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在有关中西关系史和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汉语著述中,18世纪末的马嘎尔尼使团已成为一个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以及接下来的争执都是中英民族文化差异的产物,这种差异最终表现为现代民族与封建民族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刘倩 《考试周刊》2012,(78):17-19
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主要是为了与中国进行通商,开展商业贸易。在此期间,中西双方因礼仪等问题产生冲突。最终,马嘎尔尼使团访华的预期目的并未达成。不过,此次访华对中国和欧洲都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丧失了一次与世界接轨的机会,而欧洲则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马戛尔尼使团是鸦片战争前西方访华使团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一个。本分析了马戛尔尼使团的使命及失败的原因。认为使团的目的在于解决中英之间不正常的外交和贸易,并兼有某种殖民因素。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英两国化背景与政治观念的不同,在于封建制度的封闭性、腐朽性及狭隘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4.
从清代中外关系中的“礼仪之争”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轨迹王开玺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抵华。从此,封闭的中华帝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外关系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至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同外国使团曾就其谒见...  相似文献   

5.
乾隆和马戛尔尼 1792年,英国的马戛尔尼率领由科学家、作家、医官等90人组成的使团来拜见乾隆。在这次见面之中,满清统治者视野中的盲点毕现无疑。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清代“闭关锁国”政策与鸦片战争时,乾隆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绘画图片被当作材料经常、广泛运用。笔者认为,乾隆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绘画图片耐人寻味,从对这一材料的观察与分析角度看,可以说是一个被错用最普遍的材料,教学课件中错用最多,材料分析题与相关文章写作中也有错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理解和解释历史。借助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史料,以“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始末”为线索,对“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进行谋篇布局,从亲历者“何以来华”“来华见闻”“铩羽而归”三个完整的过程,观察清朝中国版图奠定和社会诸领域出现的新气象,进一步窥视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背后所蕴含的危机。  相似文献   

8.
1793年9月14日,乾隆皇帝接受了大英使臣马嘎尔尼勋爵的觐见。皇帝身着平常的礼服,御痤设在“避暑山庄”万树园的帐篷里。为了表示入乡随俗,英国大使穿着一件“花团锦簇的天鹅绒上衣”,头上是一顶饰有大白羽毛的帽子。皇帝一坐上御座,马嘎尔尼就开始向帐篷走去,并走进帐篷,他捧着以珠宝嵌饰的金盒子,里  相似文献   

9.
马戛尔尼使团1793年使华过程中关于清代承德经济和社会的记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使团成员对城市规划、黄教寺庙及喇嘛、承德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叙述是研究清代承德、建设"避暑山庄学"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回顾了乔治·托马斯·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在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过程中的活动,重点论述了随同该使团使华对斯当东一生的影响,旨在引起史学界对这位曾在中英关系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英国中国问题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在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过程中,天津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和活动中心之一:从殚精竭虑地要在天津登岸到对天津细致入微地观察,直至不遗余力地谋求在天津开埠。对该使团与天津的不解之缘进行历史回顾和反思显然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在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过程中,天津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和活动中心之一:从殚精竭虑地要在天津登岸到对天津细致入微地观察,直至不遗余力地谋求在天津开埠.对该使团与天津的不解之缘进行历史回顾和反思显然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一事,多种著作均称,使团是以给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来中国的。实际上并非如此。之所以产生祝寿说,非因英人冒借名义,实源于对英方致两广总督信件的误译。翻译的错位则是传统华夷观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在热河行宫晋见了乾隆皇帝.这是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早在英政府筹备使团访华时,就对文化交往有所准备和安排,认为这是实现使团目标——与中国建立正式关系,打开中国大门,垄断对华贸易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英政府在给马戛尔尼规定的使命中有两个与文化有关.其一,要他们在访华期间尽可能搜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报;其二,要采取各种方法使中国人对英国人的能力和可靠性留下深刻印象,以扩大交往,促进商业.为实现上述使命,英国务大臣邓达斯还向马戛尔尼发出了具体指示,精选“贡品”和随行人员.英国政府试图通过使团的活动,展示英国先进的科技水平,博得清朝的好感和信任,促进正式国家关系的建立和占领中国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国王派遣马戛尔尼带着使团访问中国,急欲打开中国的贸易门户,但是他们的通商要求遭到中国乾隆皇帝的拒绝。  相似文献   

16.
马戛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大英帝国向中国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分乘五艘船只,经过10个月的航行,于7月底到达天津大沽口外,9月14日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马戛尔尼是英国著名的外交官,曾先后任驻俄国公使,英国印度殖民地的马德拉斯总督。  相似文献   

17.
马戛尔尼使华期间,中英双方存在的冲突侧映出中英双方不同的心态。清廷的闭关政策虽对外国势力的对华扩张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但对中国的损害远大于对外国造成的不便。面对马戛尔尼使团的挑战。清廷以一种保守的心态回应,没有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而此时英人的心态却是积极主动的,决意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并展开了咄咄逼人的攻势。  相似文献   

18.
1792年,英国派了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访华。使团出访的目的并非是简单的“进献表贡”,其最重要的任务乃是打破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要求清政府进一步开放通商口岸,消除英国对华贸易的限制。其次是希冀中英两国能建立和平、平等、长久的外交关系,并能派遣驻华使节。再者,要求清政府同意英国传教士来华传教是使团的又一任务。为了表达英国政府与清政府建交的诚意,同时也为了炫耀英国的国威、实力,使团带来显示英国科学和工业水平的天文地理仪器、工矿产品、日用品、工艺品等作为礼品,还带来了当时先进的军事武器如铜炮等。  相似文献   

19.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承英国政府和英东印度公司的复合使命来华,客观上反映了18世纪末英国对改善中英关系和扩大对华贸易的要求.这场特殊的外交较量,均以双方的失败而告终.但英国外交虽败,亦收获颇丰.导致使团任务失败的根本原因并非礼仪之争和领土要求,而是中英双方经济基础的不同所导致的国家利益着眼点和对外政策的迥异,以及双方在自我中心的观念下衍生出的维护朝贡体制和坚持主权外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20.
自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开始的西方列强与清廷的外交礼仪冲突一直不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源却是中西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的差异。毋庸讳言,中外交往之初,清朝统治者存在着唯我独尊的高傲心态,无国家平等之理念,更不可能采用平等的外交礼仪。但是,清廷所坚持的外交礼仪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