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孔子研究出现一派新气象,现择要评述如次.一、一般情况1979年曲阜师院(后改名曲阜师大)成立孔子研究室,该室于1980年1月份发起召开了一次小型的20多人参加的山东省范围的孔子学术讨论会.这是十年动乱后的第一次讨论.虽然规模小,规格也不高,但意义大,因为从这开始,结束了"讨孔"的活动,开始了研究的里程.从这以后,大型学术讨论会不断召开,主要者有如下几次.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时代里,再回看孔子的教育评价方式,更具有时代意义。孔子的教育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做到因入、因事、因时而异。  相似文献   

3.
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其影响之大,争议之多,是其他任何一位古代思想家所无法比拟的.这就决定了在先秦儒家研究中,孔子的研究一直是一大热门课题,发表论文之多,实可以“汗牛充栋”作喻.尤其是近年以来,对孔子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和成熟,有关成果更是令人瞩目.这里我们只能挂一漏万地择要介绍,遗珠之憾,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4.
关于孔子和孔子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意见分歧也许更大。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是在理论上遇到三大难题,即:孔子思想的性质如何认定的问题;孔子保守的政治倾向应如何看待的问题;"真孔子"与"假孔子"的问题。对这三大难题的求解提出理论上的思路,有助于从理论上澄清"打倒孔家店"和"儒学复兴"这两种极端态度中的若干迷误。  相似文献   

5.
孔子做为一个对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人们对其的评价众说不一,尤其是近现代,各个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从各自据有的价值观出发,对孔子的评价趋于复杂化.本文拟以历史为线索,为求客观地刻画孔子,为当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做一点有益的工作,并籍此求教于各位同仁学者.  相似文献   

6.
孔子从总结前代统治者的统治经验入手 ,创立出一套新型的政治统治理论。这套理论虽未被当时的统治者接受 ,但因其高人一等的视角角度和理论本身的实用性 ,则被后代的封建统治者视为指南 ,成为我国封建时代主要的统治思想。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改革家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源源流长、久盛不衰。对孔子的评价,历来是热门话题。这当中既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的方面。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中多次分析和评论了孔子及孔子思想,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和态度对待孔子、孔子思想,为我们今天正确评价孔子和其他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8.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家住鲁国陬邑(今山东泗水),后迁居曲阜(今山东曲阜)三岁丧父,年青时当过季氏的“委吏”(管理仓库和会计)、“乘田”(管理畜牧),从事过“儒”(办丧事赞礼)的职业;中年开始招收弟子讲学,一度出任过中都宰和司寇,下台后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又四处碰壁;晚年回到鲁国,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孔子思想的历史趋向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由于孔子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以前学术界一般据此认为孔子思想是倒退的,但孔子“仁”的思想显示孔子主张“爱人”,“德治”等,反对奴隶制把被统治不当人看待的观念。孔子的“礼”在性质上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奴隶主贵族特有的空洞的行为形成,而成为调整封建社会关系的准则,故孔于思想的历史趋向是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史学界将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视为孔子站在没落权隶主贵族的立场,反对社会改革和进步的主要依据。本文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这一看法的理论基础是“战国封建论”,而“战国封建论”并非学术界的共识;若从“西周封建论”出发,则可做出新的诠释,即“克己复礼”是符合春秋时期社会稳定和发展要求的正确思想,在历史上是有进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了各种矛盾的复杂的过渡时代。当时,社会矛盾急剧转化,奴隶主贵族阶级由统治地位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在蓬勃兴起和壮大的新兴地主贵族阶级。社会在变革,新事物也在萌生,“士”便是在这种情况下,顺应时代潮流产生了。处在“士”阶层的人物,在政治上的地位都比较低下,从当时的高阶层的诸侯卿相养“士”就可以窥其全貌。而所谓的“士”也争相寻找“明君”、“贤主”,企图能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推行并实施其政治主张。他们的行动完全自由,言论也完全自由,环境对发展他们的学说及主张极其有  相似文献   

12.
提起中庸,人们很自然想到孔子。半个世纪以来,对孔子中庸思想研究,人们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章,然而至今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依然众说纷云。有人认为:“中庸之道是反辩证法的思想体系”;①有人说:“是辩证法在孔子思想中的典型运用”,②“闪灼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芒”。③各种观点,分歧很大。笔者试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儒家创始人孔子对文艺的特征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的社会作用、文艺批评中政治与艺术两个标准、内容与形式等诸方面都作了较为符合文艺特性的论述。这一切建构了孔子文艺观有机统一的体系,至今仍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学者通过论证“孔子并不认为有‘生而知之者’”来为孔子辩护,但是这种解释不符合孔子的原意和历史的真实。孔子其实是认为有“生而知之者”的;他所说的“生而知之者”并非指“生下来就懂得知识的人”,而有其特定的含义,即:“一个人身体和智力成熟后,凭着很高的天赋,尚未经过专门求学,就有极高的对道德和社会伦理的感悟力,就能明白孔子心目中的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下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明 《宁夏教育》2005,(11):17-18
孔子是我国儒家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早在公元前六世纪他就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强调了教育的政治功能;他认为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应是“学而不厌”,对学生的态度应是“诲人不倦”;还提出。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有教无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比较多,这对推动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其中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实施教学评价的方法和过程大同小异,一般都是先制定出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再根据方案规定的方法步骤实施量化评估,最后通过某种处理得出结果。标准的制定过程一般都是根据某种价值取向确定评价因素,然后给出这些因素的权重,便构成一个评价标准体系。标准的出台尽管经过大家的反复论证,一般来说都遵守一定的科  相似文献   

17.
当教育评价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的时候,评价的引领作用已逐渐凸显出来,而此时评价的导向性则成为正确发挥评价作用的关键。课程改革进行的时间还不长,难以用其他方式检验教学效果,再加上课改的重要理念是重在教学过程,所以,组织研究课和随机听课,通过课堂表现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孔子最早研究修辞。应该说,他是我国修辞学的开拓者,奠基人。孔子的修辞理论一部分保留在《论语》一书中,另一部分保留在其它古籍里。这些理论虽然是片断的,不系统的,但却是零珠碎玉,见解精当。如果把这一些零珠碎玉搜集起来,加以分类汇编,并作些阐释工作,就一定能显示出孔子修辞理论的完整性。这样做,不仅是确立孔子在中国修辞史上地位的需要,也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修辞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我在《论孔子正名学说》(《甘肃师大学报》1979年第三期)一文中,主要以《论语》的本文为根据证明了:孔子“正名”的意思是正确理解词义和正确用词,不能解释为“正名分”。刊出之后,觉得光是那样论证还嫌不够,因为“正名分”说的主张者在论述学说的内容时,往往是大量引用孔子以前和以后的资料,对于《论语》本文引用反而很少。因此,想要廊清蒙在孔子正名学说上的重重迷雾,还需要对孔子这一学说的源与流作必要的论述。这就是本篇所要讲的。  相似文献   

20.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子“正名”思想的重要表述。考察孔子原意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要求君要行“君道”,强调的重点在“君”一方。今天所说的“君臣、父子、夫妇”尊卑等级思想并非孔子思想的本来面貌,是后儒对孔子思想的过度阐释,是对孔子思想的偏离和歪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