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教育活动中简单套用市场营销中的"顾客就是上帝"理念,很容易得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结论,凡是"学生的需要"都被视为正面的、应该满足的。但"学生的需要"有对错之分、高低之别,需要老师予以指导和纠偏。这种指导必然赋予教师在知识和职能上的权威地位,教师的权威地位是为了保障学生更好地发展,而不意味着对学生尊严和人格的践踏。因此,因为"顾客就是上帝"就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显得于理不足,也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使文言文教学焕发"现代"风采,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笔者认为教好文言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变教师"讲注"为主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文言文教学和其他课程教学一样,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摒弃教学中独占课堂、串讲到底的做法,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授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预习中的疑点与学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中,凡是能让学生运用工具书、看注释  相似文献   

3.
凡是做过学生的,对"给我坐好了"一语不会陌生。这几乎是所有教师共同的一句口头禅。近日,又闻某校因学生"坐姿"一事而闹得不可收拾,师生变为"仇敌"。痛心之余,不免由"给我坐好了"一语说起,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4.
【主题】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最主要的美德。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不仅要爱好学生,更要爱有缺点、有问题的落后  相似文献   

5.
"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几何知识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很薄弱,导致学习这部分内容很困难。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教师要思考如何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能帮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诸方面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掌握历史规律,给历史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可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片面性。他们认为,凡是运用了多媒体的就是先进的教学方法,凡是多媒体用得多的教学效果就会越好。其实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过多过滥是教学之大忌。  相似文献   

7.
公开课上,某教师教学新词“孑孓”时解释,“孑孓就是蚊子的幼虫”,一带而过。而学生似乎意犹未尽,有个男生悄声嘀咕:“我看到过孑孓,他是蚊子的宝宝,我家门前的池塘里就有,身上还长了毛呢……”我当时就想,对于“孑孓”这一特殊的词语,该怎样教学才能把学生“喂饱”呢?  相似文献   

8.
宋玉红 《教育》2015,(4):30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它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已经成为发挥学生自主性,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有效途径。"课件导学"的引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与实践。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  相似文献   

9.
通用技术课程具有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而多媒体具有"集万物于眼前,观古今于须臾"的特质,它能完美地满足通用技术教学的要求.所以只要有条件,通用技术教师都会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是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之美在于"度","度"就是恰到好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度"就是:恰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恰好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度"把握好了,那就是完美的,而一旦失手,那就过犹不及,得不偿失了.有些通用技术教师把多媒体课件当做提高教学效果的"神器",在教学中过度地使用多媒体,造成了诸多弊端.本文将从多媒体课件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出发,分析当下通用技术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课件过程中的一些误区,并给出自己的思考,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1设置问题梯度,提供思考空间,提高课堂教让学生有较多的展示机会,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学学生的"可"动性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康托尔说:"在数课标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  相似文献   

11.
一学期一轮的听评课活动结束了。这项活动为每个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对大面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艺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老师的准备都很充分,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书写黑板、小动物头饰。教师教得也非常卖力,微笑讲课、体态语言、启发诱导。可是我总觉得缺少了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我县教育现代化县的成功创建,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影像、图片资料齐上阵,师生一会儿表演,一会儿歌唱,课堂氛围浓浓的,热热闹闹,花里胡哨——此举大大改变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但"花哨"的背后也带来一些问题:问题之一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平时很少用多媒体,主要是受素材很少的局限;问题之二是教师  相似文献   

13.
楼建平 《教育》2011,(9):42-43
这些年,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些弊端,特别是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满堂走"的现象,教育界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于是,我们开始忌讳"讲"了,甚至有人把教师少"讲"或"不讲"作为教学创新的标志。尤其是一些公开课,老师担心背上"填鸭式"、"满堂灌"、"牵着学生走"的黑锅,于是绞尽脑汁以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形式。教师不遗余力地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热火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勤快的教师培养懒惰的学生!雄鹰的翅膀是飞出来的!因此,教师们应该学会"偷懒",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一、授课时做到"有的放矢"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要精简课堂:凡是学生自己能够看懂的就不讲;  相似文献   

15.
不少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完美"呈现,对学生的回答一律用"好的"、"不错"做简单评价,而缺少对问题价值的有效引导,所以在一些关键处学生还浑浑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为了营造热热闹闹、皆大欢喜的场面,对学生的回答一律高度赞赏,缺乏客观评价,这容易造成学生飘飘然,滋长其自满情绪。这些都说明,我们的课堂迫切呼唤“理答”。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计算机教学中,侧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虽然近年来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在计算机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但许多教师的观念还没有真正转变,或是简单的套用一种方法进行到底,没有很好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此教学改革实践效果只有  相似文献   

17.
如今,如下观点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在数学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的活动,教师不要代替。  相似文献   

18.
卫晋丽 《今日教育》2004,(11):27-28
身为教育者.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深深明白:就教育实践而言.师生关系是一个关键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核心问题。或许是对中国长期以来“师道尊严”的反叛。或许是因为近现代哲学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人类主体性研究.或许是受到国外教育改革思潮的影响,中国的师生关系可以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最流行的一种提法就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于是学生的活动是否充分.顺理成章地成了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一把标尺:凡是死讲硬灌的.凡是课堂上过分强调讲析的.凡是教师习惯于占领讲台的。更有甚者。凡是一节课如果学生活动的时问少于多少分钟的.就是一堂失败的课。这种说法也许有它的合理性.但我总觉得这中间多少有点矫枉过正的味道。  相似文献   

19.
1.激发兴趣,创设愉快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宽跟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下,中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则马上会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愿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例如:在教学初中几何“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计出三幅图案;一个等腰三角形、一架飞机、人民大会堂,显示后,用红线标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造意境,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变"讲堂"为"学堂",就是要把教师讲课的"讲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转变呢?一、观念更新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思想基础1.课堂教学观的更新。过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生只是通过被动的听,去适应、配合教师。现在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过去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从自己的"一桶水"中舀"一杯水"给学生;现在是教师带着学生去找"水",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找到"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