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短距离跑练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技术上的错误动作,影响了速度的发挥。现针对短跑中易犯的错误,提出纠正方法。1、"蹲踞式"起跑,"预备"时重心没前移,臀部没有上抬。纠正方法:按各就位、预备做起跑的分解练习,强调重心前移,或采用学生两人一组相互纠正错误动作。2、蹲踞式起跑时抢跑。纠正方法:教师讲解起跑时的动作要领,提出要求,克服紧张情绪,针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个体形态虽存在着一点差异,但已有研究表明,形态指标对速度素质(50米跑等)的影响不甚明显,除反应速度外,起跑技术、起跑后的加速跑能力,保持最高跳速的距离以及各部分技术的完成质量对短跑成绩有较大的影响,在这些决定因素中,头颈姿势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一、错误的头颈姿势的弊端头部位置的改变能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肉张力的重新调整。如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使四肢伸直,背部挺直。在起跑预备时,如果要求学生眼看起  相似文献   

3.
十二种跑的练习方法●赵家贵1加速跑起跑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速度之间的跑法。通常练习时,加速跑是以半蹲式(或站立式)起跑逐渐加快速度以至达到高速度之间的一种练习方法。在达到高速度时利用身体前进的惯性“自然跑进”逐渐减速。加速阶段要求练习者通过快速...  相似文献   

4.
安英华 《中华武术》2010,(12):44-45
一、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姿势不规范 起跑时重心后坐不能及时发力或支撑不够造成身体前倾,还有就是蹬离起跑器时跳起或上身抬起过早,以上这些现象不但影响快速起动还会延缓起跑后的加速。因此在练习时:  相似文献   

5.
一、抢跑 1.产生原因:(1)"预备"姿势身体重心过分前移.(2)竞赛时心理过于紧张,手臂及手指的力量差. 2.纠正方法:(1)讲解起跑的动作要领,多做练习,体会正确的起跑动作.(2)多做加强手臂及手指力量的练习.(3)延长或缩短"预备"动作的时间练习,强调听信号起跑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短跑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首先起跑要好,短跑均采用蹲踞式起跑,它要求人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摆脱身体的静止状态,发挥出最大的初速度,这就要求练习者方法正确,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为了获得最大初速度,急于求成,往往导致动作变形,出现起跑“前栽”现象,影响了起动时机,对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如下解决方法:一、导致“前栽”的原因在教学中,教师发出“各就位”、“预备”的口令时,一味强调学生身体重心前移,肩部在地面的投影超前于两手的位置,这时,身体重心落在了起跑线前,身体的重量几乎都落到…  相似文献   

7.
<正> 小学六年级教材要求学生初步学习蹲距式起跑。在教学中,笔者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之后,按照“各就位”、“预备”、“跑”的口令,集体练习时,发现近1/3的学生起跑姿势错误。主要表现在:前脚掌和两手同在起跑线上,后脚要么拉得太远,要么靠得太前,经重复示范、讲解,并逐个指点之后,仍不得纠正。究其原因是初学阶段手脚不协调,定位能力差等。后来,我设计用“三线”定位法,效果颇佳。具体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8.
刘军 《中华武术》2006,(1):14-14
轻松前上起跑器 低头松肩手撑起 抬臀过肩重前移 抬头蹬推快摆臂 身体充分向前倾 后蹬加速重慢起 途中大步快频率 重心平稳身挺直 不僵不硬快摆臂 充分前迈快扒地 转入最后终点跑 忽视一切为冲刺 一心保持高速度 最后一步有压线 成熟技术加心理 短跑终能创佳绩 注解:运动员从起跑器的前方 向后蹬上起跑器,两手撑到起跑线 后,低头含胸,手臂撑起,两肩微微 放松,“预备”口令后,臀部提起稍 高于肩,重心前移,微微抬头。听到 起跑枪声后,迅速蹬离起跑器,同 时双手推离地面,快速摆臂。蹬离 起跑器后,要求身体充分向前倾, 充分后蹬加速,身体重心慢慢升 高。转入途中跑后,步幅和步频都 达到最大化,此时的身体重心要平  相似文献   

9.
<正> 在基层田径比赛中,抢跑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日常教学训练中,应当引起体育教师应有的重视。现就抢跑的原因及纠正方法分析介绍如下。一、技术因素蹲踞式起跑的技术是由“各就位”、“预备”及“跑”(枪声)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如果对各个环节的动作概念不明确或动作不正确,就容易造成抢跑。 (一) 起跑器(穴)前后距离不当,造成手与脚支撑点或手与起跑线距离过近,在“预备”时导致手臂难于支撑而前倒抢跑。  相似文献   

10.
一、选题依据短跑是田径运动的主要项目之一。起跑是短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跑器的安装直接关系到“预备”时身体各部位所处的位置和角度是否合理,而前后腿膝关节处大小腿的夹角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着起跑和起跑后快速跑的效果。目前我们在起跑教学实践中,也只是按教科书的内容把苏联在五十年代提出的几种起跑器安装方法介绍给学生,只笼统地要求学生在“预备”时臀部稍高于肩部,而没有突出强调  相似文献   

11.
<正>短跑是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常见的项目,一般包含:60米跑、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练习短跑对提高人体应激反应能力、神经肌肉系统的工作能力有很高的价值,对于发展人体综合身体素质亦有明显效果。一、短跑项目的技术规则短跑项目都采用分道跑,比赛中发令使用"各就位""预备"和枪声信号。在大多数比赛中,只要有一次起跑犯规,运动员就会被取消比赛资格。因此在训练中要注重起跑技术及对枪声的反应训练上,运动员既要预判枪声,更要对枪声快速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12.
沈育 《体育教学》2001,(4):44-44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体育教研活动中,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教快速跑起跑动作时,如何发令?”我随口答道:三个口令——“各就位”、“预备”、“跑”。那位老师听了我的回答后,摇了摇头。正当我感到莫名其妙时,他又对我说:“你仔细看一看初一的体育课本吧”。我拿过  相似文献   

13.
英语宝典     
技术 概述 正确的起跑动作具有以下特征: 在听到“各就位”时,运动员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排除一切外界干扰。 当听到“预备”时,运动员进入一种适当的起跑姿势。  相似文献   

14.
学习“蹲踞式起跑”,主要是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环节和动作方法,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并能够把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结合起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一、教学中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在“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要想顺利地完成组织教学,必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首先,跑得练习量较大,练习枯燥,学生易疲劳、倦怠;其次,教学中的技术重、难点要求较多,动作方法较为复杂,不易掌握;再次,该项目对身体有一定要求,部分学生很难体会到成功,兴趣不足。二、教学策略结合以上问题,相应的改变以往的“讲-练-讲”的教学模式,分散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5.
新编《中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1987年第二版,第15页关于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的阐述中谈到,站立式起跑是按照“各就位”、“预备”、和“跑”或枪声,这三个信号进行的。但对照《田径竞赛规则》中所说:800米以上的赛跑项目,(也就是采用站立式起跑的比赛项目),只喊“各就位!”,等所有运动员稳定后即“鸣枪”;是按两个信号进行的。因此《中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中对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的阐述是违反《田径竞赛规则》的,是错误的。假如说,书中按三个信号采用分解教学法是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和学习动作易于掌握的话,那么,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我们常常在学校  相似文献   

16.
跨栏跑属于非对称的周期性练习。在跨栏跑项目中以110米高栏技术最为复杂。高栏技术一般分为跨栏步、栏间跑、起跑过栏等几个部分。跨栏步是由一个平跑单步的动作演变而来,腾空过栏时,运动员要完成特殊形式的交叉换腿动作,上体前倾及两臂摆动均与平跑不同。过栏技术,以身体重心腾空抛物线最高点为分界线,可分为“上栏”、“下栏”两个阶段。两  相似文献   

17.
触摸与限制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蹲踞式”起跑是快速跑技术构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影响快速跑成绩的一项主要技术要素,是快速跑技术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就“蹲踞式”起跑技术的目的和任务而言,是指应用符合人体重心移动规律,采用某种身体姿势,使人体摆脱静止状态获得最大动能的行为方式。因此,能否掌握和应用正确的技术动作,对初学者来讲,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人体重心移动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根据人体重心移动规律,即人体某部分位置的改变,人体重心移动方向与该移动方向一致,甚至可越出体外之规律,应用不同的身体姿态会产生不同的动力效果的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蹲踞式起跑技术在中学教材中是多次出现的一种常用而又难以熟练掌握的起跑技术。由于该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环节,动作要领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练习有相当的难度。怎样才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运用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相似文献   

19.
在蹲踞式起跑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近2/3的学生出现错误动作。具体表现在:①两手和两脚同在起跑线后沿上,或后脚拉得太长,定位太差。②重心不会前移,蹲踞式起跑蹬跑时,腿部力量用不上。③起跑后上体抬得太高或突然抬起。因此,在教学中摸索出一种用“四线、杆压”练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持棒起跑:第一棒运动员采用弯道蹲踞式起跑,方法和400米弯道跑相同,持棒的右手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住棒的末端,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开撑地,但接力棒不能触及地面。二、接棒人起跑:第二、三、四棒运动员采用站立式或半蹲踞式起跑,起跑时站在接力区后端或予跑线内,两脚前后开立,上体前倾,两膝弯屈,第二、四棒运动员站在跑道外侧,左腿放在前面,右手撑地,身体稍向右偏。头转向左后方,目视同队跑来的运动员和起跑标记。第三棒运动员站在跑道内侧,右脚在前,左手撑地,身体稍向左偏,头转向右后方,目视同队跑来的运动员和起跑标记,当传棒人跑到起跑标记线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