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落实科学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树立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观。保障公民平等教育权利和机会;以学生为本,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以人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以知识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人文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支撑,个性发展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文章辨析了"以学生为本"教育观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阐述了当前对"以学生为本"教育观的误解,认为应该结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去解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以学生为本"不是从学生的一切需要出发,而是从学生的健康、发展、成长出发";以学生为本"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应该始终是"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在学校"以人为本"就是要同时坚持"以学生为本"与"以教师为本"。  相似文献   

4.
教育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但是往往存在把"以人为本"狭义地理解为"以学生为本",造成以学生的一切要求和行为为尊,进而产生不良的教育效果。教育实践中的"以人为本"应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校与政府、当下与未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管理的核心原理,它随着人学的研究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念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必然渗透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各个层面.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自有的规律和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全面协调高等职业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7.
应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提出应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者认为高校的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应确立学生在学校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观、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实践性教学环节、教材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体现生本理念,真正落实“三个为了一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的改革应以教师为本,作者认为,高校教师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教学质量的保证者,学科专业建设的执行者,学术科研的主持者,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的落实者,所以学校各项改革应体现向教师倾斜的精神。高校的管理应以人为本,应树立新型的学生管理观,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树立教师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教育管理理念,高校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强校战略,通过为师生积极主动的服务,实现学校内外各种关系与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思想,是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社会每个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最高要求,也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以人为本”的人不仅是相对于物和神而言的。而且也相对于人本身。“以人民为本”直接涉及的只是人与人的关系,“人民”是和“国家”、“执政党”、“统治者”相对应的政治范畴,是表征“民”与“官”的关系,不能将“以人为本”理解为就是“以人民为本”。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哲学概念的“以人为本”与政治直接统一并作为执政理念,并在抗震救灾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执政理念,同样也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即“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教育观已经被普遍浇透,师生共同成长是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和学生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黎灼辉 《广东教育》2007,(7):100-100
"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是英国一项意义非凡的议题,纵观英国的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2.
把为人民服务写进教育方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新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落实。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教育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方向和出发点。教育要满足人民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和谐,这是新时期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新的表述,特别强调教育要为人民服务。我们认为,“为人民服务”作为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教育思想的理性回归.它向我国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三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是教育究竟应该为谁服务?在新的教育方针中,不仅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指“人民”:二是教育究竟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或者说凭什么去服务?三是教育究竟怎样服务?这三个问题不仅需要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去积极探索和实践,也是我们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同时,它也向教育投资者、举办者(含民办学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贯彻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企事业单位管理中广为流行。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的竞争,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人才是当前高校重要的任务,也是高校生存之本,兴校之路,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从管理观念,教学手段,人文精神,专业设置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实现“以学生为本”教育观的基本手段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实以德治国方略,二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两者具有共同的理论渊源、相同的政策高度、都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发展的新阶段,在内涵和理论层次上丰富发展了"为人民服务"、更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和巩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二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地理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力,具体做法是:打破传统,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个人良好的修养和品质;尊重、信任、热爱、激励学生;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贴近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项措施都要体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为人民服务”宗旨,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哲学基础和价值目标,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与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不仅与“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而且是重要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当今各国基础教育的共同取向,其理论依据是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和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将教育的重心位移到对人的生命关怀、对人格的尊重上来,这是教育理念的伟大进步。然而,许多时候“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成为我们的思想,却成了装点门面的工具。环顾我们的校园,“以人为本”已经泛滥成一种随处呼喊的口号,成为一种随处张贴的标签,那么,如何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