧疚充斥于我的内心。  相似文献   

4.
“我的老师记性可好了,整本书都能够背下来!”“我们的老师记性更好,开学不到三天,就记下了全班同学的名字。”……下课了,相邻几个班级的学生,正在谈论老师的记性。我没有答腔,因为我的老师是一个健忘的人。我说的是真话,别看我的班主任麦老师年纪轻轻,可她的记性却差得很。  相似文献   

5.
课堂原本是学生与老师的世界,而我们的课堂却成了老师与“老师”的天下。在“模拟课堂”的教研活动中,我们30名老师作为学生,真真实实地体验了一次当学生的感受,过了一把做学生的瘾。这是一节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课。课堂上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真实的。现象一:好奇心带来教学秩序的混乱上课后,老师刚刚把学具袋交到每个小组长的手里,我正要打开看里面有什么,就听老师说“:大家发现什么了吗?”我抬头一看,早已经有很多小组把学具袋打开了。这时我才想起并没有听到老师让我们打开学具袋的命令。大家停下了,你看我,我看你。一…  相似文献   

6.
上课铃响了。面对陌生的班级,袁老师从容地开始讲课。在板书课题后,袁老师以亲切的语调问学生:“从题目来看,这篇课文是什么文体?”立即有学生举手回答:“议论文。”“你怎么看出来的?”“因为题目的第一个字是‘谈’。”“好,这位同学说得对。题目中有‘说’、‘谈’、“论’这些字,常常是议论文的标志之一。”(评:教者从解剖题目入手,通过启发,把鉴别议论文的一般方法教给了学生,话不多,却无形中传授了新知识。)教师接着说:“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议论文该怎么学,又该怎么写。议论文是讲  相似文献   

7.
近日听到一校领导这样一番话:某班主任老师安插了几个“学生探子”,效果明显,值得我们其他班学习。我不禁要问:班级管理固然应到位,但是我们有必要安插“学生探子”吗?安插“学生探子”的做法值得推而广之吗?据我所知,这种做法并非仅此一例。一些班主任从一接手班级,就物色好自己的“探子”(或者叫“耳目”)以便及时了解班级情况。这种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存在许多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开学初,我班决定竞选班干部。班主任宣布这一消息后,却只有几个不起眼的学生报名,老师不由得吃了一惊。过了一天,竞有这样的话传到老师的耳里,有几个原班干部说:“班干部还竞选呢?除了我们还有谁当班干部?我们大家都不报名,等班级搞得一塌糊涂的时候,看老师怎么办?”言下之意,他们原来是班干部就应该是,不然的话,班级工作肯定搞不好,到时  相似文献   

9.
部编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55页例2是: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8页。冬冬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8页,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多少页?(下文简称“例2”)一位老师在教学这题时,问学生:“这题的条件是什么?”学生答:“这题的条件是: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8页。冬冬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8页。”老师给予了肯定。这位老师在分析这题时讲:“《我们爱科学》这本书有98页,去掉第一天和第二天看的页数,剩下的  相似文献   

10.
“只走弓背而不走弓弦!”这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后,林彪指责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时说的话。事实证明,四渡赤水,毛主席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避实击虚打运动战、游击战,显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是完全正确的。我在看电视剧《长征》时,领悟到走“弓背”与走“弓弦”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学生和老师属于不同的阵营,这个观点在许多老师的心中已经达成了共识。确切地说,我们老师的敌人并不是学生,而是学生的毛病。为了让学生改正错误,免不了和学生“斗智斗勇”。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在“斗争”中获得真正的胜利呢?当学生心情愉快、满怀热情要聆听老师…  相似文献   

11.
从踏进教师这个职业大门开始,耳边总能听到“要给学生无私的爱”“要把学生当朋友”“要蹲下身子与学生接触”等声音;眼里总能看到我们的老师为了托起迷失方向的孤雁,放弃了原本属于家人的时间,把爱默默地奉献给了学生。在奉献的同时,我们的老师只讲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三千宠爱集于一身,我们的学生就变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更加自私,不知道该如何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老师。甚至还拿“离家出走”“我跳楼给你看”“我死好了”这些话来威胁所有爱他们、关心他们的人。我们学校余老师所带的班级就有这样一个男孩子,他叫小钟。一次,小钟跟母…  相似文献   

12.
打开心窗上周五下午周队课,我在所任教班级精心策划了一场主题中队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敞开心扉,说说各自心目中的诚信老师形象。整个活动由中队长韩笑主持,我坐在后排当“听众”。学生开始有些拘束,在我的开导下才纷纷上台——副中队长陈洁学习认真,做事利落,她首先发言:“我心中的诚信老师:幽默、风趣、不包庇,与学生亲密无间……我衷心希望老师能真正读懂我们这本书——童心。”有班级“小作家”称号的王鹏  相似文献   

13.
1998年秋季学期,学校安排我任一个新班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起初,该班各方面表现平平,后来经过努力,班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第一学期,期末统考“四率”、总分评比获全乡第二名,并被学校评为“优秀班级”;到1999年春季学期,又被评为县“先进班集体”和“先进中队”。面对班级取得的荣誉,有的老师问我:能侃侃“秘诀”吗?我感到自己并没有什么“秘诀”,但通过实践,确有一些感受体会,那就是要管好班级、教育好学生,老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常言道:树怕伤皮,人怕伤心。我们也知道,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强、爱面…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这一期的话题“我不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和“我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目的是想让同学们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别人着想:假如我是老师,我怎么对学生,假如我是学生,我怎么对老师……你也可以把这期杂志拿给你的老师或者你的学生看,相信如果你的老师(学生)看了会变得让你更加喜欢。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到一个班级去听课。上课铃声响过之后,和其他老师一样,任课老师照常进行组织教学。老师说:“上课!同学们好。”而这个班的学生们却并没有像其他班级的学生们那样,简单地应答“老师好”,而是声音洪亮地齐声回答道:“我们成功过,我们失败过,但我们从不放弃。”说实在的,当时我的耳目真是为之一新、精神更是为之一振。在短暂的一愣之后,我不禁在心里为这个老师的做法击节叫好。现在,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理念。那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常规礼仪进行改革就很有…  相似文献   

16.
常听人说,王慈仙老师不知有什么“法宝”,班级工作总是搞得井井有条。不久前我们来到黔阳县安江二完小,访问她所带的四年级班,但见一些“小老师”正在处理班务:维护纪律、组织自习、总结工作……这些“小老师”都是学生干部。原来,王老师的“法宝”就在于她培养了一批得力的“小助手”。  相似文献   

17.
王琳 《江苏教育》2007,(7):45-46
常常看到班主任老师忙忙碌碌.整日里琐事缠身.“看班”、“看学生”、“看晨读”、“看自习”。因此也就有了班主任要“四勤”之说:腿勤、眼勤、嘴勤、手勤。其实,班级管理,又怎能一个“看”字概括、又怎能一个“勤”字了得!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讲究技巧,教师要学会巧用力、用巧力,学会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出发,辩证地去处理班务。  相似文献   

18.
作文     
教育局的王局长到一所山区小学视察。局长走后,老师就要学生写一篇王局长关心山区学生的作文。 四(1)班学生张小明在作文里写道:“王局长关心我们。”王老师看了看说:“不好,应该改成王局长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小明问:“王局长只是转一圈,招招手,就钻进小车走了。怎么能写无微不至呢?”老师说:“你就写无微不至,不会错的,别问那  相似文献   

19.
王涛 《中国德育》2006,1(12):58-58
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证明: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对带好班、育好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如何进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践中,我们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切入点,紧密结合班级实际,使班级文化建设收到了良好实效。1.培养“自强”精神,强化学生自立意识。“自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自强就是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努力向上,奋发图强。当前学生普遍存在自立意识弱、自理能力差的问题,对老师、家长的依赖性很强。为了强化学生的“自强”观念,我们除了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班训,还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20.
看了李卫东老师执教的《班级新闻联播》课例,我深受启发,获益很大。我个人认为,这是一节特色鲜明、堪称范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示范课。其一,它明确地告知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姓语。《班级新闻联播》是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