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会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流动明显加快,其中,农民流动构成了当前我国社会流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与民工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的变化.任何社会中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地位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流动的性质。一般来说,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流动的速度较慢且流量较小,而在现代社会,社会流动的速度和频率相对较快、流量也相对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流动呈明显加快趋势,其中,农民流动构成了当前我国社会流动的主体。与此同时,在影响个人或群体社会流动的诸因素中,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教育培训的作用也愈加凸显。鉴于此,本文试对我国农民的社会流动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民工培训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阐述了现代性的"流体"特质,显示出独特的方法论意义,在这一理论视野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学现代品格的"流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主体性的分离、文化立场与民族国家意识的变异、文学空间的不断分裂、时空意识的错位、道德意识与审美品格的分化。"流动性"正是转型期文学现代品格的一种表征。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鲍曼著作中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稳固的现代性、流动的现代性等概念做简要的梳理和诠释,以期推动国内鲍曼现代性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与人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主体的人的现代化。只有人具有了现代性的品质,才能有效地维持、促进现代化的成果。本文中提出了人的现代性品质的两大特性,即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主体性的确立,并就教育对人的现代化中的作用提出了价值取向的引导、发展观的塑造和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是来自欧洲启蒙运动并迅速全球化的哲学理想,现代化是其社会图景。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初期的启蒙救亡、中期的政治遽变、“文革”后的经济建设,至今仍在现代化过程中努力前进。然而中西之间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形态,决定了现代性进入中国后的曲折与变形。20世纪的中国文学被捆绑在现代化之路上,其审美特质与自主精神都必然受到特定时期历史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在我国的发育是西方诸种现代性在我国获得一种自我理解的过程,它以西方的现代性理论为根,以中国文化传统为土壤,是一个生长的过程,一个不停地想象与获得意义的过程。大学排名之可能是现代性的后果,追逐大学排名乃是对现代性的迫切追求。大学在现代性的浸染中变得日益合理化,大学成了现代性的一个很好的样本,大学正在进行着现代性发育,同时承受着成长之痛,现代性正利用大学的制度作为载体来侵袭大学。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厘清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性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一个无法绕过的课题。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或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分支,其发展过程同国家或社会现代化过程总体上是一致的。高等教育现代性发端于中世纪大学,并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践,在与传统断裂、与时代相契合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从起因看,高等教育现代性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之"因";从结果看,高等教育现代性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之"果";从过程看,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性存在互动关系。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加强高等教育现代性研究,在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性关系的基础上,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性良好互动、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9.
要建立起有关中国现代性的解释框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现代性"与"现代化"的不同;二是中国的五四启蒙与西方的启蒙在批判的对象、提供的思想观念及所产生的结果上的不同;三是由于这些不同所引致的中国正在形成的现代性所具有的特殊形态.图强、维新、革命、科学、民主(反封建专制)、发展、和谐等,相继构成中国现代化追求过程的系列主题词,从而有关中国现代性的解释框架,可以从对它们的反思中进一步求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现代性的研究为中国现当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话语资源.现代新诗的现代性问题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现代新诗的现代性问题本身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问题.包括现代新诗从题材到主题以至语育艺术方式等多个方面。语育问题是其中最受忽视然而最为重要的问题.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事实上从根本上制约和决定了现代新诗现代化的方向及其内涵。而现代新诗现代性本身则包含了丰富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首要是实现农民观念的现代化;而现代农民观念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经济观念、政治观念、精神观念、文化观念、法制观念等。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开展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大众传媒手段建设等多种途径去构建中国农民观念现代化体系,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问题以理性精神为核心,具有“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双重特征。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问题的发展演进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明确的逻辑主线。以现代性问题为理论基础,我国法制现代化所面临的现代化与西化、法的现代性与法律传统、法治与德治等许多问题都能得到的有力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的特点是伴随着反封建一路走来,与世界上其他各国的反封建不同,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取向和发展模式。反封建就不得不提农民问题。中国曾经是个农业大国,而现在是个农民大国。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现代化就是农民的现代化问题,这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显著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哲学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事件,它更是一个现代现象、一个哲学事件,是一种人文形上学的代表趋势.而对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化之独特性而言,这种趋势更加具有其特殊性与关键性.  相似文献   

15.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关键在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而促进实现农村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村小康。  相似文献   

16.
今年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居民饮水发生困难。这是对中国生态危机发出的严重警告。由于现代化的发展,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困境。近几年,西方国家对现代性和现代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国也需要认真研究现代化及现代性问题,这对改善中国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中现代性的成长、先进中国人对资本主义的判断、传统大同理想向现代的转变,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了政治前提。计划经济虽然有助于工业化,但又限制了社会现代化。邓小平理论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则体现了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8.
推进社会现代化必须关注人的现代化。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农民工的现代化对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流动的经历使得农民工初步接触了现代性,然而城市社会的排斥、职业选择困难以及受教育程度低、较少接触大众传媒等因素则制约了农民工进一步现代化。产生这些障碍的根源在于制度设置的不合理、传统观念及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以及教育公平的缺失。此外本文还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问题是当今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理论层面上说,它是促使理论转型、换代的一个拐点,从现实层面上说,它促成了现实世界的深刻变化,对我国的现代化道路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传统农村家庭教育功能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潮"现象出现后,我国传统农村家庭教育功能呈现出新现象、新特点.本文以农村家庭模式划分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这一理论发展的趋向,并针对传统农村家庭教育功能变迁对子女社会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