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教学,激活教材,调整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盲校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欠佳.究其原因:盲校语文教学脱离了生活和盲生实际,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激活盲校语文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活"是变革的前提,是创新的基础。广大教师正在不断地学习新的理念,尝试新的方法,努力构建一个活生生的语文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做法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最关键的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语文学科特有的功能和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大语文的教学观。我们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让课堂呈现新的活力,更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教学语文时一定要讲究"活"字。"活"即教学方式要灵活,教学方法要多样,教学的过程要鲜活,还包括教学的内容要生活化,把更多的学生主动权还给学生,不再"满堂灌",打破僵化的语文教学,让生活为语文教学提供源头活水,还语文教学生动的新课堂。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关注每个生命的存在,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充满更多的生机与活力。那么如何才能创造性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活”是艺术的生命,语文课堂艺术也需要“活”。纵观当前一些语文课堂,学生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师有目标,但落实不够;有训练,但力度不够;有提问,但设计不够:有导读,但指导不够。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如果有人听课那就更累,原因何在?我想跟我们某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实”有余而“活”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激活教学内容,努力创意教学思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驾驭于学生的思维之上,真正实现教师在课世上的主导地位,使课堂教学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电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界。刘国止先生曾樱文指出:“语义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语文课堂上教师科学地和艺术性地引领显得尤其首要。曾读过朱则光老师的一篇课例——《〈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实录》。从朱老师的这篇课例中我读出了怎样引领学生走进学习的殿堂。 相似文献
8.
张秀文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2,(1):44-46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确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的各个感...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试图进一步从数千年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反思传统文化,提倡科学民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作出了非凡的成就.由于种种原因,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扬弃中,有时、有些地方我们走过头了,在对中国古典文学、古代汉语的看法上,我们有过于偏激的一面;而国民教育中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淡化处理就是一个显著的明证. 相似文献
10.
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大环境下,目前的语文教学深深陷入困境当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多多少少遇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某学生语文成绩一直拖着其他科目的后腿但是还是打死不学。即便学习也是敷衍应付,学不进去。课堂上打瞌睡的、聊天的、甚至写其他科目作业的,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有的学生很是直截了当:根本听不进去也不想听。老师的语言毫无色彩,千篇一律。这种情况和目前实行的新课改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1.
12.
李志梅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23(5):59-59
语文是和人的生活联系得最紧密的一门学科 ,它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 ,语文教学最忌讳囿于一室 ,滞于一文和限于一本教参。因此 ,语文教学应排除程式化 ,在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上下功夫 ,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空间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逐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使语文课堂活起来。一、拓展想象空间 ,让课堂焕发光彩语文课文林林总总 ,篇篇文章各有特色。有些文章情节含蓄 ,语句言简意丰 ,可让学生运用发散性和灵活性的创造思维触角 ,探索课文的空白 ,搜寻新的构思 ,进行延伸训练。如《鞋》这篇微型小说 ,可让学生做一回“… 相似文献
13.
14.
张新明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63-64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我们不能绝对地认为哪种教学方法好,哪种教学方法不好,要根据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教法。“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我们在选择教法时要看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等不同情况。就拿人们普遍推崇的“启发式”教学法来说,也并非是通用的万能法,这里面有个适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就是要彻底摒弃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变过去“万马齐暗”的课堂为“生龙活虎”的课堂。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语文课在“活”起来的同时,也“乱哄哄”,没有章法,不符合“学习”这个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有一股“源头活水”。因此,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还要在教学方法上真正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达到教与学和谐交流,把学生教“活”。“活”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不仅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而且由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贴近学生生活,能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开放的语文课堂离不开丰厚的阅读素材、离不开持之以恒的的阅读积累,离不开丰富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独特的人生经历,“书籍”与“生活”就是开放性课堂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8.
张翠湘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5,(4):121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当务之急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相似文献
19.
改变呆板的课堂状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要是通过改变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来实现。课堂内容的改变基于“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特点。课堂形式上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会议式”排桌形成一种讨论的气氛,灵活操作达到使语文课堂“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祖庆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10):12-18
2005年7月12日.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诗意语文部落”邀请了来自北京、陵西、山东、江苏、福建、新江等地的15住语文教师,举行了一班别开生面的“诗意语文”沙龙。老师们就“诗意语文的溯源与旨归、诗意语文的美学诉求与取向、诗意语文的特性与风格、诗意语文的打断与警觉”等话题.在沙龙上展开自由言说、真诚交流、深度对话。活动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却意犹未尽。现将对话过程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