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母文化失落感,使他们孤独。他们的抑郁。是文化差异间弥漫的一种乡愁般的情绪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也称精神“感冒”,在文化失落和生存压力下奔突的异国同胞,常在离它不远处。  相似文献   

3.
就象中国人为过年发愁一样,如今西方人纷纷逃离圣诞。不少人在感恩节前,就关门落锁,跑到国外旅游,以逃避走亲串友的繁俗礼仪。逃跑之前,老外不忘把圣诞树、槲寄生、彩条、星星一干欢乐祥和的东西,托圣诞老人和驯鹿飘洋过海送来中国。一进入12月,中国每个城市每条街道就闪闪发光。原产于中国的种种圣诞工艺品越来越多出口转内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还很穷的时候,一些人飘洋过海到国外。他们像出身,低微的人来到富裕的花花世界,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那时,比之物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被弃置不顾。上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给人带来实惠,一些人在国内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此时,当他们来到国外后,便更在意精神上的营养了。如果说,曾经因生存压力而导致抑郁者众多的话,现在因精神空虚而郁郁寡欢者越来越多。在离开祖国母文化后,在文化失落感得不到有效救赎时,我们的一些异地乡亲人,犹如困兽,在彷徨游走间尽力躲避心底深处的虚空,躲避他们的抑郁天敌。  相似文献   

5.
他们病了。他们卧床不起.情绪沮丧.甚至崩溃和自杀。他们需要依靠安眠药、镇静剂和抗抑郁药来抵御这个悄然袭来的“灰色杀手”。“这就是”21世纪最流行的情绪疾病”——抑郁症[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晚清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大量百姓前往南洋地区谋生。通过分析这一特定时期南洋华侨的服饰穿着、饮食习惯、居住场所以及教育情况等方面,展现南洋华侨群体的生活风貌在异地文化影响之下的特征与变化,来体会当时南洋华侨群体在背井离乡之后,在异国他乡的生存状况。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南洋华侨群体保持着与中国文化同质的本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社会所表现的顽强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上海老克勒的一个特殊节日 2006年岁尾的一个下午,上海机电大厦二楼蓝宝石舞厅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那支为上海带来无数光环的老年爵士乐队,在周万荣先生的指挥下拉开阵势,鼓乐齐鸣,近300位风度翩翩的老上海兴高采烈地聚在一起,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8.
武汉大学。王慧住滨湖3舍,吴敏朗住滨湖1舍,同在东湖岸边,珞珈山下。  相似文献   

9.
时间紧迫的潜台词是:有时间工作,没时间生活。这是一个时间紧迫的年代.蔬菜在反季节生长.孩子在起跑线上拼搏.人们越忙碌越慌张.越上进越迷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庄俊芳 《大观周刊》2011,(24):50-51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由于学习、就业压力大,家庭贫困、失恋等原因,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递增。近年伴随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壮大,高职学生的抑郁症发病原因亦呈现出自身特点,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针对有抑郁心理的学生需要建立起常态工作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两者互为补充,确保患有抑郁症的学生得到专业治疗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
抑郁的好处     
最近有一种新理论认为,适当的抑郁情绪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难题,并可以增强人们的抗压能力。 来自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的专家保罗一基迪韦尔日前称,抑郁情绪对于人们的精神也许有好处。他表示,尽管这种精神状态会给人们带来痛苦,但是也会使人们变得更加坚韧,抗打击性也会增强,此外他还认为抑郁的情绪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沮丧和抑郁的精神状态可以使人们更加从容及成熟地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的突发与不幸事件。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中国社会里.做好事是不愿被宣扬的,一是怕露富,二是怕被说成沽名钓誉。于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慈善行为大体上是私自而低调的。现在.一些富人开始了慈悲为怀的欢娱,开始了慈眉善目的走秀。慈善成了他们生活方式之一种.成了同时彰显个人财富和个人情怀的平台。慈善的时尚化.有望使一种私人的情怀繁衍成群体的习惯,有望让一个贫富差距渐大的社会变得温和而有礼。  相似文献   

13.
我在读《自我训练:改变焦虑和抑郁的习惯》之前,顺便查阅了一些相关医学文献.对焦虑症和抑郁症有了一点粗略的了解.虽然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类似焦虑和抑郁之类的感受一度真切的存在和发生过.我相信不只我一个人,所有的人也和我一样,如:病痛的折磨、事业的挫折、情感的磨难、生命的困扰…在每个痛苦的关头…几乎找不到令自己快乐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40岁、55岁还是60岁,从不上班那天起,你在别人眼里就是老人了。昨天,你还能穿大红下恤,挂MP3.在会上侃侃而谈;今天,不过是没想起一个电话号码,你就琢磨自己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人们就这样“哐啷”一声,从中年跨入老年,对别酒,怯流年.情味减。看孩子.打麻将.孤独坐.有些人认了,有些人偏不信邪,钱柜K歌.网上写BLOG.追明星扮偶像,当驴族.随着时代的变化.老年生活也该转轨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沈荣华 《青年记者》2009,(16):35-36
2008年7月22日,“最武汉、最生活”的城市生活资讯网站腾讯·大楚网(hb.qq.com)正式上线。腾讯·大楚网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与腾讯集团共同创办。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你会翻看这本书?是因为最近焦虑过多.还是那些惶恐、失控的情绪让你觉得沮丧?不知道什么时候,抑郁、焦虑成了流行词,频频见诸于报纸、杂志、电视等各类媒体,更有名人现身说法.戴安娜王妃曾说自己患抑郁症,崔永元也说自己患抑郁症.接踵而来的就是厌食、失眠,让人看了心生畏惧。  相似文献   

17.
敖德萨城,乌克兰南部敖德萨州的首府,位于黑海海畔,是黑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工业、科学、文化以及旅游中心,被誉为“黑海明珠”。但是近年来,毒品对该地区的流入和扩散,染黑了这里美丽的景观。  相似文献   

18.
张素梅,1994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现任《新晚报》时政要闻部副主任。在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新晚报工作14年来,中国新闻奖、黑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黑龙江省报纸奖一等奖、哈尔滨新闻奖一等奖等各种新闻类奖项以及各种专业奖项拿了个遍儿,有“获奖专业户”之称。先后被评为市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多次荣获哈报集团最佳敬业奖等奖励。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世界》2008,(1):41-41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生活总是试图让我们感到这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现实总是不及想象,生活在浮躁烟雾笼罩之下的人们变得互不信任,累;人们背负着太多的社会、家庭、亲情、友情、爱情的责任,累;大部分人都在为别人活着,累;各种心理压力考验着美丽生活中的人群,累……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活得如此累?我们用什么办法解除这样的累?  相似文献   

20.
杨娟 《新闻前哨》2023,(6):68-69
社交媒体中胡鑫宇案的传播情况表明,当前青少年抑郁知识传播存在传播效果不佳、夹杂非专业内容、传播对象有待拓展等不足之处,建议在抑郁知识传播中要“去污名化”、专业化与通俗化并举、顺应青少年媒介使用偏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