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社作为晚明文社,创建于崇祯初年,以“兴复古学”为号召,原为以“奖进后学”为目标的学术性团体,但随着组织的发展壮大,其活动不再局限于科举考试的游学和相互砥砺,而是通过讥讽时事、臧否人物表达政治诉求,并联合士绅影响地方政治,直接涉入朝政,影响晚明政局。  相似文献   

2.
东林党与复社是相继崛起的士大夫群体,对于晚明社会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二者在人员构成上师传衣钵;政治活动上声气相求;政治理想上志同道合;学术观念上一脉相承,是对于晚明政坛党社一体化格局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3.
文人结社现象贯穿有明以来近三百年历史,晚明文人结社的数量和规模均为史前所罕见,构成士子人生、文学、政治生活、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本文拟就晚明文人社团经费来源进行研究,其中以复社为代表进行集中探讨。  相似文献   

4.
方以智在晚明文坛享有较高声誉,曾“主盟复社”。就具体情况而言,他仅在崇祯六年癸酉(1633)与杨龙友一起主盟国门广业社第二次大会。对此深入研究发现,国门广业社是三年一次大比之年参加乡试的部分复社成员在金陵举行的以举业为目的文学雅集活动,是复社社集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5.
晚明,复社、几社成为文坛的主流,为革除公安、竟陵创作之弊端,在文坛掀起了复古思潮。而文学社团特殊的运作方式对此期文学复古思潮的盛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文社把复古作为文学宗旨,从制度上进一步确立了文坛复古方向;文社社集宣扬文学复古,影响遍及全国;文社编选社稿往往将复古作为指导思想,分工合作的编选方式更有效地宣传了文学复古;社稿作者队伍的扩大,以及书商对社稿编选的参与,皆推动了文学复古思想的传播。因此,学术界对晚明文学复古思潮的研究就不能忽略文学社团因素。  相似文献   

6.
晚清闽中词社接二连三,有梅崖词社、聚红榭词社、瓠社,词社成员相互唱酬,共同推进闽中词风的演变。梅崖词社的出现,促使闽中词坛风气由柔靡纤弱转向悲壮苍凉;聚红榭词社上承苏辛,故闽中词坛风气随之一变而慷慨激昂;瓠社成员却明哲保身,因浅吟低唱而词风柔弱。晚清闽中词社在词坛风气的转变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亦反映了闽中词人对时代现实的接受。  相似文献   

7.
历史传说故事和文字共同展现了社会发展状况。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也发生改变。文字记载、历史故事的变化,反映了社会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以对"社"的考察为例,从"社"创字起源的背景出发,探析一定时期内"社"祭在国家与地方的两种层面下是如何存在的,追溯社祭活动变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定居上海后,大力倡导美术创作和传播,其中指导美术社团、培育新人是他弘扬新兴美术的重要形式。在鲁迅先生指导和影响的社团中,"一八艺社"对中国美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一八艺社"相关资料,对鲁迅与"一八艺社"的关系进行梳理,论述鲁迅对"一八艺社"的指导与影响,即鲁迅先生提倡的革命的美术思想、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及强调美术素养的提升等对"一八艺社"成员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校理论社团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建东职业技术学院的理论社团"时事观察社"为研究对象,探究高校理论社团在"大德育"理念指导下的作用、特点,揭示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改进的方法,以求推进此项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晚清地域词学发展壮大,群雄并起。晚清湖湘词坛亦涌现出百余人的词人群体,他们宗法取向较宽,或宗北宋,或尚南宋;晚清湖湘数十年未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词坛盟主;在创作风格上虽有回归花间词风的趋势,但并未形成有影响的群体性的相似词风;后期虽有十余人的湘社以及外围唱和文人数人,且有社刊《湘社集》,但它仅仅是一个偶然产生的暂时性的文人社集。因此,晚清湖湘词坛的表现形式是历时性的较松散的词人群体,远未及词学流派之高度。  相似文献   

11.
湖社浅探     
湖社是以湖州旅沪商人为基础.以湖籍旅沪政界人士为核心的同乡团体.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具影响的同乡组织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湖社研究至今少有人问津.因此,回溯湖社的创建过程,概括湖社的特点,探讨期社在自身组织建设、文化教育与公益福利事业、参与家乡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对湖社作出总体评价,这对湖社及其它中国同乡组织变迁研究,尤其是对湖州商帮兴衰及近代湖州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湖八社活动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杭州西湖地区,在文人结社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前贤今人对西湖八社的研究较多,但关于西湖八社的形成基础、参社成员以及社团性质等问题仍有待讨论。西湖八社的形成并不是源于某一个具体的社团,西湖社、西湖书社或大雅堂社均不是它形成的基础,西湖八社的基础非常广泛。有学者认为孔天胤、李奎二人亦属西湖八社成员,其说不当,该社成员只有社约中规定的七位。西湖八社形式上有八个分社,但实质上是基于同一个文人群体的复合式大社,更多情况下应将其视作"一",而不是"八"。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人员扩招的背景下,以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社招生培养的实践为例,阐述了精准培养社招生的思路: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能力建设为抓手,培养"双师型"教师;发挥学校的办学主体职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供更加"合适"的教育;瞄准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过程控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邢台学院学报》2017,(1):49-51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三社联动"作为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在各地实践中普遍存在不联不动、无序联动、闭环联动的问题,建构以创新社区治理为目标的"三社联动"运行机制是确保三社联动走向深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阮大铖在明末政坛、诗坛和剧坛上都有一定影响。受当时文人结社之风的影响,他曾组织或参加过一些结社。其中海门社和群社是文学性的诗社,中江社是举业性的文社,咸社则是宗教性的禅社。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师专学报》2017,(6):10-14
"拦社"习俗普遍流行于明后期至民国间的长江流域及其南部诸省。统计表明,"拦社"较早出现于苏、皖两省长江沿线。明末清初,"拦社"习俗伴随规模性移民潮传入江西,随即以江西为中心,沿主要移民路线向闽—粤、湘—黔、鄂—川三向呈放射式传播。"拦社"以语言和行为为媒介,在人口迁入地进行纵向、横向传播,短时间内成为当地显著的民俗事象,对族群融合和民众世俗生活的调适起到积极作用。随着传统乡土社会的解体,"拦社"因传播要素的消解而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17.
在调查农业高校社科学报基本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从农业高校社科学报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四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农业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有利和限制因素,认为农业高校社科学报可持续的最佳战略选择是WO战略,即善借外部机会,更新办刊理念,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以特色栏目取胜,栏目策划、组稿从"学科研究"转变到"问题研究",以改变内部劣势,变不良循环为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邢台学院学报》2022,(1):160-165
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育心与育德"密不可分,要整理资源形成合力。心理学社是由学生组成的社团,是朋辈心理互助的一个重要载体。本研究以大学心理学社为抓手,探讨如何发挥朋辈网络传导和聚合效应,通过朋辈之间的心理互助和支持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社会支持,从而将心理育人由"学生到学生"的端点与终点互连,达到从"学生个体到学生群体"的全面连接,延伸心理育人触角,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力不足的困境提供新视角,探索构建"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扩宽心理育人受益学生群体的覆盖面,使心理学社成为心理育人的重要补充,促进高校心理育人成效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  相似文献   

19.
随着管理理论沿着由"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决策人"和"复杂人"这样的进程发展,企业管理理念也从"以物为本"到"以市场为本"、再到"以人为本".本文从人本理论的角度并结合刊社的实际情况,以尊重人、热爱人、发展人和完善人为出发点,就如何构建和谐刊社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政社互动"是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简称,主要是通过政府行政权力的自我约束,实现基层自治组织的权力归位;通过基层自治组织自治能力的提升,实现与政府行政管理的承接互动。本项目以苏州市开展的"政社互动"实践为依托,着重探讨"政社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深度访谈法:对苏州市最先试点"政社互动"的四个街道和社区的负责人进行深入的结构式访谈,希望能为"政社互动"推行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