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天地》2006,(2):60-60
从1960年大学毕业,到离开师大讲台我整整教了37年书。我是一个倔强的人,由于这种倔犟我执着的上好每节课,认真的做好每一个科研项目,因此我也曾获得国家教委教学成果奖等诸多回报,但也是由于这种倔强,不服“权威”,我不得不在1996年离开了我心爱的讲坛,开始了活性炭成型研究的科学苦旅。1995年春,我买了一套新房,装修后我想尽快搬进去,但房内气味难闻,尽管每天开着窗,开着电扇,折腾了一个月,还是有难闻的气味。于是我找了我校搞化学的几位同仁带着机器来检测了一下,发现苯与甲醛等有毒气体超过国  相似文献   

2.
走进角落 当我们走进城市中那些落后的角落时,汽车开不进去.趟着雨水走在那一条条脏兮兮的窄巷里,看到的是那些破旧的房屋,闻到的是那种刺鼻难闻的气味,听到的是那些嘈杂烦躁的声音,角落里的人居条件实在太差了!  相似文献   

3.
10月4日,本年度第一个诺贝尔奖隆重揭晓,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因发现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荣获生理学医学奖.有趣的是,在介绍这两位"气味专家"的成就时,几乎所有媒体都用上了"花香"这个比喻.新华社的电文就是这么开头的:"独特的花香会唤起一个人久远的美好回忆,但一种难闻的气味也会让人对某种食物避之唯恐不及……"  相似文献   

4.
诡计害已     
星竹 《出版参考》2009,(10):45-45
野狸猫的身上,会发出一种很难闻的气味。这种气味足以对草丛中的小昆虫进行迷惑,让它们找不到方向。受到迷惑的小昆虫,往往会因为迷失了逃跑的路线而成为野狸猫的囊中之物。野狸猫还会把这种气味,喷射到小昆虫的洞里,让它们自动地钻出洞穴,野狸猫趁机将它们捕获。这是野狸猫的诡计,野狸猫的一生,就是靠着这种迷惑人的诡计而生存的。  相似文献   

5.
逛动物园     
我是一条小鱼,生活在一条小溪里,这条小溪并不是那么干净,我的许多兄弟姐妹都是因为受工厂里排出来的污水的污染而被夺去了生命,这多么可怕和伤心啊。我多么希望生活在以前的小溪里,那时候,这条小溪的两旁长满了花草树木,小鸟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叽叽喳喳地不停歌唱,我与小伙伴们在小溪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常常看到有小朋友光着脚丫在水中嬉戏。而现在呢,这条小溪的两旁长满了野草,溪水也不再清澈见底,里面漂浮着大量的塑料袋等杂物,我常常被撞得头昏脑涨。溪水时常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小朋友们从这儿经过时都捂着鼻子快速离…  相似文献   

6.
小鱼的哭诉     
我是一条小鱼,生活在一条小溪里,这条小溪并不是那么干净,我的许多兄弟姐妹都是因为受工厂里排出来的污水的污染而被夺去了生命,这多么可怕和伤心啊。我多么希望生活在以前的小溪里,那时候,这条小溪的两旁长满了花草树木,小鸟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叽叽喳喳地不停歌唱,我与小伙伴们在小溪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常常看到有小朋友光着脚丫在水中嬉戏。而现在呢,这条小溪的两旁长满了野草,溪水也不再清澈见底,里面漂浮着大量的塑料袋等杂物,我常常被撞得头昏脑涨。溪水时常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小朋友们从这儿经过时都捂着鼻子快速离…  相似文献   

7.
看这部影片也像泡菊花茶一样,得慢慢地品 我大概是四、五年前在酒吧里认识金琛的,酒吧是我弟弟开的,酒吧里每天都充斥着我的一帮狐朋狗友,金琛是一个酒客,他被我的一个朋友带来。开始时我没太注意金琛,他虽然比我的很多朋友清秀,但对我没有意义,后来他来的次数多了,我们也就算混得脸熟了,仅此而已。1998年,我的一个朋友说他的一个朋友拍  相似文献   

8.
开通微博有一年了,但关注数只有130个.粉丝数也只有140人,我慎重地选择着自己的关注对象,也仔细地查看每一个关注我的粉丝.一天,一个朋友邀请我到另一个微博去开通账户,迫于情面就去注册了一个,随便选了几个关注对象,发了几条微博.  相似文献   

9.
到2003年,我收听广播已经整40年了。回想起这40年的历程,广播伴随着我走过了大半生的漫漫之路。1963年,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时,就喜欢上了广播。但由于家里穷,买不起收音机,我积攒了好长时间,用几元钱买了一台矿石收音机,一只单耳机便开始了我的收听生活。每天晚上我边听广播,边用一根针不停的拨动着米粒大的矿石,寻找着最佳的收听角度。音乐、相声、文字节目和戏曲丰富了我的生活,我好像进入了一个让人眼界大开的世界里,许多美妙的东西一下子涌  相似文献   

10.
一、去延安开创作会 1978年12月下旬,我去陕西省延安市参加创作会。会议的召集者是市文化馆的柏林老师。身为知青的我,习惯把所存有有文化的年长者称为老师,如同我当编辑后,凡投稿者都称我老师一样。文化馆的主要工作是搞群众文化普及,惜才爱才的柏林老师十分称职。他那时还办着一个不定期的小报《延安文艺》,记得是十六开四个版。我的小小说《烟》发在上边,得稿酬3元,我的纪念毛主席去世一周年的长诗也发在上边。长诗写于1977年,打算发表后凭此去 省上开创作会,由于种种原因省城  相似文献   

11.
国庆期间,我专程去了趟上海,住在岳母家里。当时北京已经有点儿凉了,但上海还很热,需要开空调。不过由于线路老、容易跳闸,一个屋子开了空调另外一个屋子就不能开,这样两个屋子只能一个凉一个热。当时我就想,要是空调的功耗降低一半,这个问题也许能迎刃而解。节能是多么现实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家庭的卫生间美观又明亮,再也没有过去那种难闻的气味了。但是,这好看的卫生间就卫生了吗?事实并非如此。我国曾经有调查发现,卫生间仍然是不少家庭环境污染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13.
每天都有这些动作,电脑打开,看看邮件,上上网,写点东西,然后关机。开机关机,好像睁眼闭眼,一天过去了。这是信息时代我的基本生活状态。我不微博也不微信,因为我知道,那样的结果会让我完全成为信息链条上的一个结点。手机二十四小时开着,但它控制不了我。  相似文献   

14.
卜息 《湖南档案》2008,(9):21-24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滋润着三湘这片沃土,孕育了无数旷世英才,何宝珍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一个湘南辣妹子1902年5月,何宝珍出生于湖南道州一贫民家中。父亲何瑞蓉做小生意,养育了何宝珍、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宝珍聪明好学,但性格倔强,17岁那年,因反对父母包办婚姻,考入湖南女三师。  相似文献   

15.
提起“打印”,我们首先想到的多半是嘈杂的声音、难闻的气味、呆板的操作,以及无趣的白纸黑字。这些在工作中使用打印机的感受,让人对打印机提不起兴趣。很好理解,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很难想到生活中什么需要打印,而在工作中又不会想到打印机与健康息息相关。面对这种局面,爱普生提出了“乐享生活,健康办公”的新主张,这无疑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两棵沙枣树伴随着我长大。这两棵沙枣树是奶奶在我刚出生那年栽在门前的园子里的。沙枣树是西北高原特有的树种,它特别耐寒,生命力极强,并不挺拔伟岸,通常是长到一米左右就分出了许多枝桠。到了沙枣花开的时侯,那满枝星星点点黄色的小花朵散发着醉人心脾的芬芳。这芬芳不像枚瑰花香那种浓郁,也不像茉莉花淡淡的雅香,它就像生活在高原上的西北人虽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却倔强、固执地坚守在那里,而散发出的自然、纯朴的清香。沙枣花香,熏香了苍凉的天穹,更给这座西北荒漠上崛起的小城——甘肃白银的春天带来了生命的气息。…  相似文献   

17.
赶到现场 ,自我介绍并出示名片。打开笔记本 ,注视着对方的眼睛。我是记者 ,但此时此刻 ,我听到的、看到的 ,就是“真实”吗 ?新闻职业生涯开始以来 ,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一先说一次以前的经历。一年多以前 ,我参与一个与再就业有关的报道 ,奉命去家政公司作一次体验式采访。我连包也没敢背 ,拎只马甲袋就去了。面对家政公司某个站点的调度员 ,我编了一套瞎话 ,无论如何也要去给人家拖地板、擦玻璃窗。那位调度小姐满脸狐疑 ,反复劝我不要做这种“要看脸色、没人要做”的工作。她甚至猜我碰到了什么想不开的事。旁边等活干的钟点工们也说…  相似文献   

18.
都说山东人性格倔强,这话一点不假、来自革命老区沂蒙山的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认识地是在三年前的一个下午。那天,我到军里送一份材料,在宣传处见到了他。那时,我惊呆广。我常从报刊上看到他的名字,没有想到他竟是一个战士。1989年3月,他怀揣着一颗踌躇满志的心踏入片绿色的军营。新兵连三个月还未结束,他就被幸运地挑到了团报道组,当了一名战士报道员。政治处主任给他谈话时说.目。1978年以来,团队新闻报道一直处于低谷,年年排在济南军区司令部直属队十几个单位的最后边,十多年来《解放军报》下篇稿子也没有上过。那时,望着主…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编辑学研究以不可遏抑之势勃然兴起,吸引和鼓舞着千万编辑工作者纷纷投入这一理论建设工程。应当承认,编辑学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也无可讳言,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能构成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理论体系;而且,这两年还出现了“热门”渐趋冷落的现象。这种状况,无疑会妨碍编辑学研究的深化与升华,妨碍编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对出版事业也势必产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综观当前编辑学研究的现状,我认为主要存在缺乏统筹、不够深入、也不够重视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当然也还有一些其他问  相似文献   

20.
访日琐记     
参加了一次新闻学年会去年11月,我应邀去日本作短期访问。到达后的第三天,正值日本新闻学会在东京附近开年会,听说我在东京,特请我去列席。我也正想了解一下日本新闻学界活动的情况,就欣然同意了。所谓年会,其实是学术论文的宣读和研讨会,日本新闻学界称之为研究发表会。这种会起始于1951年。此后,除特殊情况外,一年开两次。春季的一次多数在东京市区内开,秋季的一次则多数安排在东京郊区开。这一次召开的是秋季年会,会场设在神奈川县湘南台的文教大学,地处东京都的南缘,虽然距离市区较远,但因交通方便,从新宿坐一个小时的国铁,再换乘20分钟的公共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