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龙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龙文化指的是有关龙这个神物的文化,包括龙的起源、发展、变衍、传播、文物、民俗、精神蕴涵、现实意义、与其他文化的交融互渗,等等。广义龙文化指的是古往今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即中华文化。龙文化可以容合易文化之精华;龙文化早于易文化、为易文化提供取象参照,龙文化对易文化的创立者以深刻影响,龙文化的容合、善变、谐天、福生的特质使其对易文化精华的容合没有障碍。  相似文献   

2.
飞机龙     
小羊是个贪玩的小孩儿,这天,他又出去打闹了。小羊在小河边和小马打水仗,弄了一身水。和小兔玩泥巴,玩得一身泥。玩了一会儿,小羊觉得没意思了,于是他向森林深处走去。不一会儿,小羊在一个山坡上发现了一个大黑洞,小羊走了进去,发现了一堆宝藏:有金子、宝石、珍珠项链……简直太美了!小羊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宝贝可真多!这时,一条龙走了过来,他满身火红的鳞片,眼睛大如茶杯,有一条长长的大尾巴,头上长着角。他大声吼道:"你在干什么?敢碰我的  相似文献   

3.
陈抟、周敦颐、程颐、谯定、来知德等著名易学大师在巴渝大地的学术活动,使易文化与巴渝文化共生共荣,进而形成巴渝易文化。巴渝易文化有三个特点:(一)是一种民间易学、隐士易学,而非书斋易学、学者易学、官方易学;(二)以象数易为主体;(三)驳杂多元,与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鬼神文化、巫文化相互冲击又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4.
从湖州的传统文化特色看,它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小农经济、血缘交往、封闭环境、闲散生活、苕溪时代的面貌.从地域特征看,湖州文化是吴越文化、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兼融并蓄的特征.从文化特质看,湖州文化是一种内在超越性文化,侧重于向内心探求,以完善人格为目的,重情感、重愉乐,崇优雅、尚伦理,缺少求真、创新、刚毅、外求、进取之精神.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市、走向太湖时代的目标定位,湖州当代的文化应上承古风,下开新河,其建设应充分体现现代性,充分提升湖州文化的传统特色.  相似文献   

5.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古老的苗族有着悠久的龙文化,苗人对龙的崇拜源自祖先崇拜。龙的身影常常出现在苗族日常生活和节日庆典里,是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龙带给苗人源自祖先的护佑,苗人在龙的身上寄予幸福生活的希望。苗族龙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丰富了整个中国龙的内涵,增强了中国龙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对龙的起源研究,对龙文化的研究著作甚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有相同的看法,也有分歧的意见。但是学术界有一个共识,即龙文化与中华民族水乳交融,形成了一个表里相依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襄阳地处中国的南北交界之处、思想文化碰撞之地,襄阳从城市形成之初就嵌进了龙文化元素,展现在建筑上,形成襄阳的龙文化建筑形象符号;表现在地域、风俗中,形成了襄阳的龙文化精神;更迭在各个时期的帝王将相中,形成了襄阳的龙文化气质禀赋。龙是帝王的形象、尊贵的象征,龙文化的精髓是兼容并蓄、追求卓越、积极向上、自强不息,襄阳的城市发展借助历史的龙文化文脉形成襄阳跨越千古的帝王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8.
《周易》六十四卦,以乾为首,全篇爻辞都在讲“龙”,以龙的生息变化寄喻人生和宇宙哲理。以《周易》大道之源而生发开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地地道道的龙文化。“易经中所说的龙应该是天文星象苍龙七宿的龙和生物恐龙及恐龙后代大型蜥蜴的龙,两者兼而有之。易经乾、坤两卦乃是兼采天文和生物中的龙象、龙德、龙性以和人文或人生、人事等紧密结合”①,才能有爻辞中关于龙的形态的记载。经过“人更三圣、历世三古”,华夏部落的几代先王在雷泽龙乡一带,“观象授时,”“乃拿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②。《易经》虽是一部…  相似文献   

9.
对龙的起源研究,对龙文化的研究著作甚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有相同的看法,也有分歧的意见.但是学术界有一个共识,即龙文化与中华民族水乳交融,形成了一个表里相依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沁源县流传着许多和龙有关的传说,如龙母的传说、五龙的传说等,形成了独特的龙文化传说系列。这些传奇性的、描述性的故事与当地的龙王庙相结合,建构了一个与世俗相区别的神圣文化信仰空间。当地龙遗迹主要表现在龙王庙的修建以及龙与地名两方面。沁源龙被赋予了求雨、祈福、伦理道德等文化内涵,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龙文化。  相似文献   

11.
白族的水神文化融合了外来龙文化,逐渐形成了白族龙文化,集中表现为对龙的崇拜。白族的节庆活动中随处可见龙的身影,主要是祭龙和龙本主崇拜。在白族龙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和美好,崇龙意识寄托着白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白族龙文化不断继承与发展,至今仍焕发着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2.
马昀、徐则平撰文《龙图腾:基于多元一体语境的中华民族认同》指出,龙是一种融多种动物形体元素为一体的多元图腾符号,它本身就是多元与一体融合的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同为"龙的传人",应充分发挥龙文化的凝聚功能,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一、巩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3.
合并重组新建的高等学校,一般是由两个及以上的学校合并重组而成.由于合并重组前各学校都是以一个独立的文化主体存在着的,而且合并重组所建立的新的高等学校,其建校初期的文化中就会同时并存着具有不同文化主体形式的多样文化.它体现了新建高等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新建高等学校的文化建设必须和谐发展.而这个文化和谐的特点,就是一个统一文化体系下多样文化的并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龙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流域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图腾崇拜 ,由于伏羲氏部落所处的特殊条件 ,使它在总结、吸收各种图腾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龙文化。此后 ,在与周边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的不断融合中逐渐补充、完善 ,并进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15.
中国龙文化     
中国是一个龙的国度。龙文化是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龙文化体现的兼容综合、造福众生、开拓进取、与天和谐的主体精神,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文章介绍了龙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龙的文化意蕴,分析了龙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创造和谐文化需要文化自觉。要继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解读和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推动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7.
庞进撰文《龙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指出,中华文明就是一定意义上的龙道文明,而龙道信仰则是中华文明的中枢系统。龙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概括起来是6个词12个字:参与、见证、标志、整合、助推、引领。一、参与。中华文明起源的上限可以追溯至距今一万年到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从那时候开始直到今天,龙一直都是中华文明的参与者。龙参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强盛,也参与了中华文明的转折和再兴。  相似文献   

18.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大量西周至春秋中叶的民歌,其中写到很多动植物和鸟类,出现最多的是马和鱼,还有各种各样的昆虫、鸟和鹿。在《诗经》中虽然龙字也多次出现,但是缺乏对龙的具体形状的描写。可以推断,商周之前,龙这种动物可能就已经灭绝了,留在人们心目中的龙只是一种民族记忆和标志。龙以头角峥嵘矫健活泼的形象,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龙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世界华夏族人的鲜明徽标。  相似文献   

19.
强调了太极拳的“易”文化的内涵实质,并对太极拳的训练以及中国武术走向世界从“易”文化的角度发表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大量西周至春秋中叶的民歌,其中写到很多动植物和鸟类,出现最多的是马和鱼,还有各种各样的昆虫、鸟和鹿。在《诗经》中虽然龙字也多次出现,但是缺乏对龙的具体形状的描写。可以推断,商周之前,龙这种动物可能就已经灭绝了,留在人们心目中的龙只是一种民族记忆和标志。龙以头角峥嵘矫健活泼的形象,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龙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世界华夏族人的鲜明徽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