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正教育出版人有着既能脚踏实地、又会仰望星空的优良传统,在变革凶猛的今天,理应积极求变,在变中求胜、求发展,若是只顾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走着走着,很可能就会发现没有去路了。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出版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教育出版为国为民做出的贡献之大有目共睹。但历史老人是残酷无情的,他在将一件  相似文献   

4.
中华书局是我国近现代出版史上第二大民营出版社,于1912年元月1日,由陆费逵(伯鸿)、陈寅(协恭)等人在上海创办成立.虽说,中华书局最初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体变更而带来的出版商机,但中华书局能在以后的长期出版岁月中,无论是整体的出版实力,还是每年的出书规模,都稳坐出版界的第二把交椅,则不能不说是中华书局在经营上筹划有道、经营有方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提起叶圣陶的名字,人们都会把他和开明书店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开明书店工作长达近二十年,更因为他对开明书店事业的发展和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出版——陆费逵研究》是专题研究出版家陆费逵的著作。其主要特点与贡献在于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了对中国近现代出版史进行关联与比较研究的宏观视角;从产业竞争有利于出版发展的角度,深化认识中华书局的价值;站在社会进步的高度,真正理解教育与出版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开明书店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语教科书上的出版成就,当以林语堂(1895~1976)先生编纂的《开明英文读本》和《开明英文文法》为代表。其中,前者1928年甫一出版即火爆一时,首印一个月内即加印多次,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不断再版,长销不衰;  相似文献   

8.
正服从组织安排到出版社工作,屈指算来已有12个年头了。经受"书行天下,传承文明"出版人精神的洗礼,耳濡目染书香世界的精彩,出版的情结已经深深扎根我的内心深处,文化激情和出版理性像孪生兄弟如影随形,一直伴随着我的出版生涯。我认为,文化激情造就事业,没有激情,梦想将只能是昙花一现,失去持久的支撑,更难以谈得上去创新;而理性则是夯实出版事业大厦的基础,没有足够理性经营出版工作,也只能是"文人式"的舞文弄墨,难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梦想。  相似文献   

9.
王青 《编辑之友》2011,(2):123-126
周振甫1931年考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第二年10月由徐调孚介绍,进了开明书店当校对。那时当校对不像现在那样容易,而是要经过专门考试的。周振甫按开明书店的要求,将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加以断句,考得十分准确,审核通过后安排在编校部,帮助宋云彬校对《辞通》(一部类似《辞海》的大型工具书),接着又和同学卢芷芬一起帮助王伯祥编校《二十五史》(《二十四史加〈新元史〉》)和《二十五  相似文献   

10.
文章所讲的叶先生的"细",并不含地域这一层因素在内,而是特指他为人行事之细。读先生的日记,或是感怀他的文章,常常使人惊叹莫名于他的细。编辑书稿之细,春风化雨之细,待人接物之细,可以说他的细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具的。但是,这种细,又决不让人同"琐屑、琐碎"一类的词联系在一起。个中缘由,实因这细中可见出大,细微之处可显出先生的真学问、真性情、真精神来。  相似文献   

11.
方厚枢 《出版史料》2012,(2):115-119
正一1950年年末,在出版总署的推动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联营书店五家出版社的发行部门联合组成公私合营的"中国图书发行公司"(简称中图公司)。我于1951年9月从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奉调至中图公司北京总管理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编辑的时代使命和出版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编辑的使命和创新一直是不同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时时思考并不断实践的重大课题。这里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我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已经30年了。在我的编辑出版生涯中,现代出版史上的两个案例对我影响至深,并一直规范着我整个编辑出版工作和行为。  相似文献   

13.
王青 《编辑之友》2011,(6):124-128
我在写了几位开明书店的编辑之后,忽然想起了丰子恺先生,一位慈祥的长胡子老先生。在我的印象中,他应当是开明书店编辑队伍中的重要一员,但问了一些同事并翻阅许多资料,却见不到丰先生是开明书店编辑的证据。最近在丰一吟的一篇回忆录中,提到她父亲在一份简历中说他曾经在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史料》2012,(2):29-29
正1947年6月开明书店出版《秦牧杂文》一书,作为"开明文学新刊"的一种。作者后来在《赞开明书店》一文中写到:"这是我二十三四时候写的作品,现在看来,虽稍有锋芒,但并不怎样成熟。谁知不久以后,朋  相似文献   

15.
1945年七月十五,《开明少年》创刊,至诚一点儿没帮上忙,他3月3日去了重庆,暂时在开明的编校部工作。父亲已经托胡绳和雁冰两位先生,跟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接好头,让至诚等候办事处通知,由他们找适当机会护送去延安。至诚走这条路,还是去年十一月十七晚上,家庭会议上做出的决议。当时桂林已岌岌可危,政府一再招募大中学  相似文献   

16.
《中华大字典》是中华书局创办初年编纂出版的一部规模最大的字典,参加编订者有陆费逵、范源濂、戴克敦、徐元诰等四十馀人。从1911年开始编纂,至1915年成书出版。编纂工作比较谨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同形而异训、异音的字,不混在一起;每个字下有不同的解释,分开条列,不相混淆;除了切音、直音外,还列出韵部;日月星辰、鸟兽鱼虫、衣冠钟鼎,  相似文献   

17.
正一1923年的春天,我的爷爷叶圣陶经朱经农先生介绍进商务印书馆工作,正式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那年他29岁。1982年,爷爷为刚刚创刊的《出版史料》写了一篇题为《我和商务印书馆》的文章。人们常常引用的爷爷说的"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我当过教员,又当过编辑,当编辑的年月比当教员多得多"那句话,就写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头。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百事待举。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出版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专门领导出版工作的国家机关——出版总署。这一时期,一方面出版总署统一集中了革命的、进步的出版事业,对私营出版业进行团结、利用和社  相似文献   

19.
管昕 《出版参考》2015,(15):59-60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时代,也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思想的活跃、文化的多元、社会舆论的相对自由以及印刷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出版事业的繁荣.在这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诞生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出版机构,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等.涌现出了许多有担当、有作为的出版家和编辑,如张元济、陆费逵、鲁迅、巴金等.这些优秀出版人的经营理念、精神品格和文化品格值得我们现代出版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晓晶 《编辑之友》2010,(12):90-91
著名出版家王仿子先生近日出版了<出版生涯七十年>一书.喜读这部出版史料,高兴之极,难以释手,把读竟日,获益匪浅.年逾95岁、德高望重的王仿子先生,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文化出版界的领导和专家,该书展示了其从事出版70年工作旅程的脚印以及王仿子先生从学徒、学生、爱国青年--这样"一个外行人闯入印刷世界的经历与感想的记录",文化-出版史合璧,是一部容量宏大的耐读耐品的史料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