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但是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出台的支持政策却比较少,并且各地政策的差异相当大。加强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政策支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前瞻价值。通过建立全面开放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制度,并给予农民工随迁子女同等资助,适度开放普通高中并将入学标准规范化、制度化,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政府间的教育经费转移机制,建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初中后教育补偿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初中后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生活。如何解决其初中后教育问题便成为当务之急。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中等教育的重要分支,对农民工子女接受初中后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由于国家经济政策、职业学校自身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等因素上存在的问题,致使农民工子女就读中等职业教育还未普及。因此,加大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职业教育结构、转变传统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是促进农民工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职教论坛》2012,(25):60
杜永红、陈碧梅在《教育政策研究》2012年第5期中撰文分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的现状,探究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教育政策支持的价值,指出加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前瞻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迁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教育是一个热点话题。要使学校的融合教育更富有成效,应重视课程问题。学校应调查并根据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社会生活需要来确定融合教育课程目标、构建融合教育内容,根据随迁农民工子女的特点在课程实施时贯彻渗透性、活动性、合作性原则,并根据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指标体系来评价融合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符号互动论是西方社会学界研究微观层面的一种理论。随迁农民工子女作为流动劳动力的派生部分,在城市接受教育的人数也在逐年攀升,运用符号互动理论解读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教育,以全新的视角探析目前影响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原因,对于加强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促进城乡儿童共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一些新问题也不断凸显.其中,这一群体的融合教育问题比较突出,也值得关注.本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面临的问题予以分析,提出学校在开展融合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农民工子女的主体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实现自然融合;开展教育科研,总结提炼融合教育模式;转变家长观念,消解他们对农民工子女的陈见.  相似文献   

7.
当今教育发展越来越快,更多学者开始研究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成为了一个热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融合教育在这个热点中更加突显。国内的研究者们运用了相关的理论去解读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合过程,此过程涉及到各个方面。为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借助教育人类学视角,结合田野观察和问卷调查方法,针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进行调研发现,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互动中,存在干预性教育行为、非干预性教育行为和情境性教育三种主要实践模式,在每种模式互动中,都彰显着人们对教育目标的理解、社会资本的局限、自我经历的复制等社会文化因素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匮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需要和其学校教育一起,共同受到社会和政府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教育成为继义务教育之后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流入地政府的教育政策是决定农民工随迁子女能否在流入地平等地接受高中教育的制度因素。当前涉及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教育问题的政策可从三个维度划分为四种类型,总体上来看,这些政策保守性特征凸显。对高考移民的担忧、高中教育资源供求失衡和高等教育机会分配地方化是造成保守性教育政策的成因。政策制定方式被动、政策本身缺失公平、政策执行效果不确定是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教育政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和努力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继续接受更高阶段教育的客观需求。当前,大部分城市的高中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加上制度和现实环境等因素,农民工随迁子女很难在流入地继续升学。满足规模巨大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继续接受教育的需求,需加强教育需求情况调研,做好异地中考政策规划;引入教育券,解决教育经费在区域间的支出流动问题;以职业教育作为推进异地中考政策的突破口,在城市向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面开放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户籍制度,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各种福利与管理功能;改革高考制度,形成中考、高考配套的政策体系;创新高中阶段办学模式,建立健全高中阶段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与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诱发全球性的经济动荡。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背后存在国际打压势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和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结构性隐患,中国具有爆发全面性经济危机的潜在因素。经济危机的出现,可能导致教育经费预算紧缩、入学率下滑和质量下降以及知识青年的失业率增加。在经济危机时期投资于农村教育有助于近期拉动内需增长,全面促进社会公正,大量累积人力资本。在政策选择上,应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改造和基本办学条件配备工程,全国性的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青壮年农民及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如同经济社会一样,存在着差距巨大的"二元"现象,而且这种"二元教育"在更深层次上表现为一种"复合二元教育",并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产生着巨大影响.本文在分析"复合二元教育"特征的基础上,对"复合二元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随迁子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金字塔状分布,使得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通过教育立法、鼓励吸纳民间资本兴建民办幼儿园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学前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通过实施完全开放的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开放普通高中教育、构建财政转移与补偿制度等政策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4.
伴随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出现了"留校儿童"以及伴随离异家庭出现了"单亲儿童",这部分农村孩子和父母或父母中一方相分离,父母的缺位导致孩子家庭教育非常薄弱甚至缺失。采取改革户籍制度、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和增加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因地制宜地布局农村中小学、完善学校教育补偿制度等措施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为广大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O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提示学界应当预先研究这一有望实现的免费政策的可能性绩效,其中,该免费政策对农村初中毕业生教育偏好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基于江西省鄱阳县的调查研究显示: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初始偏好不是中职教育,经过(假想)免费政策的经济刺激,他们对于中职教育的偏好提高了29.8个百分点;而且,这种刺激作用与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和他们的学习成绩逆相关,表明随着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户经济条件和农民子弟学业成绩的不断提高,免费政策的刺激作用将随之减弱.因此,免费政策的刺激作用只具有短期效应,长期内,改造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环境应成为与免费敢策相配套的另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广大农村联系城市的纽带。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还存在缺陷。我国以户籍地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模式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差异,是农民工子女尤其是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两大障碍。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问题,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增加财力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认真落实农民工子女就读政策,解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努力探索义务教育新路,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义务后教育公平,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异地中考政策。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中的1071个九年级随迁子女数据,采用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异地中考政策的不同入学条件对随迁子女高中教育选择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当异地中考政策的入学门槛为“只能报考普通高中”时,对随迁子女选择普通高中没有显著影响;当异地中考政策的入学门槛为“可报考重点高中”时,对随迁子女选择普通高中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异地中考政策的入学门槛为“不能报考普通高中”时,对随迁子女选择职业高中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放弃:部分农村家庭无奈的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家庭由于受家庭经济状况、子女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风险等因素的限制,其中部分家庭被迫在子女初中毕业后即做出了放弃高中教育机会的抉择。调查分析表明:农村家庭承担高等教育成本不断提高与对高等教育期望收益值却明显降低是产生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农村家庭的教育放弃使其子女无法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实现自身向上层社会的流动,造成社会阶层固化,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