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历史上对魏碑的研究多是从书法角度谈其技法、流派、鉴别等,而从文字、书写角度谈魏碑的构形、字体形成原因的文献还很少,我们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将汉字字体理论引入研究,站在书法角度之外,重新审视了作为魏碑主体的北魏碑志楷书文字的总体特征,并从字体学角度运用一套分析术语加以分析并论述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北魏的门阀制度,自孝文帝推行之日起,就与魏晋南朝的门阀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显示出这一制度发展的先天不足。文中从四个方面概述了北魏门阀制度的缺陷,并试图从这些特点中窥见这一制度很快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北魏爵禄制的实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准备阶段,是在财政税收逐渐改善的基础上完成的。实封制下,各级开国爵主名义上是整个封区的国主,却没有治民权,封户与他们之间也不存在特殊的依附关系,其所食爵禄相当于官俸。  相似文献   

4.
北魏拓跋政权在处理国家贱民问题上循序渐进地采取了三种不同的统领方式:代政权时期,是贱民产生的萌芽期,部落制是这一时期的唯一统民方式;拓跋复国后,是国家贱民的形成和大发展时期,营户制方式(即军营体制管理方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拓跋焘始光四年后,落籍官府的杂户制逐渐定型,成为贱民统治的主要方式。北魏贱民制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拓跋政权在管理上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5.
6.
社会结构由各种制度相互镶嵌而成,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制度的变迁。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单元,其制度转型自然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社会制度的变迁将会直接影响教育的转型。一方面社会制度变迁可以为教育转型提供契机和动力,另一方面社会制度的变迁又是教育转型的结果和标志。没有社会制度的变迁教育的转型是不可能的,没有教育的转型社会制度的变迁也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7.
北魏建立之初,系由部落联盟走向中央集权,封建化程度较低,母系残余较多。为强化皇权道武帝离散诸部并实行"子贵母死"制度;作为北魏制度转型过程中的权宜之策,它扫清了北魏社会从母系遗风向父权集中化过渡的障碍,使后族势力衰落、保证和提升了皇权,虽有悖人伦却延续达一个世纪"子贵母死"制度;此制度并为从根本上消除妇人干政,衍生出北魏的乳母和保姆干政现象,并成为打击政敌及后宫争权夺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护丧之制由来已久,朝廷通常为某些官贵指定护丧官员,以示特别的荣宠。护丧者的职级与逝者生前的身份地位是紧密相连的。北魏护丧制度承袭汉晋,凸显出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身份等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北魏政权中的汉人是以传播先进的汉文化而在政治中立足,他们对北魏的军事力量影响较小。这实际是一个误解。北魏军事力量中,不能忽视汉人的存在,汉人不但在军事谋议上,而且在军事力量本身,都对北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魏后宫始创于道武帝时期,经过孝文帝的改革,后宫人员有了明确的等级、地位划分,孝明帝还根据《周礼》的记载,并参照汉晋南朝的后宫服饰确定了北魏后宫人员的服饰,将她们在后官中所处的地位直接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北齐乃至隋唐后宫服饰等级制度之先声。  相似文献   

11.
北魏作为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在进入中原地区之后,除了原有的祭拜自然神之外,接受了汉族的一些文化传统。统治者祭拜境内的名山大川,普通百姓则祭拜本地的名山。为了赢得中原民众对其政权的认同,从定都盛乐开始,鲜卑族就不断地以汉族历史上的名人作为祭拜对象。  相似文献   

12.
北魏教育体制有官办的中央、地方学校和众多的私家学校;教学内容以儒学为主,但又有突破,并形成多元化格局.北魏教育对北魏社会的汉化和民族大融合及隋唐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北魏的内河航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魏内河航运的发展首先得力于造船业的发展,北魏造船业的发展和北魏早期与中原地区的交往有着颇多的关系,而且随着北魏的向南发展逐渐发达,为了水路的畅通,北魏时期还对以黄河为主的水运通道进行了疏通,北魏的内河航运虽然说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得到真正的大发展,但在孝文帝之前,即达到一定的规模,漕运粮食等战争物资到洛阳以及南方前线是此后内河航运的重要内容,黄河水运的开通是保证北魏政权兴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北魏时期,司徒几乎为常设职位,北魏司徒职掌不仅涉及民事权力,还对军事、人事乃至营造事务都有干预,北魏司徒是握有一定实权的。  相似文献   

15.
北魏出家为尼的女性,社会上层占有很大比例.女性出家为尼既有统治者崇信佛教的倡导和影响,也有政治环境的因素,而人生的失意和贫穷人家女性为了逃避赋税徭役的剥削而出家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女性出家为尼使社会劳动力迅速减少,引起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乃至追求来生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6.
从游牧迁徙到北魏建国,再到北魏灭亡,畜牧业一直是鲜卑拓跋族的传统经济门类,其在一百多年中,经历了早期游牧阶段、中期固定牧场阶段和晚期衰落阶段。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为北魏军事战争提供了战马等军用物资,在为其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同时,也影响了鲜卑族的饮食、服饰和居住习惯,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畜牧文化。  相似文献   

17.
北魏发展农业生产措施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拓跋氏建立政权后,随着自身封建化过程的进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北魏政府把劝农督课政策与有条件的土地分配政策相结合,在推动农户垦荒,发展农业生产,积累社会财富诸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这对加快北魏拓跋氏游牧民族的封建化过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北魏碑刻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将军"类职官进行研究.在统计出北魏碑刻出现的所有"将军"类职官后,结合《魏书·官氏志》,从名号、品级、册封次数等方面描述该时期的"将军"职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