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1问题夏焦兵[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学(242000)]卵裂期究竟指哪一阶段?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认为: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这一时期称为卵裂期。其可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科书中的确定性结论对教学行为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8):72-76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充满确定性结论的现实,分析了由不适当的确定性结论引发的种种不良教学行为,提出了一些改进的设想。这种探讨为地理教科书编制和教学行为改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中,有几处微瑕。笔者谨录如下,求教大家。一、该教材第48页中“军事成语举例”  相似文献   

4.
插图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图文结合的课文的阅读效果往往优于对无图课文的阅读。影响插图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图文相关度、图文呈现方式、学生特征等。考虑上述影响因素,同时结合生物学学科特点,本文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的插图为例,从提高图文相关度、改进呈现方式、注意每幅图的功能定位、注重插图质量等几方面分析提高插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罗小燕 《辽宁教育》2009,(7):107-107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明确学习任务 1.师:小朋友.我们班一共有42位同学,大家在一起学习,就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其实啊,世界上不同的家庭可多了.今天,老师要隆重向你们推出一个特殊的家庭,它就是--汉语拼音大家庭.  相似文献   

6.
彭慧 《山东教育》2009,(1):56-56
《春雨的色彩》是一个童话故事,它通过一群小鸟的争论,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春天,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宝贵、神奇。文章内容浅显,语言生动,充满了童趣。根据课文特点,可以按照感悟、了解和体会三个梯度,利用看、读、演三维一体来解决疑问,组织本课教学。  相似文献   

7.
教科书是教育教学的窗口、依托、抓手、凭借、载体。因此,历来受到社会的深度关注。其中,语文教科书尤为引人瞩目,引起的反响和争议也更为激烈。新课标颁布后,多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纷纷崛起,形成了百家争鸣之势。  相似文献   

8.
[案例] 这是《桂林山水》的第二节讲读课。教师开讲:上节课我们读读讲讲,气氛十分热烈。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诵读课文。大家已经知道这篇课文感情强烈,气势磅礴,但如果我们懂得它感情强烈、气势磅礴的语言文字使用方面的原因,我们诵读课文就不仅仅只会是“凭着感觉走”了。  相似文献   

9.
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利用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其目的是指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活动.并通过主动探究学习活动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教材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是物理教学过程的物化形态.使学习活动从潜在形态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媒体。物化的教材应通过科学性、层次性、启发性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通过丰富的教材内容诱导学生的探究,即教材应该具有探究性。  相似文献   

10.
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至三年级共六册,经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目前正在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试用。这套教材是人教社编写出版的第十套小学语文教材,在保持和发扬人教社教材特色的基础上,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开拓创新,具有很高的质量和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12.
彭海鹰 《辽宁教育》2011,(1):104-105
教材分析 《妈妈的账单》是略读课文,切入角度独特,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他看到妈妈给他的报酬和给他的账单时,他惭愧万分,深刻感受到妈妈的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相似文献   

13.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读准字音;会写“贝、原”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相似文献   

14.
片断一:借助画面背诵,高效"内化" <月光曲>中描写穷兄妹俩听着贝多芬的钢琴曲被陶醉的一段描写堪称经典.这一段主要描绘了兄妹俩随着贝多芬弹奏的乐曲的曲调变化,产生了美妙的联想,由刚开始波光粼粼的平静海面联想到朋光下波涛汹涌的大海,情感随着大海的变化而起伏.  相似文献   

15.
经过汉语拼音和识字的学习,学生将进入课文的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是以儿童的眼光看风景、讲故事,充满着童真童趣。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朗读课文的兴趣,还会从中领略到课文的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16.
付芳 《辽宁教育》2010,(1):104-10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醒、澡”等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凑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相似文献   

17.
课文分析 本课写的是兰兰的一双手:能画画,能写字,能给爸爸拿拖鞋,能给妈妈洗手绢,能给姥姥挠痒痒,还能做别的许许多多的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事情。这就是全家人喜欢兰兰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包翠萍 《辽宁教育》2009,(1):108-108
一、借助图片,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阳光洒满大地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谈话:看到这幅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在上学期,我们学过了《阳光》这一课,你对阳光了解多少呢?过渡:阳光怎么会进到棉鞋里去了呢?读一读课文吧。  相似文献   

19.
罗小燕 《辽宁教育》2010,(1):108-109
[设计意图]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编者选编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读通课文,读懂课文意思,读懂人物特点,读出文言文味,感受文言文带来的兴趣,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以后的文言文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数一数”单元教学目标过于单一,内容单调,能否将其与“比一比”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 (一)为什么将“数一数”和“比一比”两部分内容分开编排 “数一数”“比一比”以及“分类”三部分内容在原通用教材中均编排在“准备课”一个单元中。实验教材将它们分开编排,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