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少中 《教师》2010,(13):91-92
新课程下,所有学科都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即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则起主导作用。历史学科亦然。历史学科很少或不能靠多动手、多操作、多实验来完成,盖其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史论统一性”特征,即“过去”的具体性和史论统一性,只能靠文字、材料、图表、影像显示在脑海中把握。所以,在历史课中科学处理好这两重矛盾,就将打造出高效益的、充分发挥学生水平能力的历史课堂来。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科由于具有史论统一性、过程性、具体性和广泛性之特点,为历史课堂教学谈古论今提供了可能。运用各种与历史相关或非历史的知识,使学生置身于一种多元的、开放的、立体的学习环境之中,以期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历史知识又具有史论的统一性、过去性、具体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历史知识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别于其他各科教学的本质特征.掌握这些特征,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目前有些教师往往把历史课讲成政治课、语文课或故事课,都是没有把握历史教学的特点造成的.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的特征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中学历史教学的第一个特征,必须以马列主义理论观点指导教学,做到史论统一  相似文献   

4.
中学的各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教学特点。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由历史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一般地说,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及史论统一性三个特点。近几年来,通过广大教师的努力和探索,历史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在一种倾向发展的同时,却又往往掩盖了另一种倾向的发展,出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历史知识特点的这一倾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革命史作为大学政教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其它专业课一样有它遵循的一般教学原则;而作为一门历史课程又因其特殊性,也即它的过去性、具体性及史论的统一性等,与政教专业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主干课不同,教学中容易流于史实的琐碎和认知的感性化,往往使人产生与那些理论性强的课程不能配套的感觉。针对政教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特殊要求,我认为在注意中国革命史历史课程特殊性的基础上,有必要强化其教学的理论含量。  相似文献   

6.
一、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由于客观历史不能重现,因此我们研究历史,只能借助"中介物",即各种历史材料。在教学中,教师也只有通过帮助学生熟悉和分析适当的史料,才能让学生对"过去的事"产生兴趣和热情,在观察历史事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由于客观历史不能重现,因此我们研究历史。只能借助“中介物”,即各种历史材料。在教学中,教师也只有通过帮助学生熟悉和分析适当的史料,才能让学生对“过去的事”产生兴趣和热情,在观察历史事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的传统历史教学,是指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处于中心位置,是知识的发送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是知识的接受者。千百年来,历史教师就是凭借"一支粉笔一张嘴"以课本为媒介传授历史知识。而历史学科的教学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是过去了的人和事的再现。即使历史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知识,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不可能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9.
历史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但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的特点,造成学生学习历史的某些特殊的心理障碍.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可以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录音、影视、多媒体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中学历史知识具有科学性、过去性、具体性、多样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要顺利地完成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智能培养这三大任务,教师就必须要认真研究和掌握历史知识的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知识思想智能相一致、史论相结合、“古为今用”、直观性和按年代顺序叙述历史等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1.
<正>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的特点,是一门复述性和积累性的学科,同时,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再加上历史学科的课时少,这就加大了学生理解史实和记忆知识的难度。因此,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在新课教学中采  相似文献   

12.
史论结合是历史研究与学习的基本特点,也是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高考试题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史论结合的特征。在调研中我发现,由于缺乏对高考试题史论结合特点的深入研究,中学历史教师在结合高考试题进行教学时缺乏指向性、针对性,既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课堂教学中要还历史的本来面貌,除了借助历史实物(或复制品)、历史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刺激学生的第一信号系统形成历史表象外,更主要的还须运用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文字来进行。教师生动、具体的讲述,展示历史长河的整体过程,再现历史舞台的真实面貌,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因此,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历史特征”(特点、特性、特色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一项普通的内容 ,可以说是教师的一个口头禅。但在新的形势下 ,教学中要让“历史特征”规范化、结构化和体系化 ,要充分发挥其素质教育的功能 ,尚待大家探究。一、历史特征———历史事物的个性形态在学科体系中永远居于第一位的是历史过程 ,没有过程就没有历史。人们在表述、讲授和借鉴历史时 (包括编写教材 ) ,势必要对历史过程的客观性、具体性、因果性、曲折性和规律性 ,史论结合地进行理性思考 ,以做出科学的判断和阐释 ,于是就有了林林总总的个性化的“历史特征”。例如 :尼德兰革…  相似文献   

15.
史论结合不仅仅是撰写历史作品的技巧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认识论问题,是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手段,是历史阐释方面的最高要求,是历史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因此,它也成为高中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本文对就高考各科题型如何考查史论结合,学校如何教育学生史论结合,以及如何提高学科能力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教材是课程资源重要的、直接的载体,是供学生学习的基础材料。教材作为一定学科内容的载体,应具有两种基本特质:一是"典型性",即教材必须是学科内容全面、稳定、序列、准确的载体;二是"具体性",即教材是学生在习得一定学科内容时直接分析、操作和综合的对象。因此,教材必须确凿、具体,并有助于引导学生开展智力活动。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历史教学应让学生在客观、真实的史料基础上,读出其中的隐含信息,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历史,从而形成一定的学科知识素养.对此,笔者以为,在历史教学中关注材料解析的作用,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提升历史专业技能,还能够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作业布置的策略,以期达到既能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又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要注意布置作业的目的性和效果性、整体性和长远性、具体性和层次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统一性和协调性、反思性和发展性、及时性和技巧性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这一学科的知识有着具体性,它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国家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这就要求学生锻炼思想,独立钻研,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独立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性社会学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则直接影响学生历史素质的提高和思辨、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