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提升动机基于个体自我提高的需求,表现为个体意图获得他人积极的评价,维持和提高自尊,获取积极的自我意象。本文选取近些年自我提升的重要内容,对概念的界定、功能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大,工作倦怠严重,身心健康状况堪忧,幸福感指数普遍较低。如何提升教师的幸福感?通过发掘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来提升个人的幸福感的积极心理学提供了正面的参考。提升高校教师幸福感的策略有:培养积极自我,提升高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建立积极关系,改善高校教师生活的微生态环境;学会积极改变,瞄准机遇和迎接挑战,提高工作投入和沉浸体验。  相似文献   

3.
自我提升是个体对自己不切实际的一种积极评价或过高评价,是个体在自我认识和社会比较中努力保持和提升自我的一种倾向,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成绩表现、人际交往及任务选择等多方面,同时自我提升的水平和表现形式又受到文化差异、自尊、人格特质以及人际关系和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在自我提升的研究中,还存在着概念不统一、测量方法多样、结构不明确、实证研究少、样本群体单一以及对任务选择和成绩表现的作用探讨较少等问题,未来研究可在这些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教师专业自我内涵与心理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旨在发掘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与其个体专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阐明专业自我在提升教师进入个体专业性发展的更高阶段,促进专业性发展的完整性和协同性,为个体专业性发展注入活力与特色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珊珊  陆夏平 《考试周刊》2011,(48):233-235
自我调控行为会损耗个体的心理资源,并导致随后的自我调控任务的失败。本研究考察负性情绪对资源损耗的影响。被试完成不同的色词Stroop任务,通过情绪人脸图片诱发其积极、消极情绪,最后测量空间工作记忆以检测自我调控资源。结果表明,资源损耗后,与未诱发情绪的被试相比,消极情绪组的空间工作记忆更差,而积极情绪组的工作记忆得到了提升,且未损耗资源组没有这样的差异。因此,个体资源损耗时,负性情绪削弱个体的自我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认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小学生未来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小学低段绘本阅读的教学,引导小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与体验,尊重自我认知的独特性,帮助小学生探索形成自我认知的途径。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要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提高其自我阅读能力,使整个阅读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活动理念】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心理学家Kristin Neff提出了自我关怀的概念。自我关怀是一种积极友善的自我态度,具体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失败时,能够善待、接纳自身的缺点和不完美,以一种包容、不批判的态度来面对自己。自我友善是自我关怀的一个核心维度,指的是个体在面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时充满爱意和宽容,持以友善、理解和鼓励的态度,而非严厉地自我苛责。高自我友善的个体,会采用包容、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时代,远程办公模式作为新的办公模式日益盛行,高度自主性的远程办公情境使得自我领导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尽管个体在远程办公情境下具有丰富的积极情绪体验和消极情绪体验,但目前研究缺乏对远程办公者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激励的关注。基于自我领导和远程办公相关文献,构建远程办公情境下的情绪自我领导理论,就是要解决在远程办公情境下如何提升个体的情绪自我领导力,以及如何利用情绪自我领导的行为选择策略、情感体验策略和认知调整策略,以帮助个体管理和应对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最终产生积极的情感类结果与绩效类结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道德自我是个体道德人格发展的核心。青年时期是道德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道德自我对青年大学生具有特殊意义。大学生道德自我的建构策略有三:一是大学生个体自身不断加强道德自我修养,包括通过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体验和道德自省,提高道德自我认知水平,注重日常化的自我道德修养,加强道德自律;二是高校道德教育充分重视大学生道德自我的发展价值,尊重其道德自我的完整性和自主性;三是社会积极完善道德规范体系,培养良好道德风尚,规范网络管理,为大学生道德自我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自我是个人发展中整个人格形成的核心,理解自我时涉及个体的自我和发展的自我两个方面,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生理、认知机能和社会的期望的变化第一次聚合在了一起,使整个的自我的发展在内涵上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征。自我认同是个人个体与自我身份的确认,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自我认同的实现,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有早定、拖延、迷茫、达成四种方式。青少年要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促进自我认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自我评价能力是影响高校全日制成教生学习成效、个体构建人生价值导向、体验人生意义、进行目标选择的重要因素。目前成教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普遍缺乏,高校应尝试使用恰当的自我评价方法,帮助他们积极探求自我评价策略,从而实现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及其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琰  朱静 《教育与职业》2015,(6):119-121
职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能力信念,对个体的职业选择、职业目标确定与调整、专业学习、求职行为等职业生涯规划过程有重要影响。高校应根据职业自我效能感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制定科学的教育措施,积极组织职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学会合理归因、优化目标设置策略、调整自我监控偏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终身教育原则倡导在学习化社会中个体持久、全面的提升自我,这对个体的能力要求显然有别于传统教育观念所要求的能力.其中,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是这种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个体自我参照思维在随环境和任务变化而变化的正倾向,需要在学校学习阶段有效建立起来.而教师对学生自我参照思維、行为和情感之间的动态作用的引导和帮助是可能的.这种作用不仅在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上,也在于帮助学生实现积极自我效能感的迁移.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大学生自我损耗程度与利他行为的关系,以便为大学生实施亲社会行为提供心理干预和理论支持,采用积极与消极情绪量表、行为实验、大学生利他特质调查问卷对天津市某所高校的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我损耗与利他行为呈负相关,不同损耗程度下个体的利他行为数据有显著差异,且自我损耗程度低的个体比自我损耗程度高的个体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经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自我损耗程度对利他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的结论,自我损耗比利他特质对个体利他行为的预测力更好,个体在自我损耗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更易做出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15.
青年教师自我价值感及其培育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对自己重要性的肯定与接纳的心理倾向。培养青年教师正面、健康、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是提高青年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本文就如何培养和提高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依据现代心理学的“自我认同”理论,在社会环境和个体反思上,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存在自我认同危机,要优化社会环境,提高高职教育社会地位,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培育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自我认知对提升大学生学习效率、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大学生自我认知为研究对象,明晰大学生自我认知的作用机理,构建深层次的认知差异测评模型,探析大学生自我认知提升的有效路径。实证结果遵循马斯洛需求理论与自我效能感理论,现状满意度及自我满意度较大程度影响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提升。相比个体属性差异与年级差异,成长环境与专业性质成为影响大学生自我认知的主要客观因素。有效的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教育、积极的社会认知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是高校积极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关键路径。自卑型认知大学生较适合浅层次循循善诱的提升路径,而自傲型认知大学生更适合浅层认知与思想深度认知融合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8.
《鸡西大学学报》2022,(1):62-66
创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缓解文科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育是文科大学生创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它有助于增强主体创业自信心、提升主体自我认知水平,提高主体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素养。针对目前我国文科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的现状,拟围绕个体创业意识、整体创业环境、创业行为动机三因素,提出培育创业意识、积累创业经验、营造积极的创业环境、提升创业能力四条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自我效能感的视域看学习动机的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不仅能激发个体的行为动机,还关系到个体成就水年的高低。文章阐述了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并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可从四个方面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获得成功经验;(2)积极给予反馈;(3)鼓励正确归因;(4)设定挑战性目标。  相似文献   

20.
自我评价既包括对现在自我的评价,也包括对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的评价。为了维护和提升现在的自尊,人们积极评价主观近的过去自我,消极评价远的过去自我,特别是在重要的特征上;并将积极的过去自我知觉为近的,消极的知觉为远的。主观近的过去自我直接影响现在的自我评价,远的对现在的自我评价的影响很小或有一种对比效应。对将来自我的评价,也是为了提升现在的自尊,将来自我的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的主观时间距离知觉也存在着不对称性。该领域的研究可向密切关系、特殊群体的时间自我评价模式拓展,验证时间自我评价理论跨文化的普适性,并深入探讨其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