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家呼吁我们教师,应当以读书作为工作生活的第一要著,而且我们也努力这样做。我深深敬重那些在清贫中仍然和书连在一起的教师们。另一方面我在想,如果读书总是和清贫的教师连在一起,“知识就是力量”的话语喊起来岂不底气不足?我们谈论读书的重要时,我们更应该谈论怎样读书有用,  相似文献   

2.
我为读书狂     
感谢我的母亲,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在我百无聊赖的时候,把文字这把钥匙,勉强地塞到我手里。到了我七岁的时候,在独游无伴的环境下,我带着这把钥匙,打开了书库的大门。 门内是多么使我眼花缭乱的画面啊!我一跨进这个门槛,就出不来了!  相似文献   

3.
我看读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读书也是如此。我觉得各种专业的知识都有相通之处,可以互为补充,甚至科研中的很多创新点都是来源于这“不经意”的阅读。我的经验证明,广泛的阅读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  相似文献   

4.
读书箴言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先秦]孟子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汉]刘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宋]欧阳修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  相似文献   

5.
如今的教师还读书吗?这个问题似乎提得有点多余,甚至有点幼稚。一个整天拿着书本的人,一种与书籍距离最近的职业,一种以要求学生读书为毕生使命的行业,从教者怎么会不读书呢?然而,依笔者在教育上工作了半辈子所了解的情况和所见到的情形,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不读书的或者并非是真正意义上读书的。读书,对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说早已是“梦里依稀昔日事”了。  相似文献   

6.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温家宝总理在今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意味深长地说道: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2005,(9):30-30
谈到读书方法,林语堂认为,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读书知味,都看你所读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都是因为读不合适的书,及不得其读法。  相似文献   

8.
我是读书狂     
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最喜欢读书。书是我忠实的伙伴,它能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是的,有了书,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从一年级认识字开始,我就畅游在书的海洋里……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随时读书     
马丽凤  常坤 《中学教育》2005,(10):26-26
前不久,国家督学、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在局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专题辅导报告会中讲了这么一段话。  相似文献   

13.
读书偶感     
读书于我.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一天不读书,就会有饥饿感、寒冷感、窒息感、憔悴感、孤独感。读书就是打通精神经脉的良药。一日不读书.自惭形秽:三日不读书,怅然若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余俊 《师道》2006,(4):47-47
读书是一种习惯。什么是习惯,习焉不察,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一种行为方式自然而然到自己不能察觉的时候,就成了习惯。英国作家毛姆说他喜欢坐在公园的长凳上读诗,这是他读书的习惯之一;欧阳修的“三上,三多”是他的阅读写作习惯;三国著名学者董季直的“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是他争分夺秒学习的习惯;司马光的警枕夜读是他克服瞌睡,增加学习时间的习惯。读书形成一种习惯,而习惯形成一种生存方式,生存方式最终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读书是一种需要。我们所熟知的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孙康映雪,他们千方百计为自己创造…  相似文献   

15.
我很少为了什么去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只有在自学考试难以坚持时才苟同这种观点。也不是因为大部分人认为的所谓的用功去读书。我最尴尬的是,每当我捧着一本书读得入神的时候,时不时有人,包括我的朋友都会来一句:“这么认真?休息休息。”很多时候,我就报之以苦笑:休息?我这就在休息,读书使我的心灵最为安稳宁静,读书是我最好的休息方式。我是因为喜欢书而去读书。  相似文献   

16.
读书何为     
嘉宾简介:陈骏涛,名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他所主持的《跨世纪丛》,影响了中国广大读,对几代作家和评论家也有着非比寻常的影响,对中国当代学的贡献十分巨大。孙惠芬.作家,第三届鲁迅学奖得主,第三届冯牧学奖得主,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歇马山庄》入围第六届“茅盾学奖”。  相似文献   

17.
18.
教师本是书本的受益。我们今天所从事的这份职业是来自学生时代的苦读书本,如果当年不读书或读书不好,就不可能成为一名教师,可谓“学而优则师”。可当了教师以后,很多人却从此不愿看书,不爱读书,远离了这些曾使自己受益的书本。  相似文献   

19.
读书如吃饭     
写下这个题目,又觉有些不妥。因为,如今吃喝之风颇盛,若把读书当了吃饭,或把吃饭当了读书,都是对文化的一种羞辱。  相似文献   

20.
书的苦乐,既在书中,更在书外。 本期“蓝色书屋”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古代室主任、中国作家豫会会员孙琴安老师,来和大家聊聊巴金先生的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